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礼学中心 教授认为仁爱是礼仪的精神内涵

作者: 楚恒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5年03月18日 16:31 |
播放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礼学中心,其宗旨是“弘扬礼乐传统,复我礼仪之邦”。人大孔子研究院彭永捷教授认为仁爱是礼仪的精神内涵,当代社会需要去关注和恢复。

新华社3月14日报道,礼学中心将定位于“返本开新”,侧重“继往开来”,旨在让礼学走出书斋,将礼仪及其精神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形成一套可推广于社会公众并可供公众选择的礼仪方案,重建礼乐生活方式。

孔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永捷教授在受访中表示,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但是现今社会生活中,礼乐几乎荡然无存,反差很大。礼仪的精神内涵是仁爱,体现的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礼仪不存,心中的仁爱无法落实。而且,缺乏仁爱,社会上很多小事就酝酿成了大矛盾。这是我们需要去恢复的。

谈起“礼”,很多人想到了礼貌、礼仪,但其实这只是“礼”的一小部分。1919年11月1日,新文化运动人物吴虞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吃人与礼教》一文,他说:“我们如今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吴虞把吃人和礼教这两者直接画了等号。而在此后的近百年当中,礼教更是不断被泼脏水,完全被妖魔化了。

为何吴虞会把“礼教”和“吃人”画等号?彭永捷教授为何又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去关注礼乐?礼乐究竟是什么?它在过去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事实上,关于“礼”的起源,要追溯到古人的祭祀仪式。许慎《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近代学者王国维考证说,卜辞中的“礼”像是用两块玉盛在器皿中去作贡奉,表现的是对祖先或上帝的崇敬。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礼”引申为宗法制度中的行为规则,形成了一整套以区别尊卑贵贱亲疏为内涵的意识形态。再后来,“礼”由宗族内部扩展到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随之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到了西周以后,“礼”被进一步发展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核心政治思想,形成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完整“礼治”理论体系,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行政、司法、宗教祭祀、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

就拿西周来说,当时“礼治”是建立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国有制基础上的,是维护贵族世袭特权和统治人民的上层建筑,实质上也就是西周奴隶主贵族专政的代名词。人们所熟知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便是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

“礼”经过夏、商、周三代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不过到了春秋战国,诸侯称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混乱使得一度建立的“礼治”不复存在。不过当“礼坏乐崩”遭遇“百家争鸣”,以“礼”为研究对象的的礼学诞生了。当时各家对礼乐持不同态度,其中以“仁”为中心思想的儒家成为了三代礼乐文化的继承者、接受者。

秦汉以后,随着儒法合流、礼法统一和儒家思想的占居统治地位,周礼的“尊尊”、“亲亲”和“男女有别”等原则,经过改造又演变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并逐步经典化,终于成为指导封建立法、司法的礼教。

谈礼教,自然离不开并行的乐教。早在传说中的唐尧虞舜时代,乐教既已有之。甲骨文卜辞中关于“戒教”的记述更是确定了殷商时期已经有了音乐教育。所谓“戒教”,即习武和学乐。

后来殷商衰亡,西周王朝建立,中国社会由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初期。发展的需要使礼乐得到了有效的融合。凡礼必乐,崇礼重乐成为当时的社会现实。《周礼》中讲到,“以五礼防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民之情,而教之和。”

当时统治者十分懂得“致乐以致心”,音乐色彩的强烈震撼力,不仅能够容易地与音乐观赏者们的思想感情进行沟通,而且更可以直接影响甚至左右他们的思想与行为。

乐教的发展有利于礼教的推行,对于国家培养人才是不可获取的。因此,先秦之前一直都很重视“乐教”,仅次于“礼教”。后来,以“乐”“造士”的功能渐至削弱,特别是从隋王朝开始实行了设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之后,“乐教”不再是“造士”的重要内容,而是成为培养专职“乐工”的手段。

可以看到,礼乐文化在过去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他们具有极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约束力。但在维护国家社会发展稳定的同时,其错误的专制和阶级思想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危害。

“礼教”吃人的说法不无理由,但仅仅只是看到了“礼”的黑暗面,事实上是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误解。前一段时间有几则新闻报道一些学生集体给老师磕头,不少网友觉得磕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彭永捷教授谈到说,“这就需要讨论了。其实古人也不是随便就磕头的。往往是在重大场合或是与之有深厚关系的对象,才会磕头。磕头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关系的表达。例如在父母的葬礼上,不磕头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还说到,“不要小看礼仪,经过长期的演变,它集中反映了我们的观念变迁的冲突。当然不能否认,传统礼仪中有与现代观念有脱节、不适用之处。……我们思考的角度,不是像搭积木一样的拼接,而是设法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一个恰当的方式体现出来,这就是难点所在。”

礼学中心主任刘增光博士表示,礼学中心将在礼制史、礼学与儒家核心义理的关系、礼学典籍的整理与研究以及如何在当代制礼作乐等方面多做努力,包括祭孔、射礼、冠礼、乡饮酒礼的实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