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就是在多半年中,地球上却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也可能我们把更多的精力和目光都聚焦在了抗疫和保住绿码的事情上了。但我们不应该忽略了当下地球上所发生的一切。
2022 年 6 月,联合国气象组织发布了 2022 年全球气候状况白皮书。报告中指出,2022年全球气候变化指标和影响将进一步恶化。
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南部,正遭遇着 40 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130万人陷入食物短缺的恐慌,每天都有上百人因饥饿而离开这个世界。不仅如此,在世界各地,人们正遭受着近 30 年以来的最强热浪洗礼,在印度,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 50 摄氏度。而在巴基斯坦,路面温度更是超乎了100度大关,巴勒斯坦正经历着建国记录以来的最热夏天。
联合国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迪瑞表示,全球变暖将导致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增大 30 倍。或许今年夏天停电危机将成为欧美等地区面临的最严峻问题。较往年同期,欧美多地气温超过了 50 摄氏度,高出了历年平均气温至少 20 摄氏度,加拿大科威特气温更是超过了 74 摄氏度。随着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其影响面也将愈发广泛。一向以干旱为主的撒哈拉沙漠竟然出现了罕见的降雪。
在我国入夏以来,山东、河南、河北等多地正经历着多年以来的最高气温记录。
我们这代人类离末日有多近?我们这一代会不会就是最后一代?
史无前例的高温干旱、粮食减产,意味着明年史无前例的全球饥荒很有可能会来到。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竟然在汛期干涸了,菜市场买的虾拎回家的路上就被天气直接煮熟变成了金黄色。而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以每天 60 亿吨的速度融化,相当于往大海里每天倾倒了 1.5 个太湖,430个西湖。冰川融化释放出来的甲烷进入大气层,会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原本可以通过冰面反射到外太空的太阳能,现在却会被融化后的海水大量吸收,这一切都会让高温彻底失控,陷入一个不可逆的恶性循环。
比起这些物理攻击,更可怕的是生化攻击,冰冻在冰层之下,数以千计的远古冰毒就像个潘多拉的魔盒,会在解冻后被释放出来,跟着鸟类、鱼类潮水很快涌进城市。而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身上具备抵御这些病毒的抗体,医疗系统也来不及反应,即使反应了也赶不上它们变异的速度。
这也全球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呢?
1.减少日用品的买卖
当我们减少对日化用品的购买,比如塑料制品,化工用品和牛仔类高度染制衣物的购买,那生产就会减少,从而对自然和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也会减少。
2. 日常生活中减少制造垃圾,做好垃圾分类。
3.选择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
4.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避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5.珍惜粮食,公共餐食禁止浪费。
公共教育领域,媒体平台,各种销售场所,都需要身体力行,做到节能排放,减少过量生产和过度消费。现实是电梯里的广告屏幕每天都刺激大家的消费欲,因此,我们需要警醒起来,为了爱护环境,请节制没有必要的消费。保护环境并不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一起倡导和实践才能够做的更好。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