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微信

天灾过后传福音 全人关怀灾民活出生命见证是关键

作者: 王新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0年09月13日 02:08 |
播放
地震、水灾、旱灾.....形形色色的天灾给很多灾民带来了苦难和困境,也让不少人因着天灾带来的震撼而产生宗教上的回应,不少基督徒也藉着天灾传福音给灾民,愿给他们带来安慰与盼望。日前,有牧者分析天灾之后传福音活动中的所特别需要注意之处。

在最近一期华福中心的《今日华人教会》中,香港福音证主协会的吕庆雄先生分析说:“天灾可理解为大自然规律的一部份,是偶发及没有特定意义的。但更多人因着天灾带来的震撼而产生宗教上的回应——相信天灾是神灵震怒带来的灾祸,所以祭神,讨神欢心;相信人没能力面对大自然的威胁,从而醒觉人的有限而追求宗教上的出路。因为这些回应,天灾过后可以是传福音的良机,也可以是异端邪说兴起的机会。”

因此,我们探讨天灾是否是传福音的契机时,不可忽略一般华人对天灾的解读及需注意之处。他特别提到一个例子,比如某年华东受水灾破坏时,有弟兄姊妹高呼神藉着这水灾审判中国,叫国民及早悔改认识真神。虽然这是典型的为福音大发热心、为同胞得救心里火热,但这却会给默默努力传福音的弟兄姐妹带来很多的尴尬甚至不必要的限制,因此弟兄姊妹热心之余还需加上智慧。
 
另一方面,虽然天灾让人心软化较易接受福音,但要照顾到灾民的心理健康,否则很容易误解为“趁火打劫”,有的辅导者“认为人心处于极度不安或惶恐时,应先处理灾民的心理健康,免得他们只把这位慈爱的神看为启动天灾以惩罚人的判官,视神为顺我者昌的暴君。”
 
很多前往灾区传福音的弟兄姐妹一开口就说灾祸是人犯罪的结果,以此作为引子带出福音的好消息。“不管是言者有心或听者有意,神的形象没有全面地呈现出来,慈爱的神反倒被审判的主取代。我们当然明白神的公义与慈爱、严厉与宽容同时并行,问题出于传信息者不明白接受信息者的处境。从境外进入灾区的弟兄姊妹常常带着热诚,甚至已好好装备各类传福音的技巧,却忽略了解灾民的心理状况。他们除了需要物资援助外,更需要重建安全感及对未来的盼望。”

作者表示,重要的是基督徒在投入灾后救援的爱心行动时要让灾民看到“这群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无条件地付出爱与关怀、喜乐、团队同心合一的精神等等。“灾民最渴望的并不是别人告诉他们这些灾难的原因与出路,而是亲眼看到别人身上显出的见证,就是他们渴想得到的盼望。因此,表达强而有力的福音信息仰赖于救助队伍的个人及群体的表现。”因此,虽然明明白白的表达福音信息的内容不可或缺,但基督徒真正活出来的见证尤其宝贵,要重视“全人见证”。
 
“灾民受天灾蹂躏后,基督徒要以全人关怀的方式进入他们当中,纾解他们身体、心理及灵魂的结。主耶稣道成肉身住在我们当中,把福音具体地呈现在人类的生活中,祂的宣教方式包括满足人的身、心、灵需要。耶稣宣讲天国福音的同时,也使病者得医治、饿者得饱足,又亲手抚摸患痳疯者的手,使他被孤立的心顿然变得和暖。”
 
“因此,灾难过后,人心已预备好迎接福音之时,全人关怀的方式更能有效地应对灾民的需要,让他们全面及立体地认识这位慈爱的神,这是基督徒应把握的良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