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微信

探访河南一位农村基要传道人的感想:走出自己,赶上时代 接触社会 活出生命

作者: 胡艾茜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6年09月20日 23:59 |
播放

提到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教会发展史,不得不提的有河南教会。早前笔者看过一段一位有着多年牧养经历的、河南家庭教会传道人韩泉水的文章介绍说:“河南教会,又曾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教会’。在上个世纪,以河南和安徽为中心往四周扩散,全省建立大量的教会;有无数的传道人从河南被差派出去,在黑龙江、云南、西藏、内蒙、海南、贵州、新疆等地建立教会和团契,带动了中国家庭教会极大的复兴。”他还提到在最为艰苦的年代,河南教会也曾经历过残酷的逼迫,然而逼迫并未让河南教会衰败,反而在各地又建立起了培训班,遭受逼迫的基督徒们以各样隐晦的方式传播福音,省内再度掀起传福音的热潮。信徒们的聚会从地上转入地下,从本县转到邻县,每一场聚会都有上百人决志献身给主。虽然面临着艰苦、患难、逼迫,但信徒们心中依然喜乐。

的确,中国教会经过文革的严酷时代,在改革开放后迎来新的时代,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河南、安徽开始了大复兴,90年代温州教会在家庭教会发展体制上也给予新的动力,到了2000年后逐渐在北京、上海等一线以及二线城市的新兴城市教会兴起,这是过去几十年中国教会的脉络,因此,有一种说法是:河南是中国的耶路撒冷,温州是中国的安提阿,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的罗马。

今天,很多的时候我们关注在成长过程中的城市教会,欢呼职场与大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人进入教会....但是回首看曾经教会最开始复兴的那些“福音老区”——河南和安徽等地,那里在经历着什么呢?又是一种怎样真实的景况呢?

日前,笔者有幸走访了河南一些地方的教会,所见所闻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许多中青年信徒随着打工潮离开家乡走近城市,不少传道人也不得不下海经商或打工维持生计,留下来的信徒和传道人在信仰和生活上都面临许多挑战,尤其传道人在服事和经济上都面临许多艰难……曾经被圣灵充满的时代仿佛已经被载入了历史的画卷里,而如今的河南,走到哪里似乎都透露着一丝的荒凉。想想昔日河南教会的复兴,再看看如今的光景,实在令人深思。

在当地,一位农村传道人X(化名)的现状和境遇让笔者的心动荡了数日之久才缓缓平静下去。

这位传道人现今50多岁,在距离县城100多里地的农村教会做讲道人。X弟兄看着精神状态不错,温和有礼,敦厚善良,一看就是个老实巴交之人,聊起天来也十分善谈,表面看上去也是开朗之人,但逐渐交流服事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时,脸上愈发的愁容满面,仿佛写尽了岁月的沧桑。

坐下来后,他便开始缓缓道出他内心的苦楚:农村教会牧养不易,信徒年龄层次偏大,道不容易进到心里。最现实的难处是他没有传道人补贴,也没有其它额外的收入,生活和家庭的各样开销如重担压在他肩上。

X弟兄没有种地,除了讲道服事的时间之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圣经、看书、写书上面。他毕生的心愿就是出一本自己的属灵的书籍,为此他还带来了自己的一个本子——翻开看每一页都是手写得极其工整的钢笔字,里面写的都是他用了20-30年时间自己通过看圣经和看书所默想出来的一些心得和想法。他说,这样的本子他写了厚厚的好几本,都放在了家里。

粗略地翻开看了看,大多都与上帝所带领的历史相关,一看就知道他基本查阅了可以找到的手边所有找到的资料和书籍。但仔细看的话,很多资料在网络时代已经并不稀罕了,而且很多新的研究也在这几十年出来了。可惜的是,他偏安在河南农村一隅,对于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仿佛了解甚少。他也自言,的确好像自己落后了时代20年。

最令笔者诧异的是,现在几乎全民微信的时代,X弟兄竟然完全不会用,智能手机更是基本只是打打电话,连看短信息也不是很懂。X弟兄说,2、3年前就有主内弟兄劝他早点使用网络,学会微信,这样才能与外界交流,知道外面世界的发展情况,然而好几年过去了,他还是跟从前一样。

为何如何?X弟兄坦诚,这个方面他可能有点太保守和消极了,总觉得网络上很多信息不可靠,还是看书来的靠谱。但由此却忽略了网络上信息快速等优点,而且可以找到很多一手可靠的信息。

看到这些,笔者很深的一个感受是个X弟兄仿佛完全与现实世界脱节了,虽然手中拿着智能手机,却连最基础的发短信都不会;虽然拎着手提电脑,却只是用来打字,社会在发展,他却依然还活在20年前的时代;人的眼光在走向世界,他却还停留在20年前一样……

X弟兄坦言,经济和现实生活是X弟兄最艰难的地方,第一农村教会因为传统的影响,仍旧觉得传道人要靠信心生活,所以不供养传道人,自己也曾经出去打过工1年为了供养自己的女儿上学,但是出去打工虽然经济满足了,可是心灵的压力非常大,他一年在外打工赚了约有2-3万回来,够孩子上学的费用。但如今2-3年过去钱已经差不多用完,经济再次成为重担压在他的肩上。当时正值农忙季节,河南许多传道人都在忙于收玉米、芝麻和大豆,X弟兄家的地因为承包给别人,所以农业收入也是空白,他说因为近年来粮价也跌得厉害,基本赚不了多少。

当问及教会信徒为什么不奉献供养传道人时,X弟兄也很无奈,他表示,教会信徒年龄层次偏大,思想比较保守,一方面认为传道人本就该不拿工资做全职服事;另一方面又觉得奉献的钱都进了传道人的口袋,因此“奉献”成为教会的敏感话题,教会讲道上也极少提到“奉献”二字。没有固定的奉献,如今的X弟兄就靠出去讲道时信徒给的100、200元奉献来支撑生活。X说,他曾经去找了一个在城市的农村转型教会,想进到里面做同工,然而对方连面都不想见,因为害怕新的同工过来会抢去他的很多资源。X弟兄猜测说,可能是那个教会的人心胸太过狭窄,害怕他讲道太好,使得教会自己的人失去地位。

见面的几个小时里面,笔者记忆M弟兄一直在絮絮叨叨他所遇到的各样难处,无论是对教会、对外界还是对家庭的……各种内外交困让他对内心也积累了许多苦闷、抱怨、固执和不解等许多负面的想法。可是,他也说到,他需要像小孩子一样从头学起,要开始改变。

最后,在笔者离开时,看到在薄薄的阳光下,X弟兄那张憨厚老实的脸上布满了愁云,紧皱的眉头里是如同刀刻过一样的深纹。转身向车站外走去时,萧条的背影仿佛是独自行走在孤独的小道上,满是心酸。

在X弟兄身上,我看到不少基要派基督徒的模样:保守而固步自封,不了解世界,也没有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境况。

与此同时,笔者也见到其他一些河南的农村传道人,绝大部分都和X弟兄处于类似的境况:没有教会津贴。但面对同样的境况,有的农村传道人却走出自己,有的走到自己所惧怕和不了解的城市之中从学习普通话开始、从改变穿衣开始,了解城市人学习牧养城市的人群,也有的农村传道人为了养活家人承包数十亩地,用种地来养家的同时也服事教会,笔者还见到一位60多岁的老基督徒弟兄,其实应该是享福的年纪了,但为了自己建一个养老院的梦想自己承包了18亩地,还养了很多猪和羊,这位传道人说,有很多老龄的传道人热心服事一生奉献给主,但老的时候不能得到好的赡养,他对此很有负担,看到他坚毅的脸庞觉得有梦想和付出的人如此美丽。

同样的环境、同样都是服事的人员,同样面临着很多的艰难,但面对生活的姿态不一样时,活出来的生命也不一样。有人积极乐观,有人消极苦闷……常常觉得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与狄更斯的《双城记》说的一样:“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其实,每个时代都是如此。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时代,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当我们凭着信仰的力量,去活出爱与怜悯、积极与进取,走出自己,真实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服事自己所处的实地,并且接触社会,活出真正基督的生命时,上帝的荣美就在我们身上彰显了。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