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微信

姜原来《文化与基督》书友会“狂飙扫过书斋”反响热烈 意犹未尽

作者: 孙欣然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4月30日 14:27 |
播放

4月27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与基督:吃人到救人》读书分享会在网上举行。分享会由艺术与信仰平台举办,邀请了该书作者姜原来、以及另外几位艺术界的学者及多位喜爱该书的读者参加。

《文化与基督:吃人到救人》是姜原来老师在今年3月刚出版的一本巨著,该书是姜老师二十多年来在各地走访教学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文化与基督》系列的集合。

分享会的嘉宾不仅有主内的艺术家基督徒弟兄姊妹,也有一些非基督徒艺术家及教授,整个过程反响热烈。这次分享研讨活动的题目“狂飙扫过书斋”就来自并非基督徒的帅好老师对姜原来这部著作的评价。

第一位分享嘉宾帅好老师
他是艺术史研究大家以及艺术评论家。姜原来老师认为“他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研究领域最有独立自由品格的研究者,其许多研究成果真切犀利极具历史价值。”

分享会上,帅好老师先介绍了他所研究的中国当代艺术与姜原来老师之间的关联。“我做中国当代艺术的很多研究,这些和学院的很多研究方向是不一样的。中国当代艺术还没有理论,因为中国在世界当代艺术中进入艺术的时间比较晚,起步比较晚。我想为中国当代艺术建立理论,这种艺术理论可能会介入一些哲学、历史学、宗教的因素。”

“我对基督宗教在慢慢的认识的过程中,看过姜原来老师的话剧《贝多芬在中国》,后来再看了他的书。”帅好老师介绍了对姜老师慢慢深入了解到与之合作的过程,“从基督教的角度进入艺术的人就很少,进来的人很少有人能以基督教的角度将艺术表达出来。美国是当代艺术的前沿,但美国也排斥基督教进入公共领域。但姜老师在这个方面有所建树。”

姜原来老师被称为“打地铺的剧作家”,帅好老师见证姜原来老师行走于各地过程中的艰辛和坚韧,“姜老师令人敬佩的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依旧在老百姓中奔波,这是一种‘墨面’基督徒的态度,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在关注姜老师。”此外,“他没有派别,这个是姜老师敢对所有派别发出自己声音的厉害之处,姜原来老师把很多学问都得罪了一遍,非常感谢他的勇锐。”

帅好老师认为姜原来老师多年行走在底层与民众对话的做法具有桥梁性的作用,“姜老师的作品,让我看到了一座学术前沿以及民间的桥梁,将学术上前卫的思想变成民间的语言告诉民众。此外,民众的声音也通过该书深刻的表达了出来。”

第二位分享嘉宾张羽弟兄:
他是一位基督徒独立艺术创作人,拍摄许多珍贵的怒江苗族基督徒与老教堂的照片。

“这本书确实是巨著,这本书让我非常震撼!”张羽弟兄说,他认为这本书非常接地气,同时这本书可称为一本很好的神学书。“虽然姜老师谦虚地说该书不是神学著作,只关乎文化,但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优秀的神学著作。而姜老师的神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根植于大地深处。他有很多对神学、文化和艺术的看见,值得所有基督徒都去阅读。”

对于国内不同宗派之间难以对话的局面,张羽弟兄认为姜原来老师的书难能可贵,“基督徒思想家应该有能力和所有的思想文化去对话,不是简单的持一个宗派立场就把别人打死,这样的方式很简单粗暴。但姜老师有一个很开阔的胸怀,同时又具有独立思考的批判性,这非常的重要。”

张羽弟兄非常认可姜原来老师书中对中国教会现况的描述,“在书中,姜老师认为:教会像一只鹰,当有两张翅膀。一是传福音的翅膀,另一是文化和社会使命翅膀。遗憾的是今天教会只有传福音的翅膀,完全没有文化性的翅膀。”

张羽弟兄评价姜原来老师的书是用“博野”超越了“博雅”,他认为这是基督徒教育需要回归的方向。“基督教也都在提博雅教育,好像只是注重精英化教育,变成了现代版本的士大夫教育,完全脱离人民群众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传道人、牧师、基督徒,是脱离大地深处的,越来越精英化。但是姜老师提博野,野生的概念非常好,重新激活人的生命力、创作力和实际的行动力。”

“早期来华的宣教士们,20岁出头就来了中国最偏远的山区,但他们可以独当一面。反观我们现在20岁出头的神学毕业生,给人没有断奶的生命状态。没有社会适应能力,更别说到少数民族地区、荒山野岭、原始地带去做宣教。”

第三位分享嘉宾刘大鸿教授,他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也是一名著名油画家。以下内容均为刘大鸿教授口述:

“行走在大地上”的姜老师一直在野外,但没有脱离和大学的联系。

我很早就认识了姜老师,我和姜老师生活的物理距离比较近,都在徐汇区。我是在大学校园,姜老师母亲的书店最早的时候就在我们校园的围墙边上。姜老师的母亲是一个很美好的老太太,我先认识了姜老师的母亲。当时的书店很小,只有几平米,但这个书店已经聚集了非常多的人,外面都是人。

姜老师包容性很强,可以和很多不一样的人来往,即便是一些难以交流的人,他也可以和这些人一起,这是我很佩服姜老师的点。他非常宽容,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和姜老师能继续交往下来的原因。不管什么人,他都可以开导。也因为这个原因,我曾很多次邀请姜老师到我的课堂给学生讲课,单《浪子回头》这个专题就至少讲了三次。

我在大学是教西洋绘画的,很多学生学习很多西洋的东西,但并不知道西洋文化(的来源)。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不管是画大卫雕像,还是临摹一些世界名画,没有哪一个名画家不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但我们的大学很难找到人可以教授基督教相关的文化。我觉得有姜老师这样的人,很难得。他就在我们身边,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他们临摹的是什么,这很可贵。

学生们第一次演姜老师剧本的时候,就在教室里,搭一搭讲台就开始演。气氛比较好的时候是去学校大礼堂演,之后去到了很多很多地方。这就是姜老师,从教室开始起步,从教学的现场的起步。

我们为什么要做《良友画报》这个专题呢?也是因为现在人与人之间,学生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很稀缺,有的学生没有朋友关系。要找一个朋友,没有。早年的时候,曾给学生课题,让其画人体,需要找到愿意给自己画人体的朋友。当时的一个现况是,很多学生确实一个朋友也没有,画不到人体,特别是女绘画生,更难找到朋友(包括男女朋友)让自己画的。在这个课题上,我们曾邀请姜老师一起加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姜老师有很多朋友,他可以交到很多朋友,这是姜老师很特别的地方。他也很积极的参与这个创作活动。

后来我们把《良友画报》复活了,找寻30年代上海一些很优秀的传统,包括基督教传统,包括良友的概念。姜老师在其中都有深度的参与。姜老师的加入,使得我们良友的创作变得很丰满。也可能就像姜老师所说,他每天行走在大地上。“博野”已经超越了“博雅”,这个是对姜老师很好的总结。

刘大鸿教授与姜原来老师在室外教学场景。(图:姜原来)

(刘大鸿教授和姜原来老师一同室外授课场景。)

在我多年和姜老师在一起的经历里面,我高度认同他的这个“野”。我也会将学生带到外面上课,有一次请了姜老师和我们一起。学生们临摹伦勃朗的《浪子回头》的画,姜老师边讲课边给大家播放鉴赏贝多芬的代表作《庄严弥撒》。那一次,很多人路过我们的时候表示,这个才是大学该有样子和气氛,阳光普照,大家在校园里上课。为什么这么上课?因为学生之间不怎么交流,学生之间也是孤立状态。教师之间也不串门,互相也不走动。这种景象是很可怕的。在这样的境况下,我就很赞同姜老师“野学”的做法,他剧团的学生都是大学生,他也在剧团有第一手(关于野学的)资料和感觉。学生的情况不是“吃人”的问题,而是“被吃”的问题,是被别人吃掉的问题,就像一个羔羊一样,只是被别人吃掉,这种状态就很可惜。我们不得不用“野学”的方法把他们拉出来。我在这点上和姜老师很默契,他经常带着学生在外面走动和活动。我的孩子也常跟着他走动。姜老师身体力行的这种做法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特别强调“野”字,对孩子也是,“野”最重要,只有“野”能对抗我们所谓的精英教育,这个时代的精英教育很吃人。现在年轻人很多时候还不如老人家勇敢,几年前有学生和我谈躺平这个概念,我很吃惊。现在的学生们,越来越像绵羊,越来越没有活力。年轻人有活力的、美好的东西、天然的没有了。比如以考公务员为最高的追求,这个是很可怕的。

我喜欢姜老师的书,另一个原因也是书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从音乐、美术、诗歌,到他接触到的许许多多基督徒群体。他接触的人从农民到学者。这种丰富是我喜欢的。此外,这本书像一封写给家人的家书,很贴心。又像一位良师益友,让人在很多方面可以给你指导。

分享会上除了邀请的嘉宾之外也有很多读者参加,其中一位是姓张的基督徒姐妹,她曾做过多年记者,现是一名教师。张姐妹对这本书做了高度评价:“这是一部行走中华大地深处宝贵的记录和呐喊。”

“这本书囊括了姜老师的很多采访和记录,这些都是行走大地深处第一手资料的记录,是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全貌的真实记录。他让我看到了他见到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和生命,以及每个地方不同的情况。”张姐妹说,看书的过程中,很多人物故事感动过她,几度落泪。

“鲁迅的《呐喊》很有名,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姜老师和鲁迅的对话,我在这本书中听到了姜老师的呐喊,是对这片土地,是对文化救赎的呐喊,是对合一的呐喊。奥古斯丁说:‘在本质的事情上要合一,在次要的事情上要自由,在所有的事情上要有爱。’”张姐妹见证说,“在和姜老师认识的这些年,我一直看到他在身体力行的以最谦卑、敞开的姿态致力于这些合一。”

姜原来老师:作者发言

分享会最后一位嘉宾是姜原来老师,他先对分享嘉宾们的发言做了简单的回应:“孤独的呐喊一直有。”随后他对该书的成因和过程做了简单的介绍:“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在基督徒共同体中的收获。这本书从开始的思考、酝酿,都是在基督徒共同体里面展开的。囊括了我的讲课、和神学生的探讨、服事,是在20几年中逐渐‘成熟’的一本书,也是一部和许多人共同完成的给主的汇报。”

姜原来老师解释了书的后记部分比较长的原因,“后记有几万字,但是值得大家留意,因疫情耽误了书的出版,也因之有更多思考,导致后记比较长。”

整个分享和讨论持续了将近3个多小时,大家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这场分享会。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