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微信

2012来了,后末日题材电影拷问之信仰缺失

作者: 刘利亚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1月04日 02:31 |
播放

2012年的第一个工作日,被人们谈论最多的是“2012年如果是世界末日,该如何过”,在微博官方统计约有二百多万条相关评论,近年来关于末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冲刷着人们的视线,引发人们开始反思人类文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在。

新年伊始,有关末日的话题仍在人们的热论中,名为“素面雀斑”的网友提到重温去年曾经大卖的《2012》设想的世界末日场景恐慌再次来袭感慨要活在当下,2012贺岁片《亲密敌人》也提到:“不管世界末日何时到来,让我们在一起。”近几年来以末日场景为卖点的电影,常常因直击人类内心深处潜藏的恐惧,而获得较高的票房和知名度,人们在电影和现实更加切实地中都找到了似乎无法改变的命运,而后末日时代的影视作品开始纷纷反思信仰之于发展的重要性。

“昨晚因饭桌上谈论到末日,半夜又看了一遍《2012》。消失的恐惧感袭卷而来,模糊的情节变得生动清晰。原来电影最后连西藏都被淹了,唯一的若亚方舟才能拯救人类。妞还是相信2012的预言,只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而已。珍惜,活在当下。”

回顾近几年有关末日题材的影视作品,多和灾难联系在一起,自07年美国的科幻巨制《后天》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后所带来的灾难,地球在《后天》里变成了一片冰雪世界;而早在04年《我是传奇》中威尔·史密斯独自对抗变异丧尸,最后牺牲自己拯救他人。到2009年上映的《2012》对灾难进行时的描述,讲述了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人们挣扎求生、共同应对灾难的经历。该片规模宏大,场景逼真,使受众真实地感受到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恐惧。

自10年发行的《艾利之书》却跳过灾难场景的描写,末日题材的电影开始追问末日发生的缘由,引发人们对自身发展的反思。此片是对灾难将来时的描述,世界终究没有躲过一场人类战争,大气层都遭到破坏出现了一个洞,而战争后文明尽失,人们生活变得麻木绝望,由此引人思及:人类创造了怎样的文明,又是怎样牵引自己走上颠覆之途。《艾利之书》中信仰的执着、信念的坚持,也是对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的反思。

对于受众对于末日题材影片观看也有了自己的反思,并和当下社会现实相联系,道德的沦丧,信仰缺失等问题开始被人们所关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却对自身正常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末日题材的影片也开始向人们从不同角度展示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艾利之书》展示了信仰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文明与信仰消失,世界也失去了光明。在当今社会极速发展中人们也不得不为其发展前景而忧虑,从中认识到如果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把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共同建设好,才会使人类世界和谐。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