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微信

系统神学教材的选用:向中国教会推荐两本书

作者: 蒙允转载自《古道》杂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4年01月28日 11:30 |
播放
圣经。(图:爱德印刷资料图片) 圣经。(图:爱德印刷资料图片)

很多人对华人的神学教育提出质疑,觉得经过神学训练出来的神学生,只会一口咬定神的存在,这种一口咬定近乎顽固保守,不近人情。本文就

试图从系统神学教育的例子来分析这种现象。


本人多年从事系统神学的教育工作,现在发现,目前华人世界普遍使用的系统神学的教材是:

1、世界华文圣经学院的《系统神学讲义》,作者出自牛津大学,长老会福音派背景,一般基要派家庭教会使用;

2、《基督教神学》,埃里克森,内容翔实,三大册,城市的普通家庭教会使用;

3、任意撒《系统神学》,较为激进的改革宗使用;

4、巴文克《我们合理的信仰》《威斯敏斯特要理问答》,温和改革宗教会使用。


当然这个也不尽是划分的这么泾渭分明,另外还有一些比如章立生这种新儒家手笔的系统神学,屈臣氏(汤姆华森)的系统神学,布雷克《理

所当然的信仰》田立克的《系统神学》,汉斯昆的《系统神学》等太多读本。


在目前的世界上看,北美最好的系统神学读本是韦恩- 格鲁登的《系统神学》,欧洲最好的是巴文克的《改革宗教义》。我觉得说出两个最好来,

有助于我们以下分析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系统神学。


首先,系统神学的意义,我认为是诠释性的把上帝的爱世史或者经世史表达出来。这种定义下,可以容纳传统的定义,也就是从整本圣经不同

章节中以主题的方式把神学的教义表达清楚。


那么,系统神学是不是自古就有的呢,当然不是,以前起着系统神学作用的,表达神的教义的是信条和教父著作,但是,这些表达来到工业革

命后的科学化的世界,就不那么使用了。科学性和现代性的要求是清晰明确有条理性,所以,按照类别、次序和主题叙述神学的方式产生了,这叫做系统神学,韩语里叫的更明确,即组织架构神学。这种产生,是以17 世界的威斯敏斯特信经为基本蓝本的,神学家华飞德说,威斯敏斯特信经为以后的系统神学提供了基本的架构,即七论:圣经论、神论、人类、基督论、救恩论、教会论和末世论。随后的时间中,随着人们对于科学秩序和现代机械性工业的的感悟,逐渐分化出罪论、天使论、魔鬼论、圣灵论等主题,这种不断演绎的向更细处划分,是为了结合现代世界的科学精神。而大西洋思维传统更是很好的把握着这种精神,所以,英美的系统神学一直延续此种路线。


但是欧陆传统却是另外一种神学品质,比如他们最高的神学学府都是不设置系统神学这个科目的,就连北美的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在最初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不设置系统神学一科,因为范泰尔、梅琴和伯克富等人都深受欧陆的荷兰人影响,这些欧陆人,对以系统神学的形式认识神不感兴趣,所以布雷克的《理所当然的侍奉》在荷兰至今都不是作为宗教改革的第二次,而是作为第二次宗教改革失败的力证来出现的。那么欧洲人认识神的系统神学教材或者认识神的方式是什么呢,答案是传统,所以,我很强调,大西洋重视概念的分析,而欧陆重视对概念来源的梳理。所以他们喜欢巴文克的《我们理所当然的侍奉》和《改革宗教义》。这这里,我想说,两种不同的文化,产生了两种系统神学的方式,一种是体系化的系统神学,一种是传统式的系统神学,我们最好称之为教义。


那么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系统神学呢,首先我们看到中国人开始融入世界,首先在经济上融入,其次在文化上,中国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越来越普世化,那么面对主流的两种系统神学,我们还是要兼顾,同时进行采纳。如此就能避开很多像现在基要派信徒那样,几近顽固,而且神学对于生活都是互相远隔而没有任何指导性。


在这里,我向中国教会推荐两本书,一个是乌撒尔主教的《A BODY OF DIVINITY》一本是凯利的《早期基督教教义》,前者是清教徒,威斯敏斯特会议就是围绕着他的书分成三组展开了三年的讨论,最后写出了威斯敏斯特信经和要理问答。后者是牛津大学神学博士和教授,十年一剑,遍览几乎全部教父著作,兼顾主题和历史维度,写成这部早期教义史。整个欧陆学界,研究教义或者系统神学,是最为避不开的著作。


这两本教材的好,在于,首先这是类似于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和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一样,有种集大成和大一统的神学品质。而远非埃里克森和任意撒的分门别类的系统神学可别。对于人类灵魂和认知的结构来看,接受这样的集大成的教育,会对自身向着神生活的高尚的培养,有很大援助。


所以,希望急需转型为福音派的中国教会讨论并接受这两本教材,这两本教材既能适应这个工商时代,也能很好的传承神学思考的历史。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