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这位传教士是南明使节,中医西传第一人

作者: 若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3月23日 20:57 |
播放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传统中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可鲜为人知的是,早在近400年前,中医就传播到了西方。而完成这一事业的,就是来自波兰的传教士卜弥格。

卜弥格一生充满传奇,他不仅是中医西传第一人,还曾作为南明朝廷的使节前往西方。他于1612年生于波兰一个贵族家庭。小时候曾经染上重病,于是他就向上主祈祷说,如果得到医治,就终生奉献。

上主医治了他的疾病,而他也信守承诺,于27岁那年加入了耶稣会。他在修院掌握了神学、哲学等学科。由于早年的患病,也让他对医学、生物学产生了兴趣,打下了知识基础。

1642年,卜弥格来到中国宣教,先后在澳门、海南岛、广西等地福传,牧养教会。同时进行野外采集,了解中国的中草药特性。当时南明王朝面临着满清的威胁,于是永历皇帝决定派出使者,前往欧洲借兵。卜弥格因此成为了南明使节,带着中国修士陈安德,携带皇太后《上教宗书》和《耶稣会总长书》及庞天寿《上教宗书》,踏上了西行的旅途。

他们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水城威尼斯。可威尼斯人根本不想搭理他们,卜弥格在总督府吃了闭门羹。于是他们就前往罗马,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可当时教廷内部却因为中西礼仪之争闹得不可开交,没有理会南明使臣。

直到1655年,欣赏中国文化的教宗亚历山大七世上位,才接见了他们一行。并交给他们两封《教宗复明太后书》和《教宗复庞太监书》分别致王太后和庞天寿的回信。虽然新教宗对中国怀有真挚感情,也希望能够帮助南明摆脱困境。可是心有余却力不足。但三十年战争后,天主教势力衰微,已经不像以前具有号召力了。因此他们前往葡萄牙,希望能获得帮助。经过与约翰四世交涉,他同意了为南明派遣援兵,让澳门的葡军加入抗清战争。卜弥格不敢怠慢,马上从里斯本起航,把葡王的命名告诉澳门总督。

1658年,他们抵达暹罗(泰国)时,却得到了令人失望的消息。由于南明失败已成定局,澳门总督为了利益,就投向了满清,根本不可能帮助南明。于是他们只好前往安南(越南)等待时机。1659年8月,国际友人卜弥格在中越边界安息主怀,走完了其奔波的后半生。而陈安德也从此消失在历史记载里,南明王朝也未见到欧洲援兵,退出了历史舞台。

卜弥格的外交生涯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欧洲的流传。出版了一些著作,介绍中国古代的成就。《中国地图册》、《中国植物志》都是其中重要的作品。

最为重要的是,他是中医西传的第一人,其撰写的《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与《医学的钥匙》等著作。首次向西方介绍了阴阳五行、中医脉诊、中医方剂、中医望诊、针灸穴位图解、中草药等等中医学说。他还对中西的特点进行比较,为中西医结合的第一人。

有学者指出:“卜弥格已经不是单纯的翻译家,俨然就是一位博学的中医学家。全书是他根据对《黄帝内经·素问》、《难经本义》、《脉经》、《易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和《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学典籍深入研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吸收和梳理,进而创作出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医研究专著。”

在今天乌克兰的利沃夫老城的一座家族小教堂内,有一座身穿明朝官服的人物雕像。他就是卜弥格。而这座小教堂就是他这个家族专用的。出现卜弥格的雕像,是对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肯定。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