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信仰上的"浪子回头"还是教会里的"藏污纳垢"? || 对莫言小说《等待摩西》的一点观察和思考
中国著名作家莫言最新推出的一部短篇小说《等待摩西》,发表在《十月》杂志2018年第一期上。由于这部小说写的是社会底层几个基督徒的故事,具有浓重的基督教色彩,又加上作者本人的光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因此也引起不少基督徒的关注……
中国著名作家莫言最新推出的一部短篇小说《等待摩西》,发表在《十月》杂志2018年第一期上。由于这部小说写的是社会底层几个基督徒的故事,具有浓重的基督教色彩,又加上作者本人的光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因此也引起不少基督徒的关注……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一句俗语很多人都知道。我曾经在想,为什么好事不出门呢?或许有一层原因就是因为人性中的私欲,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所以看见别人做好事也不愿夸赞;至于坏事传千里,则是因为很多人都喜欢在道德上凌驾于别人之上,当看见别人不足的时候……
志献 2018年04月04日 15:04
快节奏的生活,日新月异的环境,好像让每一个职场中人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就像有一位做编程的弟兄和我说:“我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好久没抬头仰望天空了。”
志献 2018年03月29日 11:03
没有经历过同样的痛苦,就谈不上真实的理解。有的时候去医院看望病人,虽然心中会有爱的态度,口中也会有安慰的言辞,但是总觉得无法触动对方的心……
志献 2018年03月28日 12:03
教会必须要比任何一个组织都更重视团队合作,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没有办法完成神永恒的计划和使命,一个人也没有办法去将教会建立完全。所以今天我们只有更加注重团队的事奉,才能更满足神的心意,以至于荣耀神。
志献 2018年04月02日 17:04
“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
读者来稿 沈付现 2018年04月02日 14:04
电影《芳华》大热,各路文艺青年含泪推荐,令人好奇又期待,夜色中我走进了冰冷陈旧衰败的影院一睹为快。世上有朵美丽的花啊……片头不知谁用力过猛的歌唱先让我这个70后顿有时空错位之感。搬着小板凳去看露天电影的童年,薄雾露珠的傍晚……
Contra 2018年04月10日 16:04
首先,每个人所得的恩赐是不同的(圣经中有多处经文说明各人所得恩赐不同的章节,例如:哥林多前书12:28-31、以弗所书4:7-8等,弟兄姐妹可在圣经中查阅),每个人都当用自己所得的恩赐去凭着信心去服侍。
梅 2018年03月28日 14:03
我曾经想过成为一个大的布道家,在无数人面前见证神;我也曾经想过做一个伟大的讲员,可以将圣经全都研究明白;我曾经想过努力使自己功成名就,然后再很多人面前大声疾呼:“我是基督徒”。然而今天,我既没有成为伟大的布道家,也没有成为优秀的讲员…… 然而今天,我既没有成为伟大的布道家,也没有成为优秀的讲员,同时也没有什么功名,难道我就没有办法荣耀神了么?
志献 2018年04月02日 15:04
提起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并不是在平安中,也不是在顺利的环境。反之,我正在经历的事情,对我自己而言正是一个人生的低谷。事奉的路途愈发艰难,对于前路充满迷茫和绝望,好像每一个选择都变得十分的沉重,每一步也变得越发艰难,夜仿佛变得越发的黑与安静。
志献 2018年04月02日 14:04
当我们读圣经的时候,相信每一位弟兄姊妹的心里,都有一位自己特别喜欢的人物,而这个人物在你的心中肯定有一个很美好的形象。记得刚上神学那会儿,对圣经很不熟悉,但是却知道圣经中有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就是“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但是当我们上旧约神学的时候,牧师的几句话一下子打破了亚伯拉罕在我心中那“高大伟岸”的形象。
晓云 2018年03月27日 10:03
大卫有一个“我想”,神却没有应允他,反倒击打了他与拔示巴因犯罪而生的孩子,大卫又是怎么做的呢?大卫之前的举动和之后的举动简直判若两人:之前,他禁食,终夜躺在床上,也不吃饭;之后,他从地上起来,沐浴、抹膏,换了衣裳,进耶和华的殿敬拜,然后回宫……
读者来稿 沈付现 2018年03月26日 15:03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11:6)基督徒的信心必须是建立在上帝的应许与圣经真理之上,否则的话,人的信仰就很可能成为妄信或迷信,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
闻毅 2018年03月26日 14:03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祭祀过世的亲人,学校或者一些社团也会组织扫墓。这是中国人祭祀的……
胡志伟 2018年03月29日 11:03
有些基督徒很羡慕圣经里的亚伯拉罕、摩西、大卫、彼得、保罗那样的生活,经常有神显现说话,经常经历神迹,就算是遇到危难,也能因神的介入而及时化解。尤其是随着几波灵恩运动的影响,更是增强了很多基督徒的这种“信念”。这些基督徒以为神迹是上帝在世界行事的“家常便饭”
严以勒 2018年03月20日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