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资本主义鼓励还是惩罚贪婪?

作者: 译者:S.I.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11月29日 10:38 |
播放

很多神学家都抱怨资本主义助长贪婪。诚然,贪婪是邪恶的,耶稣对他的门徒说过,“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加福音》12:15)。而且保罗也写过,“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歌罗西书》3:5)。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回应了神学家经常提出的一个批评,即资本主义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让富人富起来。这篇文章讨论贪婪之罪的问题,也就是麦克·福斯特(Dr. Mike Frost)认为的资本主义并非基督教五个原因中的第二个。福斯特援引了米歇尔·摩尔(Michael Moore)在其有关资本主义纪录片中的话:

“资本主义是合理化的贪婪…如果你不把某些结构放在合适位置,或限制我们那些来自黑暗深处的部分,它会失去控制。资本主义做了与之相反的事情。它并没有真真切切将任何结构或限制置于其上。它对此进行了鼓励和奖励。”

大多数神学家都将贪婪等同于自身利益,要知道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经典名著《国富论》中写道:“我们期待的晚餐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己利益的关切”。因此,资本主义助长贪婪。

但是,斯密在写《国富论》之前还写过《道德情操论》。他在后者这本书中写道:“只为自己,不为他人,在世界的每个时代似乎都是人类之主的卑鄙格言”。一位在他第一本书中提倡美德的人怎可能在下一本书中提倡贪婪呢?

他并没有提倡。

普遍接受的贪婪之定义是对更多金钱的过度渴求。在资本主义之前,人们认为任何对金钱的渴求超过个人生存之需就是贪婪,因此他们坚持古典经济学,声称一个人只有在牺牲他人的情况下方能暴富。比方说,我多吃一片面包就会从他人嘴里夺食。但是,资本主义告诉我们,谨慎、技能和创新可以创造新的财富,不需要从他人身上掠夺。

贪婪的关键在于“过度”一词。少有神学家会振振有词地说,对金钱的渴求以使自己和家人此吃饱穿暖有居就是贪婪。毕竟,保罗就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摩太前书》5:8)。圣经谴责对金钱的热爱,但也称赞赚取足够的金钱与他人分享并为自己的孩子留下遗产:“善人给子孙遗留产业”(《箴言》13:22)。

斯密将自身利益等同于满足家庭需要这一自然愿望。但是,如果一个人达到的生活标准只够维持家庭用度,那该如何呢?我们是否应该因为渴望比勉强活着得到更多是贪婪而感到满意呢?如若这样,那么任何要比亚马逊丛林的部落更富裕的社会都是犯下最令人震惊的贪婪之罪了。

我们需要铭记于心的是,将贪婪归于某人声称我们具有的看到他人动机的能力,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以全美橄榄球联盟中的运动员为例,好比说汤姆·布雷迪(Tom Brady),他每个赛季的收入是1500万美元。我们真的知道是对金钱的贪婪驱使着布雷迪吗?还是说他的高价值才能的发挥激励着他?唯有上帝知道。我们倾向于把好的动机归于我们喜欢的人,把邪恶的动机归于我们不喜欢的人。只有我们的仁慈和想象力限制了我们。妒忌的人自然会怨恨富人,从而把邪恶的动机安插到他们头上。

考虑到我们并无可能知道他人的动机;我们需要供养我们的家人和其他人;我们应该为未来和疾病储蓄;我们应该行使上帝给予我们的天赋,纵使它们让我们变得富足;对贪婪更精炼的定义是对金钱的渴望导致我们为得到它而做出不道德事情来。

斯密明白商人可能是贪婪的。他在《国富论》中写道:

“从事同一行业的人很少在一起聚会,即使是为了欢乐和消遣,但谈话的结果是针对公众的阴谋,或者是一些提高价格的阴谋。”

他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自然不是跑到政府那里要求对企业进行更多监管,因为他明白商人可以花小钱收买政治家。

斯密建议以竞争对抗贪婪。记得斯密说过,自身利益驱动着商人。但在自由市场中,竞争迫使贪婪的商人劳动以满足他们的客人,因为不这么做,服务客人更好的竞争者就会抢走客人。贪婪的商人只会越来越穷,无法满足自身利益,更不用提他的贪婪了。

资本主义并不能阻止商人的贪婪。只有基督可以做到这点。但资本主义可以防止商人因为贪婪而伤及他人。摩尔的观点有误,大多数神学家也是如此。资本主义抑制贪婪。


源自《基督邮报》。原作者罗格·麦克金尼(Roger McKinney),著有《金融牛市》(Financial Bull Riding)和《上帝是资本主义者:从摩西到马克思时代的市场》(God is a Capitalist: Markets from Moses to Marx)。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