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东航MU5735航班空难背后的历史:一位牧师的儿子发明了黑匣子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4月02日 11:43 |
播放

令人震惊的东航MU5735航班空难

相信3月21日下午东航MU5735航班空难的消息震惊了所有人,毕竟中国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过空难了,仿佛空难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一样。其实这么说也没有错,上一次中国民航的坠机事故,是发生在2010年8月24日的伊春空难,到现在已经11年半了。东航MU5735航班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空难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自东航MU5735航班空难以来,搜救人员所作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努力寻找东航MU5735上的两个黑匣子。那么黑匣子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又是谁发明了黑匣子呢?

“黑匣子”的正式名称为飞行记录仪。每架民航飞机上都装有两个“黑匣子”,分别是“驾驶舱声音记录仪”(CVR)和“飞行数据记录仪”(FDR)。

自3月23日MU5735上的第一部黑匣子(驾驶舱声音记录仪)被发现后,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也表示,MU5735航班的第二部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仪)也已经被发现,并于当日下午安全送抵北京,现在两部黑匣子的译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黑匣子的发明

黑匣子可以说是现代民航客机上的必备之物,那么黑匣子究竟是谁发明的呢?估计你绝对想不到。黑匣子的发明者不是来自航空工业及其发达的美国,也不是来自欧洲的那些老牌工业强国,而是来自澳大利亚,对,就是那个在很多人印象中只知道卖羊毛、牛肉和铁矿石的澳大利亚。我们平时所吃的牛肉和牛排,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来自澳大利亚。黑匣子正是由澳大利亚发明的。

1908年,美国发生了一起军用飞机坠毁事故,相关科研人员希望通过一些仪器来记录以及分析还原事故发生的过程及原因。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一些简单的设备来追忆飞机的状态数据,并最早应用于二战的军用飞机中。由于这些设备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定型进行大规模生产,也没有应用于民航客机,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黑匣子。1958年澳大利亚国防部航空研究实验室里面一个年轻的博士大卫.沃伦(Dr David Warren),开始专心研究客机坠毁的原因,并发明了黑匣子,这种可以储存4个小时飞行员通话语音和飞行数据的钢制盒子,并且录音装置可以自动抹去旧的录音重复使用。

大卫.沃伦的发明总算是告慰了父亲的亡魂,因为他的父亲正是一起飞机失事坠毁的受害者。

一起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空难

时间回溯到1934 年10月19日,星期五,一架名为“霍巴特小姐”的客机从天上坠入大海。失事位置在澳洲巴斯三角区域上空,机上的10名乘客和2名飞行员也从此下落不明,包括八名男性、三名女性和一名男婴,霍巴特小姐号飞机的残骸近百年来从未找到。巴斯三角指的是塔斯马尼亚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的巴斯海峡水域,此地曾经多次发生不明原因的空难和海难。

在这些乘客中,其中一位乘客是时年33 岁的圣公会传教士休伯特·沃伦牧师,他计划搭乘飞机前往位于悉尼恩菲尔德的新教区。而休伯特·沃伦牧师的妻子艾莉和四个孩子留在后面,打算乘船出发,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一次短暂的分离竟然会成为永别。这是一起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空难,说它平凡,是因为在全世界众多的空难中,霍巴特小姐号空难实在不值一提;说它不平凡,是因为霍巴特小姐号上,有着大卫·沃伦的父亲休伯特·沃伦牧师,对大卫·沃伦来说,父亲当然是不平凡的一个人。

休伯特·沃伦牧师送给他仅有九岁的儿子大卫.沃伦的最后一个礼物是一台晶体收音机,大卫非常珍惜。大卫·沃伦是塔斯马尼亚州朗塞斯顿文法男校的寄宿生,在课后把这台收音机拆了又装,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他还向朋友收费一分钱,让朋友们通过收音机收听板球比赛。

年轻的大卫很有魅力,能说会道。他的家人信仰非常虔诚,梦想他日后能够继承父亲的事业成为一名传教士。

但显然,日后的事实并非如此——20 多岁时,大卫·沃伦攻读了悉尼大学的科学学位,后来又前往英国,顺利攻读了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化学博士学位。再往后,1953年,刚刚取得博士学位的大卫·沃伦进入澳大利亚国防部的航空研究实验室工作,大卫·沃伦成为了一名工程师。不知道是不是休伯特·沃伦牧师送给他的那个礼物引发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可是事实最终证明,大卫·沃伦成为一名工程师并发明了黑匣子,拯救了许多宝贵的生命。

不要一分钱专利费

一开始,澳大利亚本地和其他地区的航空管理机构都对大卫.沃伦发明的这玩意不感兴趣,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对驾驶舱声音的记录涉及到敏感的“隐私问题”。但时任英国航空注册委员会秘书罗伯特·哈丁汉(Robert Hardingham)很快发现并意识到了这一发明的重要价值。哈丁汉立即邀请沃伦前往英国并演示原型机,并随即安排团队协助沃伦完善这一装置。

此后,这一装置正式量产,并因其外形和鲜红的颜色被称为“红蛋(Red Egg)”。

1960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发生了又一起飞机不明坠毁,机上29人全部丧生的空难,其中包括了9名儿童。飞机的事故调查进行了数月之久,可是除了争吵和猜测,什么结论也没有。调查组组长法官约翰·斯派塞(John Spicer)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了沃伦的发明,他指出如果飞机装有本国发明的飞行记录仪,事故调查就会容易得多。此后,在约翰·斯派塞的努力推动下,1963年1月,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律规定民用航班上必须装置飞行记录仪的国家。此后,美国、英国等国的政府与民航管理部门陆续出台规章,要求所有商用飞机都必须携带飞行记录仪。自此,飞行记录仪逐渐成为全球民航飞机的标配,全球上空飞行的数万架大型民用飞机都装备了从大卫·沃伦所发明的黑匣子原型机改进而来的黑匣子。

直到1977年,黑匣子才真正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那一年,两架波音747型客机在西班牙特内里费岛机场的跑道上相撞,造成了583人丧生,数百人受伤,这是全世界民航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之一。多亏了有黑匣子的记录,这起事故很快就真相大白——通过黑匣子记录的当时驾驶舱内的录音,调查人员发现,导致这场巨大灾难的关键原因是飞行员之间的误会以及对机场塔台给出指令的错误理解。如果没有黑匣子,人们也许永远无法获得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

按说,大卫.沃伦发明了对于现代航空业如此重要的设备,就算别的什么都不干只收专利费都能收钱收的手软,可是,大卫.沃伦却从没有拿过一分钱的黑匣子发明专利费用。大卫.沃伦和他的工作单位没有为飞行记录仪申请任何专利,也没有自行生产和销售,而是免费授权一家英国公司生产。

对此大卫.沃伦看的很淡,他曾开玩笑说,澳大利亚国防部没找他要钱就已经算好的了,因为他的上百项研究想法最终没有搞成,澳大利亚国防部也没有对他收费。

2002年,大卫.沃伦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以表彰他对航空工业安全领域的杰出贡献。

2010年,大卫.沃伦去世,去世前的大卫.沃伦最后一次给世人展现了他的幽默——他的骨灰盒上写着:“飞行记录仪发明者,不要打开。”因为现在的飞行记录仪上面都会写一句话——“飞行记录仪,不要打开。”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