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微信

青少年早恋的危害是什么?父母该如何看待?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11月17日 08:50 |
播放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面对不同形式的挣扎和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孩子自身的成长,青少年早恋现象变得尤为突出。在父母实际教养青少年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青少年早恋不仅仅是父母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更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认真对待的一件事。

我听一些父母分享时,发现了现在青少年频频出现早恋的现象。当然也有少部分青少年孩子虽然没有早恋行为,但是却也对早恋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早恋”一词,年龄过小就谈恋爱。一般是指中小学生之间谈恋爱。

根据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早恋不仅仅包括年纪小,同时也包括个人的现实情况。当一个人的年龄、心智、情感、经济、属灵生命等皆不成熟的时候,却有明确的恋爱对象、清晰的情感指向,甚至伴随着有明显的身体触碰或者感情牵挂,这其实也就可以视其为早恋。

结交男女朋友的少年人,有些常常多有沟通交流,也有互动和游戏的时候;还有些常常对生活等方面力不从心,缺乏方向。而没有早恋的少年人,内心中往往左右摇摆。当趋向世俗的想法多一点的时候,就想要效法同龄人恋爱的行为;当渴慕真理多一点的时候,就会学习约瑟的榜样谨守自己。

根据父母分享的情况,我了解到早恋的成因是最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根据我的了解有早恋行为的少年中,一半来自于单亲家庭和问题家庭。这部分孩子因为在家庭中缺乏关爱、沟通和理解,导致青少年在情感上缺乏寄托,寻求恋爱关系来填补情感空白。

另外,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孩子表示,自己受到大众媒体和文化娱乐节目的影响很大,受到世俗恋爱观念非常深。在世俗文化的影响下,导致青少年不由自主的效法了世俗的恋爱模式。

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孩子表示,自己恋爱就是单纯因为自己对异性的渴慕。因为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探索的时期,很多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开始关注自己的情感和自我认知,而恋爱关系是他们探索自己和寻找认同的一个重要途径。 

青少年因为早恋而产生的伤害也能够已经清晰在某些方面中体现出来。我所认识的一个小女孩儿,原本非常乖巧,成绩也很好。但自从在学校有了早恋的行为后,就仿佛变了一个人,性格、到行为都发生极大的改变,成绩也断崖式下滑。

客观来讲,青少年早恋往往受情感牵制,加上身心未成熟,多数情况下,早恋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业;又因为情感方面往往比较脆弱,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内心伤害。当然,以恋爱为名发生性关系,造成终生悔恨的案例,也同样时有发生。

当然,也不能否认媒体在这过程中的影响力。媒体本身是一种价值观输出的载体,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当是非判断能力不清晰的青少年过多接触媒体节目的时候,价值观也就在不自觉的受到影响。

就像有弟兄姐妹谈到,他发现自己的儿子看美女主播的视频,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能会及时的制止并且教导孩子下不为例。但是对于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弟兄姐妹,内心中仍然会充满好奇,还会不自觉的去看。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社会文化太多放纵,这种放纵的文化也就导致孩子的行为越来越放肆。

当然不仅仅媒体具有这样的导向性,甚至不规范的性教育也会助长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发生。就像有些孩子家长反馈说,他们孩子学校给学生免费发安全套。本意是要引导孩子有正确的安全性行为的意识,然而因为缺乏有道德和真理的教导,导致很多孩子提前有了性经历。对孩子开展性教育是不错的,引导孩子能保护自己也是不错的。但所有的前提是,必须有真理的准绳和原则,必然是以婚前守洁作为大的基础,否则再多的教育也是徒劳。

也正是这种没有道德的教育导致校内产子的新闻屡见不鲜、艾滋病的问题越来越低龄化,这些实际上都是因为人对神话语不重视的结果。

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本身处于一个快速成长和发育的时期。对爱情有向往、对性有思考这本身都不是错误,但是当家庭和学校缺乏了引导或者是错误进行引导,就会导致青少年孩子进入到歧途之中。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