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莫言:他人有罪 我也有罪

作者: 祝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10月25日 04:00 |
播放

谈起文学创作,莫言分享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坏人当好人写;第二阶段,把好人当坏人写,也可以把这两个合在一起写,看坏人身上的善、好人身上的恶;第三个阶段则是应该把自己当罪人写,作家需要有一种自我忏悔、自我反省的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莫言也感受到自己生命在不断的成熟,首先是在创作中对各种思想的开放性更大了,他说“好的、伟大的小说实际上是一种复调式的叙述,不对各种思想做出自己的评判,作家的观点要藏起来,谁对谁错,让读者去判断考量,你作家论述到自己的东西、自己的观点,也是一种偏见,我们无论道德问题、社会问题,包括对文学的审美这种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小说是好的,那是不是我的观点就是惟一的正确的呢?别人的观点是不是没有道理呢?这就很值得考虑,这就是我这几年来的进步。”

另外一点他感触很深的感受是,自己有了更多清醒的自省,看到别人的罪恶、黑暗时不再只是论断而是反观自己,“人越来越老,就应该有更多清醒的自省。过去我们批评别人,我们拿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然后义愤填膺地进行抨击。人老了以后,就应该回头向自我的内心来进行观照,看看你在骂别人时,是否同时也在骂自己。看到很多黑暗的现象,要想一想,你是否也充当过制造黑暗的帮凶?”

所以,他认为,创作的最高阶段就是带着自我忏悔、自我反省的意识,“创作第一个阶段,把坏人当好人写,第二个阶段,把好人当坏人写,这两个可以合并在一起,像我写《丰乳肥臀》,也就是站在人的立场,而不是站在阶级和党派的立场,好人身上也有缺点,也有黑暗面,坏人身上也有善的方面,那么比过去的革命战争文学,起点要高一点。”

“这个阶段过去以后,下面一个阶段,应该是把自己当罪人写,当然并不是说像卢梭的《忏悔录》那样通篇都是忏悔,把自我当坏人写,就是让小说的主人公,自己有一种自我忏悔、自我反省的意识,这个鲁迅当年在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时,实际上早就说过的,这种伟大的罪人,堂上的拷问者,就是要拷问出罪恶背后的善良,也要拷问出善良背后隐藏的罪恶。”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莫言的告白中充分的体现出圣经话语中相同的智慧。耶稣的话为我们道出关于人的真理:在上帝面前每个人都是罪人。审判的权柄乃在于神,罪人没有审判他人罪的权柄。唯有常反观自己的内心,靠着上帝的怜悯,让自己的生命不断趋向圣洁。也唯有能洞察出心灵伸出罪的本质,以及对忏悔、圣洁、救赎的需要,作者才能创作出触动人灵魂的作品。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