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微信

我们内心是怎样一步步失守、沉陷的……

作者: 蒙允转载 廖悯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24年01月06日 12:37 |
播放

在我们本应该克苦己心禁食祈祷的时候,我们的心可能会被引诱去思想其它的事。

比如,不禁去回想以前吃过的美食。肉体的食欲突然之间开始燃烧发旺。本应该拒绝美食的时候,饥渴的食欲却越发膨胀。禁食祈祷的操练很快就成为了一种难熬的负担。

在纠结中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了祈祷的负担。于是,我们决定先满足自己身体饮食的需要。

在满足了食欲,觉得自己应该进入内室安静仰望的时候,可能突然之间又会想起某个生活物品的缺乏。觉得自己需要立刻到购物网去下单购买。本来这事不是特别紧急,但我们会试图说服自己,先把这事做稳妥了,再来专心祈祷,免得求告的时候总是去想到这事,以至于分心。于是,我们就先把祈祷的事搁置一旁,指望自己一会儿回过头来再投入进去。

然而,我们一拿起手机就很难放下了。等在手机诸多app上交错漫游一阵之后,心里感到不安和不妥,就勉强放下手机,回想自己在拿起手机之前到底预备要干什么。等想起我们应该好好祈祷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状态。心有点无法收回来了。安静不下来了。勉强开口的时候,发现内心起初那团火焰已经倾向于熄灭了。

在乏力中勉力为之的时候,我们可能又暗示自己:“不能专心祈祷,就是缺乏心灵和诚实。这样的祈祷还不如不做……还是把这事推迟一下吧!这次就算了,下次再说!……”

可惜,下一次又是一种周而复始的状态。渐渐的,我们就不再过祈祷的生活了,更不要说刻苦己心去禁食祈祷的操练了。

又或者在我们决定要进入内室安静的时候,遭遇到某人的某种挑衅式或攻击性的情绪与语言,让我们的情绪也因此受影响。一股愤愤不平的反击性怒气充塞于心,让我们或者气愤愤地躲到一边生闷气,或者是在一阵血气上涌的冲动中去释放了怒气和怨气。内室中安静的计划就此搁浅了。

要亲近主人,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披戴上圣洁的妆饰。一颗怒气充溢的心,一种坏情绪,往往就破坏了我们的“圣洁妆饰”,为我们的内心带来了罪污。若要继续祈祷的计划,就得甘心放弃怒气和怨气,至少要有愿意求主人来掌管和洁净我们的心志。然而,刚刚才升腾起来的怒气和怨气,是我们怎么也不太愿意去对付和克制的,是我们怎么也不太甘心去求主人为我们驱散的。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选择在怒气发作之后再心存懊悔,而不是选择在怒气发作之前通过祈祷来驱散怒气。若不是“祈祷的心驱逐了血气中的怒气”,就是“怒气中的血气驱逐了祈祷的心”。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情况都是后者。仇敌似乎也摸准了我们的软肋:要阻止我们为某人祈祷很简单,只要牠激动对方用一点浮躁的言语和蛮横的态度来刺我们一下,让我们进入一种怒气与怨气、伤痛与灰心交织的情绪当中,让我们对对方产生一种“你爱咋咋地,你最后下地狱也不关我的事”的放弃状态,我们就很难进入一种“带着信望爱去为对方代祷”的状态了。若我们里面没有充满那种属天的恒久忍耐之爱,是胜不过这样的试探和攻击的。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警醒的是:这是“肉体”或者“魔鬼”在对我们的心发起攻击与扰乱吗?这是仇敌在拦阻和破坏我的祈祷计划吗?不管是不是,至少我们确定仇敌是绝对不会想要让我们祈祷的。因为我们的祈祷会拦阻它,会驱逐它,会践踏它,会让它对人心的蒙蔽和捆绑之工作受到破坏。所以,它会想方设法拼命搅扰拦阻破坏我们的祈祷计划。

很多时候,仇敌将消极灰心的想法植入我们心里:“既然一时或者一次的祈祷看不到果效,那么,一时或者一次的操练似乎意义不大。现在这么没有状态,何必勉强坚持下去呢?一次的放弃,似乎也不是那么紧要,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圣殿与新耶路撒冷也不是一日建成的,一天的停工似乎影响也不是很大……”

然而一次的放弃,就意味着后续若干次的放弃。一次的放弃祈祷,后续将会越来越不想祈祷了。一次的妥协,就往往意味着长久的妥协了。一次的坚持,才意味着才可能有后续的恒切站立。一次的靠着主人而站立,才可能有后续的为主人之城邑和国度而恒切守望站立。这也正应了主人对我们说的那句被总结为马太效应的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试探有时是猛烈的,有时又是细微的,是温水煮青蛙式的,让人不知不觉,毫无防备。但最终带给我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陷入了试探,进入了仇敌所喜悦而让圣灵担忧的状态,失去了警醒的心,失去了争战与持守的意志,在属灵争战的持久战中甘愿打盹沉睡躺平,放弃了为自己和他人持续守望的本分。最终是让自己的一生在无数个现在和今天的流逝中被荒废了……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cocoparisienne via pixabay.com


鸣谢: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 眼中瞳人”

ct7xtvdp79xocxzint.jpg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