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微信

信众增加反映的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恢复

作者: 甘泉 | 来源:网易新闻中心 | 2010年05月14日 01:07 |
播放

早报:这次国际论坛以纪念一位西方宗教人士来展开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的讨论,其现实背景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人群的扩大,怎么看这种趋势?

卓新平:信众增加反映的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恢复。过去,中国人的信仰诉求是受到压抑的,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人的精神生活才开始正常。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信仰诉求就表达出来了,这种表达和诉求是多元的。这是正常、好的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正常化。现在党和政府也持开放、开明态度。这种背景下,中国人的信仰诉求释放了,表现为信教人数不断增加,信仰方式更多元。
 
当代中国人的信仰方式和内容是多元的,诉求也是多元的。一部分信众是求安身立命,也无可非议,但这只是信仰一部分;另一部分人是精神的诉求,蕴含了更多哲理、思想的内容,比如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回归精神诉求。
 
早报:当下应如何对待民间的宗教信仰?
 
卓新平:和谐社会的特点是多元共存。宗教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部分。我们应鼓励宗教界贡献智慧,包括宗教对话,彼此沟通,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早报:这次论坛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宗教对话,哪些因素干扰宗教对话?教内和教外人士的对话似乎也很难,西方对中国的宗教也不太认同。
 
李天纲:最主要是政治和宗教的关系不太明确,有时交叉,有时候分离,调节得不是太好。宗教作为信仰应独立存在,但我们的政策在调整过程中。政府在信仰领域少做一点,在文化领域多做一点。比如玉佛寺、静安寺,它们有很多钱,如果政府引导得好的话,可以做很多事,投入到慈善、教育等社会服务,这方面政府应鼓励,至于信仰部分,政府就不应该管它,当然也可能走火入魔,那就用法律去限制。
 
卓新平:教内、教外比较难平等对话,一个重要原因是彼此都有种自我优越感。两种优越感在一起就会有一点排斥。这只能依靠对话来消弭误解,彼此沟通,相互尊重。
 
我个人认为西方的批评有偏见。宗教在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西方都是不一样的,不要强求中国的宗教存在方式和西方一样。要看到中国的发展在这三十年有质的飞跃。
 
早报:宗教在中国未来社会中可能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卓新平:宗教在社会文化构建中,会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慢慢地影响知识阶层重新看待宗教。中国文化中的宗教因素会越来越大,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宗教。在西方,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是从政教合一走向政教分离。我个人认为,条件已经成熟,宗教要积极参与政治,在这一条件下,获得政治对宗教理解以后,宗教要从政治上淡出,回归原来的位置,如社会建设发展。宗教在现代社会的三大任务,首先是社会建设如社会福利、社会慈善,大陆还没开展,政府要给他们空间。这也是让社会理解宗教的途径。第二个方面是宗教要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宗教极点。第三个方面是宗教本身的建设,宗教要像宗教,宗教不能换个方式享受世俗的追求。宗教体现精神修行、沉思、自我献身服务精神。
 

李天纲(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卓新平(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所长)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