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微信

政协委员批中国电影过度娱乐拜金当重视精神价值

作者: 王新毅 编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1年03月11日 02:37 |
播放

3月10日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 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市电影公司一级编剧 王兴东在作“中国电影产业亟须走出四大困境”的发言时,批评说当前的中国电影太过度的追求娱乐、只求为人民币服务。他表示,比起票房来,更重要的是要看“感动多少人的心房”,要能激发观众对生活的希望和自信,电影需要更加重视精神价值。

据新京报报道,王兴东在发言中指出,去年,我国年产526部电影,但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匮乏,其原因就是对文学形象重视不够。“一只人人喊打的老鼠,被迪斯尼创造成米老鼠形象,从香港的主题公园已经跃到上海滩落户。英国作家罗琳笔下的哈利·波特,连续拍了7部电影,创收80多亿美元。”

而且,一些电影过度追求娱乐至上,搞笑为王,只求为人民币服务,不讲为人民服务;只讲刺激眼球,不讲打动人心;急功近利,内容肤浅,以血腥、暴力为刺激卖点,以恶搞、戏说、低俗、媚俗为噱头。

“电影产品要看票房,但更重要的是看感动多少人的心房,要让失恋的、失业的、失学的、失所的,看过电影后能激发对生活的希望与自信。”他指出,电影进入市场是商品,但其根本属性是精神产品,一部电影产生的精神价值比票房价值更有深远意义。

相关文章:
透过电影看人生 石衡潭以基督信仰视角评《让子弹飞》与《非二》(2011.02.25)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