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是由弗兰克·德拉邦特编剧并执导的美国剧情片,由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领衔主演。该片根据斯蒂芬·埃德温·金。1982年的中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改编,主要讲述了银行家安迪因被误判为枪杀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入狱后,他不动声色、步步为营地谋划自我拯救并最终成功越狱,重获自由的故事 。
——剧情简介
男主角安迪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银行副总裁。 1947 年的一个晚上,安迪发现妻子正在和一个高尔夫球教练偷情,安迪与其大吵了一架。第二天,警方发现安迪的妻子和情妇的尸体。法庭上,安迪声称自己是无辜的,但律师和陪审团并不相信他。安迪因为谋杀案背判无期徒刑,被关入了肖申克的监狱。
男二号黑人瑞德做了20年的牢,现在是肖申克监狱里的老大哥。他可以设法为老友弄到香烟、糖果、酒以及任何合理的东西,并收取费用。一批新囚犯来到监狱,瑞德和他的朋友用香烟打赌谁会在第一天哭。瑞德压了 10 根烟,赌安迪会哭,结果安迪整天都一声不吭。在肖申克监狱中,囚犯和狱卒的关系非常紧张,一个胖子仅仅因为哭得太大声,被监狱警长海利毒打了一顿,且没有得到及时医治,第二天就死了。
爱好雕刻安迪向瑞德买了一个小石锤,瑞德警觉得问他原因,安迪称这个石锤很小,只能用来雕刻。几个同性恋看上了安迪,并且不断的找他麻烦。每次安迪都拼命反抗,常常被打伤。两年后,监狱接到了一份户外工作,瑞德用香烟收买了狱卒,所以他的朋友都得到了机会。
外出期间,安迪听到监狱警长海力和同事谈论他哥哥的遗产分配问题。安迪走向了没人敢的海力。两个狱卒用枪顶着他,让他不要乱动。海莉以为他想找麻烦,就把他推到天台边上。但安迪利用自己银行家的经验,冒险给海力提了个建议,帮他避税,只要他给老友们冰啤酒。瑞德在夕阳下喝着冰啤酒,感到自己就像一个自由人一样。老友让安迪喝酒,但安迪说他已经戒酒了。肖申克监狱的最高长官诺顿来查房,经过安迪房中时,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典狱长诺顿和安迪讨论了圣经,并对着安迪的圣经说得就知道就在其中。诺顿从海利处听说了安迪,把安迪叫到办公室。诺顿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编制画画布,上面写着主的审判迅速降临。诺顿决定把安迪调到监狱图书馆工作。从那之后,所有的狱卒都来图书馆找安迪打理财务。
安迪出来之后颜色憔悴,他告诉瑞德,如果瑞德有机会假释出来,一定要去巴克斯顿的树下挖东西。而瑞德则担心安迪怕他自杀。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安迪将诺顿的账簿和圣经调包,回到了自己的牢房。原来明星墙纸后面藏着安迪用小石锤挖了 19 年的密道。安迪带着账簿穿越密道,利用雷声掩护砸破下水道水管,爬过肮脏的下水道重获自由。出来之后,安迪冒充之前捏造的虚假账户,取走了诺顿的 37 万黑金,并把账本寄给了报社。
很快,诺顿贪污赃款和谋杀囚犯的事情被曝光。诺顿打开自己的圣经,第一页上写着安迪留给他的信息。得就知道就在其中。原来挖密闹用的小石锤一直藏在圣经里面。警察包围监狱之后,诺顿选择了自杀。两年后,瑞德也获得了假释的机会。他出狱之后发现自己无法适应监狱外的生活。他考虑过自杀,但想起安迪说过巴克斯顿的树下埋了东西送给瑞德。瑞德按照描述,真的在石墙下面发现一个盒子,里面放着安迪留给他的路费和信件,照着信件的指示,瑞德逃出了美国。
从电影到圣经隐喻,那是什么?
为什么每次看肖申克的救赎,我们总会感到温暖,受到鼓舞,最终满怀希望?
那是因为《肖申克的救赎》表面是个越狱故事,实则是个直击心灵深处的宗教故事。电影名字中的救赎本就是宗教词汇。圣经中把耶稣为洗脱世人的原罪而牺牲,成为救赎,也就是拯救。基督教认为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旨意,偷吃了知识树上的禁果,这一罪性会传给子孙后代,这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原罪。每个人生来都有罪,就像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一样。而电影中安迪是被冤枉的,本就无罪,暗示他就是来救赎肖申克的“神”。
——越狱工具藏在圣经中
在狱友们在电影放映厅的后面的位置墙壁上就是耶稣画像,光束照在安迪头上,隐喻在暗夜里天神降临人间。电影中最重要的道具正是圣经,这也表明电影的宗教隐喻。讽刺的是,圣经第一次出现,这是在代表邪恶的典狱长手中。他对犯人说把信仰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意思说这里远离天堂,我就是这里的神。
监狱里,罪人穿着执法者的制服,肆无忌惮。圣经再次出现,是安迪收到锤子,老布借圣经掩护传递给他,隐喻了救赎之路,有上帝的庇护。圣经第三次出现,是典狱长查房。看见典狱长来带货,狱友马上发出警报。安迪很聪明的立即装作在读圣经,证明他心思确实缜密。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做给典狱长看,我很顺从。安迪在圣经里已藏了锤子,他拿在手里,避免被狱警翻到。
然后就是天使与魔鬼的第一次交锋。善良天使却含冤入狱时的水枪冲洗,隐喻了基督教的洗礼,就算是天使,也得赤裸身体。警长问安迪最喜欢圣经里的哪个章节?安迪答:“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加主什么时候来。”台词很有深意,在诺顿看来,安迪在拍他马屁,把他说成主人。而在安迪看来,他更多是在提醒自己要警觉查房,因为那时在海报后,他已经开始挖越狱通道。而诺顿显然被拍爽,越发膨胀。他说我更喜欢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意思说我是这里的神 安迪,你最好跟着我混。不多久,安迪就被安排到了图书馆,最后为典狱长洗黑钱。临走前,典狱长从牢门把圣经还回来,说了句,得救之道就在其中,这是对剧情的伏笔回应——得救之道。
肖申克的救赎的故事,完全脱胎于圣经。摩西五经第二卷出埃及记,画面细节长,画面藏着锤子那一页正是出埃及记。而出埃及记被誉为救赎之书,预示神救赎人类走出黑暗,步入光明的故事。希伯来人长期遭受埃及法老奴役迫害,他们所受的苦被神得知。上帝派遣先知摩西去救赎他们。摩西通过跟埃及法老的周旋,最终救赎了西巴来人,带领他们脱离苦海,并给了法老致命惩罚,带走了埃及大部分财富。是不是跟电影情节如出一辙?
信仰在人的道路走到尽头的时候,获得直面痛苦和恐惧的勇气,从而最终战胜困难。信仰给予人精神力量的方式,就是给出抚慰人心的终极答案,让人在遇到困难时,相信有一个远比我们强大的神存在,他会帮我们渡过难关。如此脆弱心灵便会得到救赎,人也就有了勇气和希望,也就迈出了走出来的第一步。
在故事表层,安迪就是我们平凡大众中的一员。而最后,安迪成功越狱,创造神迹,才会那么容易打动我们,带给我们希望。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地狱里,19年的时间里,那无数个夜晚,一个小锤子不停地挖掘那里面的绝望和希望,放弃和坚持。不知曾多少次反复击打着安迪的心。
——安迪做的六件事情及其宗教隐喻
故事中的安迪是一位拥有石头般坚强的心和不可扑灭的希望,得救的道路就是这希望之中。安迪最终不仅救赎了自己,还救赎了整个肖申克与看懂他的观众们。
电影中,安迪一共做了6件事来完成他的救赎计划:
第一件:监狱外的冰镇啤酒/耶稣水变做酒的神迹
当狱友们在外修葺屋顶时,安迪冒着被哈德利推下去的危险,凭借银行家的知识,在地狱般的监狱为狱友们赢得了冰镇啤酒。这里隐喻圣经约翰福音第二章,耶稣把水变成美酒的神迹。要知道在肖申克,说错话会被打,做错事甚至会被活活打死,生命都没保障。能在狱警保护下晒太阳喝啤酒,这难道不是奇迹吗?之前狱友们完全认命,对美好的生活已经不再心怀希望。瑞德甚至说,在这里,心怀希望是很可怕的,因为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那种绝望会击垮你。此刻,安迪让我们看到,就算在最绝望的环境,也能靠自己赢得尊重和自由。
第二件:播放歌剧/耶稣治好瘫痪病人
安迪宁愿被关两周禁闭,也要给狱友播放歌剧。这里隐喻圣经马可福音第二章里,耶稣治好瘫痪病人的神迹。画面细节佐证电影中的病人离开床铺。歌剧是费加罗的婚礼第三幕选段的二重唱。费加罗的婚礼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描写了普通公民为了维护自身权利,与贵族进行斗争的故事,跟电影主题十分贴合。这哪里是歌剧,分明就是一首战歌,让这些心灵上没有反抗意识的心灵瘫痪者,重新对美好生活有了希望,更有了向往和需求。
安迪禁闭回来后听见伍德说,他想听汉克威廉姆斯。最后他就在安迪建的图书馆听到了威廉姆斯的《相思布鲁斯》。而瑞德则提到了他曾经吹过口琴,后来安迪也实现了他的愿望,送了他一支口琴。瑞德吹响口琴代表希望已经进入他的内心。这些改变都来自于操场上播放的歌剧。在他们心里勾起的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再次证明了希望的价值和安迪救赎的成效。
第三件:扩建图书馆/五饼二鱼的神迹
这里隐喻圣经约翰福音第六章,五饼二鱼喂饱 5000 人的神迹,图书馆的书籍就是人的精神的食粮。画面细节佐证瑞德在吃的饼。老布的悲剧让安迪意识到高墙的可怕。瑞德解释说,它是被体制化了。它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它也快被体制化了。被体制化,就是人对一种环境产生了依赖。一旦没有了那种限制,本能反应还是想寻找旧体质的约束,这才是肖申克的可怕。就算没了高墙,你的内心依然被囚禁。想要避免被体制化,需要坚持学习体验新事物,多与体制外的世界进行沟通,增强适应能力。见多识广也是一种能耐,拥有外出劳动当然是安迪的功劳,只不过被典狱长利用,变成了自己的政绩和敛财手段。此刻,善良的天使在被邪恶的魔鬼利用。避免体制化,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要对未来形成希望。算了,就这么待着吧,这种消极心态才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第四件事:帮助狱友提高学历/耶稣治好生来是瞎眼的人
为了避免体制化,安迪就是帮狱友拿到文凭,尤其是对汤米的用心。这里隐喻圣经约翰福音第9章耶稣医治天生瞎眼的神迹。安迪不仅在精神上救赎了他,更是在实际生活中为他日后出狱的生计铺好了路。遗憾的是,典狱长因为害怕汤米未来对他的威胁,监外动用私刑,杀了汤米,但是即便如此,汤米死前已经感受到了自由的世界。
第五件事:自我救赎/重生与洗礼
安迪知道真凶后要求翻案,却被典狱长关了禁闭,汤米也是唯一的证人,也被典狱长残忍杀害。安迪来到了至暗时刻,可以说已经处在了地狱的最底层,他需要救自己了。安迪的自我救赎有这两个层次,一个是救赎心灵,体现在他最后跟瑞德的谈话内容。画面细节,背景。光线把两人分成了光明和黑暗两个区域,暗示了他们所处状态。安迪说自己是没亲手杀死妻子,却间接导致了他的悲剧。全是因为自己忙于事业,又不善于表达对她的爱,才导致她的出轨,自己是有责任的。这是他第一次在内心里原谅了妻子,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心灵获得了解脱。
谈话结束,安迪走出黑暗,表明他已获得救赎。第二层就是救赎身体了。安迪凭着 19 年来一下一挖掘出的通道,忍着恶臭爬过 5 个足球场的距离后,终于逃出地狱,直接“升天”。这里隐喻了宗教洗礼,预示了新生对应钢铁监狱时的那次坠入地狱的冲洗。这次在大雨中的洗礼就是重回天国一般的洗礼。利用之前的假身份ID,拿走了典狱长所有的钱,开着敞篷跑车去了梦想之地。这里太平洋,隐喻天国。
第六件事:对瑞德的救赎/复活的拉萨路
安迪对瑞德的救赎,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灵的救赎。这次救赎隐喻了圣经约翰福音第 11 章中,耶稣让拉撒路实力复活的神迹。瑞德就是拉撒路。安迪的救赎很有成效,从瑞德的三次假释申请的言语的变化就能看出。
第一次,安迪还没来,画面冷色掉,阴暗无光,表明此刻瑞德心里没有希望。他面对审核官员,说的都是些场面话,他自己可能都不太信,所以眼神飘忽,十分紧张,特别在乎审核结果,越是心理没底,越是被驳回。而安迪来后,经历了屋顶和啤酒超赏,听歌剧、图书感学习,还有那次跟安迪关于希望的对话,瑞德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第二次,此时画面有了光,表明瑞德心里也有了希望,可是他还没有完全相信,所以依然紧张,说着场面话,眼神不太坚定,当然再次被驳回。直到安迪越狱成功。这件事给了瑞德莫大鼓励,他在为好友庆幸的同时,也也开始坚信安迪告诉他的,要心怀希望,因为安迪真的做到了。神迹真的发生在身边。瑞德开始相信希望的力量,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第三次假释的环节,电影中不仅整个环境有了光线,瑞德的衣服也变成代表希望的蓝色,审核官员也换了人。这是因为典狱长已畏罪自杀,监狱环境因为安迪已焕然一新。此时瑞德心里有了光,不再恐惧,面对审核结果也变得能泰然处之。最后当然也就通过了。出狱后的瑞德一开始就像老布一样,适应不了这个世界,他连上厕所都还要请示。他在监狱 30 年也已被体制化,可安迪的救赎依然在他心里。如果没有安迪留给他的信和那个关于太平洋旅馆的梦,瑞德估计会跟老布结局一样。画面一细节,镜头越过枪支落在了指南针上,表明安迪为瑞德指引了方向。
监狱中的囚犯习惯了监狱里的生活,他们被体制化之后,表现出对这个环境的习惯与依赖,虽然日子安稳,但是已经没有了对未来的希望和真正自由生活的渴望,这是人性完整的自我放弃。而安迪不同,他并没有因为犯罪而被囚禁在这里,他内心深处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希望从未消失。他执着做改革者,他看到了狱友们因为被体制化后的麻木和悲惨,他通过六件事让人门的心苏醒过来,让人们感受到人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和希望。
他所做的是一种很深刻的对人心灵救赎的工作。虽然安迪不是耶稣,但是他的信念、勇气和决心,适用在任何一个时代,适用于任何一个想要脱离体制化的人。今天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则,这些规则终究是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为了人的灵魂得到安息、自由和喜乐。因此,我们需要坚守敬拜、灵修和团契回到上帝的爱与真理之中,常常检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追求一个超越体制化的生活,一种逆流而上的生活,一种可以为了上帝的旨意有一天能够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而奋斗的生活。
电影的最后,在墨西哥的海岸,两个老朋友终于在自由中重逢。电影的主题是希望与勇气,用 19 年的时间从监狱里面逃出。或者有人不敢想,所以做不到,或者有人敢想,但是做不到。只有安迪一个人想到了,然后做到了。当人都被体制化而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就会觉得这样不行。这样看来,监狱其实可以看作我们生活的社会种种规则,把每个人变成体制化的人。但只有最勇敢,最坚强,内心存着最大希望的人,能够真正的看到梦想,然后达成。这是一部被鼓励和振奋,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永恒鼓舞人心的主题。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