2024年04月26日
微信

神学家艾利克森:社会关怀是教会四大功能之一 教会当谨慎平衡

作者: 祝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6月07日 01:03 |
播放

“为了属灵健康的缘故,教会应当对自己的主要功能——传福音、造就信徒、崇拜上帝以及社会关怀——谨慎地予以平衡。”这是当代著名神学家艾利克森在《基督教神学导论》一书中关于教会功能的分享。社会关怀作为教会四大功能之一,也是教会的责任,亟需当代中国教会重视。

显然,耶稣关注缺乏和受苦的人,祂常常医治病人。祂也以《马太福音》10章25-37节中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告诉我们当看顾贫穷、缺乏和受苦的人。《马太福音》25章31-46节则告诉我们区别真信徒和自称是信徒的人的标志是有没有效法祂爱的行动。

强调社会关怀,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使徒书信当中。《雅各书》1章27节,“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看到有需要、伤害或冤屈,教会就应当表示自己的关怀并要采取行动。”艾利克森在谈到教会的工作时说到。

近日媒体报道的基督徒参与到社会关怀和服务的事迹在信徒和非信徒间都引起极大的正面影响。

美国基督徒贝天牧夫妇在中国的20余年间救治、收养孤残儿童超过3000名,为超过900名孤儿找到了领养的家庭。近期,他的爱心工作被媒体报道后深深感动国人,受到网友热赞“爱无国界”,吸引非基督徒关注信仰,也极大地激励了基督徒,称“在他身上看到了上帝的爱”。

贝天牧夫妇的事迹再次让我们看到基督徒参与社会服务与关怀对非基督徒和基督徒都可带来极大正面的影响,当引起教会对社会服务关怀功能的重视。

此前,中国基督徒积极地参与汶川地震赈灾的爱心行动也让中国教会看到社会服务和关怀的重要性,武汉一教会牧者十分肯定当年爱心赈灾行动的积极意义,“中国教会一直以来更多关注在传福音,信徒生命的成长上,而此次‘中国基督徒爱心行动’唤醒了中国教会参与社会服务关怀的意识。”

而从震后至今仍坚持在汶川默默服侍的高弟兄更是让基督徒受到鼓励。震后,他在灾区建立了一个福利院,无偿收留地震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残疾人和流浪的人,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他很少用宗教的语言表明自己基督徒的身份,而是用生活的语言,因为“生活的语言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认识的,比如真爱、信心、盼望等。”他的爱心服事在深得当地老百姓的认可。

高弟兄也勉励基督徒,“不要只是停留在一个宗教领域过宗教的生活,而要在生活中真实活出基督的生命,在真实的生活与神同行,把神的话语化作实际的行动来见证神的同在。”

虽然中国教会也已有参与到相关的服务和关怀中,但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作为教会四大功能之一,社会关怀和服务当受到中国教会更多的重视。教会各项功能的平衡才能带教会进入真正的属灵健康。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