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微信

调查:宗教团体的慈善公益之路将走向何处

作者: 秦思宇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0年06月10日 17:06 |
播放

 

在中国的国情下,关于宗教界如何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尝试,目前还处于艰难摸索的阶段。日前新民网记者就宗教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话题对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发表了一篇名为《五大宗教的公益化冲动》的文章,宗教界人士各自表达了其参与社会慈善的冲动和矛盾。
 
文中提到,新民网记者经过历时半年的调查采访发现,宗教界参与慈善和公益的理念在逐渐凸显,宗教界有识之士正在依靠其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和实力,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慈善与公益已成为今日宗教界主动参与社会,努力谋求自身发展空间的最重要手段,但现实面前又存在很多瓶颈。
 
瓶颈一:怎样加强宗教慈善团体组织化?
 
宗教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魏德东博士对此进行了分析,“现代社会里一个宗教要有影响力,要进入医疗、教育等专业领域服务,组织性必须强。可是现实是,加强组织化程度,逐步建立宗教慈善团体自己的社会网络,一些基层政府会觉得敏感。虽然宗教界想了很多形式来突破政策约束介入慈善领域,但确实存在瓶颈。比如现在宗教界成立基金会,就比较困难。”
 
这样的背景下,宗教界有识之士所进行的公益慈善事业的组织化尝试,目前还处在艰难摸索的阶段,舆论关注很少。然而,近年来,每逢灾难宗教界所显示出来的巨大捐赠能力却又常常令社会吃惊。公众又转而疑惑,宗教界为什么那么“富有”,巨额善款从何而来?
 
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地震发生一个月之内,基督教和天主教系统的捐款超过1亿元,经学者统计并对媒体披露,最终总数1000亿的地震捐款中有115亿是由基督徒所捐(包括家庭教会的捐助)。
 
瓶颈二:捐款捐物之外,服务形式如何持续性、组织化、专业化?
 
1993年,江泽民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被宗教界认为开创了中国宗教发展的新局面。2006年以来,胡锦涛也多次强调,“鼓励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其中关于“服务社会”的内容,被宗教界视为介入社会积极开展慈善公益事业的主要政策指导。
 
然而对于宗教界目前参与社会慈善的形式有学者提出了疑问,“难道宗教的公益事业捐点钱就算完了吗?”宗教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向平的观点代表了宗教学界的忧思。他说:“宗教慈善现在主要还是灾难经济,社会没有突发性困难,宗教就不发生功能。哪里有灾了,就想到要宗教捐款了。没灾的时候要想大家提到宗教,目前的社会舆论来说,也不太可能。”
 
自2007年开始连续参与过3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对宗教慈善团体有充分接触的魏德东也对此表示担忧,他说,“目前一些宗教管理水平不高的基层政府官员希望宗教团体做的慈善事业,就是捐款捐物。”
 
李向平说:“宗教团体的捐款,学界有个说法,叫博爱竞赛或者爱心竞赛。上海宗教界有4000万了,那北京呢?各大宗教之间也存在这种情况,很多情况下是上面派指标的。”他认为,在捐赠过程中一般不存在利益互惠,但最后的结果可能利益互惠,出现宗教界和行政力量的利益交换。
 
在捐款捐物之外,如何形成持续性、组织化、专业化的服务形式,是摆在中国宗教慈善人士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方面是慈善事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须考虑来自政府的担忧和疑虑。因此低调、务实、去宗教化、去政治化,以行动获得认可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宗教背景的公益组织中。
 
基督教慈善公益将走向何处?
 
具体到基督教,有关“基督教做什么,怎么做,社会才能接受?政府才能认可?大众才能满意?”也一直是基督教界学者、牧师一直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