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1日
微信

舒淇愤停微博反思网络暴力需福音精神化解

作者: 郑欣荣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3月29日 04:02 |
播放

舒淇因微博赞甄子丹敬业而无辜卷入赵文卓甄子丹“戏霸”口水战风波,许多无聊人士骂舒淇多管闲事等各种恶俗词汇甚至将其成名之前的艳照贴出,气愤之下伤心的舒淇于26日凌晨删除1千多条自己的新浪微博,并取消了全部关注。 这一事件成为当下网络最热话题之下。

或许舒淇没有想到,看上去小小的微博竟然可以转过来把人伤得遍体鳞伤。事实上,这仅仅是时下日益凸显的网络暴力的小小的冰山而已。

如果我们不好好把爱、宽恕等许多美好的福音精神注入到网络之中,随着网络的普及,或许网络会成为21世纪一个恃强凌弱者的新面孔。更加可怕的是,比起有许多人支持她安慰她的舒淇,许多遭受这一暴力的是一些无助的、没有很多判断力的孩子和青少年们。

美国一家以阻止网络欺凌为使命网站stopcyberbullying.org说这样的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网络欺凌是指,一个孩子或青少年被其他孩子或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数码技术或移动电话设为攻击目标,而遭遇痛苦、威胁、骚扰、羞辱、尴尬等。”

恃强凌弱这一人类的恶习已经随着网络的普及扩大到数字化这一新的领域。现在使用电脑和手机的人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网络欺凌与暴力,特别是对于当下已经日益习惯使用社交网络和数码设备的青少年们。网络暴力已经成为青少年当中最常见的出口威胁或骚扰了。

网路霸凌研究中心(Cyberbullying Research Center)的主任说:“科技在当今青少年中非常流行。有一些孩子在网上说的一些话,他们在现实当中是从来不会讲的。”网络欺凌可能是通过电子邮件、即时信息、文本信息、聊天室、社交媒体网站、网络游戏互动等进行的。

网络上的暴力对青少年身体与情感的成长的破坏性非常大,它的后果甚至有时候比当面的欺凌更为严重,因为对人们来说有着24小时被折磨的可能性。研究发现,网络欺凌可能会引起抑郁症与焦虑症,也跟高比例的青少年自杀率有关。

这些让人看到,以福音精神净化网络空气是极大的需要。互联网、社交工具可以成为福音彰显之地,也可以成为新的罪恶之城,基督徒和每位有爱心之人士都当有责任感做光做盐。对此,成都家庭教会的王怡牧师在2011年最后的一封牧函中特别谈到微博热和基督徒如何使用网络的问题。他说:“我们身居这样的世代,短短二十年,电脑、网络、手机、QQ、微博,和各种手持终端的兴起,彻底刷新了社群的交流方式。教会当指着每一个新的空间,说,这是天父世界,这是新的禾场。但也说,这是新的旷野试探,这是新的罪恶之城。”

“想说的是,就算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然而在天上,上帝和天使却知道你是一个基督徒。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网络生活....我关心的的是,如果我们不从基督徒的‘身份’出发,不从福音的‘使命’出发,去反思自己上网的动机,反思自己使用一切新媒体的欲望;我们就没有以福音为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没有以福音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