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微信

正在崛起的家庭教会 前进中面临困境

作者: 秦思宇 | 来源:福音时报 | 2010年06月09日 18:27 |
播放

1978年以来,中国家庭教会的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越来越被人们注意和重视,在中国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形成了完整的教会组织网络。

回顾这200年来福音的历史进程来,真正的基督教入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使徒多马于东汉初期就来中国传教,但无可靠的文字记载;有史可查的是唐代入华的景教和元朝的也里可温教,再后是明朝的天主教及清朝入华的新教。

新教入华的先锋是英国伦敦会宣教士马礼逊,他于1807年抵达广州,而后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为了学习汉语、翻译圣经、印刷书籍,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中国的福音事业献出了自己生命。继马礼逊之后,许多新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带着福音逐渐深入内地,但他们不仅没有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反而遭到无端的仇视。

中国人之所以会有如此表现,可能是因为民族自尊心;或是因为盲目排外的心理;又或是因为憎恨西方列强而迁怒于宣教士,抑或是三者兼而有之。

中国人称基督教为"洋教",称传教士为"大毛子"、"洋鬼子",称信主的中国人为"二毛子"、"假洋鬼子"。随着清政府在西方列强面前的节节失利,中国人对西方人的仇恨也日渐加剧。他们没法对付荷枪实弹的列强军队,却用尽方法残害西方宣教士,以至于一时间全国各地教案四起,教会遭到极大的破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00年的"庚子教难",义和团在慈禧太后的操纵下,将屠刀纷纷指向柔若羊羔的宣教士,致使许多宣教士惨遭杀害,甚至全家殉难。

宣教士们为中国的医疗事业、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更为中国人带来了无比宝贵的福音,他们的付出不但没有得到中国人的感激,后来还顶上了"帝国主义走狗"的罪名。1949年以后,他们被毫不留情地逐个赶出。

宣教士们虽未能将中国的教会推向复兴,却把最宝贵的福音种子播撒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虽几兴几衰,大起大落,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国教会历史峰回路转,跌宕起伏。进入二十世纪后的中国教会更是血泪斑斑,可歌可泣!神格外地怜悯中国的家庭教会,在各个方面都恩待她:大陆家庭教会的传道人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却满有圣灵的恩膏;没有很好的参考书,却十分渴慕熟悉圣经;没有优越的条件和平安的环境,却有为主受苦的心志;没有充足的活动经费,却有千千万万个接待家庭……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家庭教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强。直到今天,福音的种子不但没有被恶者吞噬,反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神的儿女们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成为整个世界范围内值得关注的中国家庭教会!中国教会在前辈的代祷和期望中进入新的里程,勇敢地回应大使命的呼召,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宣教热潮。由一些平信徒小心翼翼地向身边人传讲福音开始到现在大规模地打发差传。"文革"之后短短的二十几年里,家庭教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势不可挡。

中国家庭教会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受尽痛苦,饱经忧患,靠赖神的保守,始能生根开花,也经历过大陆的革命历史不同时代,也有过失败,她有过辉煌灿烂,同时也有许多的瑕疵。在群羊牧养方面落后许多,到处可见"羊多牧少"或"有羊无牧"的现象。家庭教会的侧重点一直是宣教而不是神学训练,因此导致了教会发展的失衡(教导牧养跟不上)和一些混乱现象的出现(如违背圣经原意的解经,个别极端、异端的产生)。农村家庭教会同工中很少有高等学历的,也极少受过正规的神学训练;家庭教会也大都在农村,信徒文化水准普遍很低,这种低文化现象影响着家庭教会的整体素质。

家庭教会没有一套完善的组织,所以在管理上常有疏漏。因此,家庭教会常在两难之间徘徊:太注重组织,教会难免世俗化和机构化,同时,现实的处境也不许可;太忽略组织,教会势必混乱、缺乏凝聚力,从而导致事工无法进行,更可能助长家长制的管理作风。还有教会所在地域的差异;教会领袖的心胸狭窄;真理领受上的不同;对灵里的合一没有足够的认识……无论是哪种原因,都不是不可打破的,愿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家庭教会不再是分疆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而是实现了合一连接、配搭事奉的喜人景象。其实家庭教会也有许多优点,如:

一、注重祷告

家庭教会的组织重神韵而不重形式,所以没有会议厅里繁琐的讨论,没有办公室内"组织形式"。事无巨细,都是通过祷告、交通来决定的。这也是中国家庭教会成功的秘诀。

二、渴慕真道

家庭教会从同工到信徒,都极其渴慕圣经。通过不断的读经、讲道,对真理的把握更加全备。

三、火热传福音

近十几年来,家庭教会回应大使命的呼召,积极投入传福音,由同文化到近文化,再到异文化(少数民族)。并回应参加华传宣教的大使命异象。

四、生活俭朴

家庭教会的传道人居无定所,来去匆匆,不求名利,清贫淡泊,象以利亚那样需要随时仰望神的供应,有许多时候真的只有仰望神的供应,才可以存活。是名符其实的义工。

五、有许多基督徒家庭作坚实基础

家庭教会得以快速地发展,与千千万万个热心爱主的接待家庭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到处都有这样的家庭,他(她)们殷勤地接待主的仆人,并帮助他们前行。惟愿教会传道人应该反省深思,扬长避短。

建议:

1、各家庭教会之间应架起爱的桥梁,扩大心胸,在耶稣基督里彼此接纳,相互连结,取长补短,在真理为原则的前提下走向合一。

2、要在圣经真理上加强训练,避免极端,平衡神学,防止、抵制异端邪说。

3、提高教会领袖素质,建立精壮领袖群,把教会的老者当成教会的祝福与遮盖,壮年工人成为教会的实际力量,青年人应该成为教会的未来和希望。

4、教会的经费来源应该多向内看,少向外看,尽量自立,鼓励信徒奉献,有条件的可以发展经济实体。

5、注重文字事工,发现、培养写作人才,把神赐给中国教会的宝贝资产保存下来,成为未来教会的祝福。宣教一个重要的管道就是文字!

6、提倡爱心关怀,热心行善,教会当起到光和盐的作用,用真实的好行为影响社会,转变政府对教会的态度,叫执政者真正地认识到每位家庭教会的基督徒都是遵纪守法,爱教爱国的好公民。

7、抓紧对青年信徒的训练,提高文化水准以及圣经真道的水准,使他们的生命、恩赐、知识、技能一齐增长,免得人才流失、青黄不接。如果教会变成老年人的教会,就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8、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福音在祖国内地虽已被传开,但边远或少数民族地区却因经济、文化的落后,交通不便等,仍有许多人未听过福音。为了使少数民族同胞能享受耶稣基督的大爱,这需要各兄弟教会同心协力,不停地差传,使福音真道在中国的各个地方传开。

9、中国教会应担负起世界宣教的大使命,把福音传到地极。成为发光的金灯台,给世界带来光明和方向。 愿家庭教会不辜负主的恩典,清楚事奉的异象,跟上行动的脚步,拉起希望的帆,乘风破浪,去拥抱美好的明天!

本文作者 陈卫珍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