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31日
微信

钩沉|爱国爱教会的榜样——百岁老校长 杭州弘道女中 周觉昧

作者: 舒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3月20日 10:20 |
播放

弘道女中是中国教会学校之一,解放前,杭州市私立弘道女中在教会学校中颇有名气。1844年(清道光24年),美国基督教浸礼会教士和北长老会教士相继到宁波、杭州进行传教活动并设立学校。其前身有三个教会女校,1912年(民国元年)这三校合并,正式定名为弘道女校,校长由美籍李维义(女)担任,现代著名女教育家—吴贻芳曾就读该学校。解放前,杭州市私立弘道女中在教会学校中颇有名气。

1929年(民国18年)秋季起,周觉昧(女)任校长,她是1919年弘道女中第八届的毕业生。她任期最长,直到杭州解放。前后达20年之久。周觉昧任校长以后第一件大事是争取向国民党教育厅“立案”。到1931年(民国20年)顺利批准。弘道女中初露头角。  抗战期间,弘道女中先迁建德,继又去沪,与华东区基督教15所学校合并成为“华东联合中学”,后又到绍兴借越光中学(教会学校)校舍,和嘉兴中学、杭州惠兰中学等校合办联合中学。1938年(民国27年)绍兴沦陷,弘道女中被迫停办。

周觉昧,1903 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牧师家庭。家中弟兄姐妹六人,她排行第五,从小聪慧、勤奋好学。在宁波念完小学后,1915年进杭州弘道女中读书,为该校第八届毕业生。毕业任教一年后,即升人上海沪江大学攻读教育学,兼学钢琴。1925年毕业后,毅然出任浚德女子初级中学校长,任期四年。1929年9月受杭州弘道女中校董会之聘为校长。从此,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为弘道女中尽心竭力。1939年赴美深造,获硕士学位。1945年抗战胜利,应校董会之命赴杭州筹划复校。1951年,因身体原因请辞校。

周觉昧校长究竞是怎样的一个人?

以下是多年与她共事的同事和几届毕业的学生回忆:

1. 严于律己,传扬基督

弘道是杭州市历史悠久、著名的教会女中学,周觉味校长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弘道女训是:爱勤朴诚。她一年四季轻妆淡抹,从不涂脂抹粉。短发齐耳,绝不烫发妆点。衣着质地虽然上乘,但颜色雅淡,款式平平,显得整齐清洁,落落大方,全无豪华奢侈、过于浓艳之感。她生活俭朴,身为一校之长,从不享受校长特殊的待遇。按当时教会规定,在职的校长可建一幢住宅,但周校长为节约经费婉言谢绝,放弃照章享受的“特权”,仅在高中宿舍的二楼,安排两间房,南为会客室兼教师会议室,北为卧室。

身为基督徒,她常常在学生之间传福音。因是教会学校,在学业中开设《圣经》课,必修和选修均可,都由周校长自己授课。要学生背圣经,查圣经地图,不定期邀请传道人 (曾请宋尚节博士)为师生讲授天国福音,业余让学生参加团契活动。

2. 呕心沥血,全心奉献

周觉味校长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弘道,奉献给了弘道的教育事业。周觉昧一上任摆在她面前的第一件大事是私立学校都要向当时的教育厅立案,以取得合法地位,但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要有可靠充实的经费来源,课程设置要符合教育厅规定的一套,还有教学设备、理化仪器、师资条件等等。周觉味明知困难重重,但为了使学校能够立足于杭州教育界,她迎难而上,经多方筹措,终于解决了经费问题。经与校董商讨后,删去了宗教课程并废除一些宗教仪式,把课程设施纳入国家教育体系。适当增加教学上的设备,终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当局的认可并获准立案,为学校以后的发展和声誉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以后,弘道规模日渐增大,学生纷至沓来。

1939 年秋,周觉味赴美进修二年,过后,她谢绝友人的挽留,回华东联中效力。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进人租界,联中被迫内迁,她滞留上海,进一棉毛厂工作。抗战胜利后,周觉昧承弘道校董会之命,返杭筹划复校事宜。由于惨遭日寇蹂躏,大部分设备损坏散失,图书馆已荡然无存。复校第一学期,只能招初一新生数十人。复校经费,除创立团体和省教育厅补助外,经校董会认可,周觉昧发起募捐筹措。不少学生家长、校友和各界人士慷慨解囊,总计募得近千万元。

经全校同仁努力,弘道很快恢复旧观。及至1948年,学校已有高中 3个班,初中6个班,学生400余人,教职员 37人。此外,学校还附设小学、幼稚园、婴儿园各1所。此时的弘道,勃勒而富朝气,校园内又书声琅琅、弦琴不辍了。周觉昧认为要使弘道立足于杭州的教育界,办好它,首要的是有一支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有一班志同道合、荣辱与共的得力助手,因此她招聘的都是毕业于教会办的名牌大学、国立名牌大学及从美国来的学士、硕士、博士生。

因周觉昧依靠着这样的一支教师队伍,角逐于杭州的教育界,渐渐地博得社会的好评,赢得学生家长的信任。不久,她又场长避短,利用弘道教会学校的条件,办成有自己特色的学校。首先她坚持聘用外籍教师教授英语。来自西方的教师发音纯正,语调自然流畅,注重会话,高中英语全用英文讲课、对话,课外每学期还举行英语比赛、表演会等。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学生对英语课颇感兴趣,英语教学质量生年列于杭州中学前苏,杭城一些上层人士均乐意把子女送进弘道。弘道学生毕业后,进大学深造的不少,在经贸、航空、邮电等单位任职的甚多。

其次,学校还设家事和钢琴选修课。从初一到高三,家事教员系统地教授环境布置、服装缝纫、中西饮食点任、儿童教养、医药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并强调每人均须学会使用缝纫机。弘道有钢琴十余架,能与国内一流中学相媲美,选修钢琴的学生较多。她们每天在一人一间的琴室练琴每周能得到琴师个别指导,得益匪浅。

1951年秋,周觉昧考虑自己年事已高,体力渐差,在新形势下难以挑起重任,辞去弘道校长一职,只身来到宗文中学执教英语。1952年,她群去教职回沪,在一香料厂工作。两年后,她去北京恩典院进修一年。50 年代中期,她来到苏州和嫂嫂、姐姐生活在一起。“文革”中,周觉昧历经坎坷。“文革” 后,她待遇恢复,由苏州迁回上海,和侄女生活在一起。2005年2月 25 日,周觉昧在上海寓所亳无病痛平静地离世,享年103岁。周觉昧一生坎坷,终生未嫁,她不但爱国、爱基督教,还把整个青春献给弘道的教育事业。她的敬业精神,得到许多学生的尊敬。她在许多方面也为基督徒做了很好的榜样。

注:

参考资料:《杭州基督教史》/陈伟著--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6.12 ISBN 978-7-5154-0726-5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