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0日
微信

文旅| 广州东山口——美南浸信会昔日传教基地

作者: 舒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3月20日 12:03 |
播放

摘要:在中国广州,有一个海内外闻名的集商业、旅游、基督教建筑文化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区,她的名字叫东山口。东山口最开始是一个荒岭山丘的乡村,在20世纪初的时候,因着教会机构到此地开荒破土,生根建造。数年后,就吸引归国华侨、文化名流于民国的政要云集此地。从此,东山口彻底扔掉了贫瘠的外衣,在东南一带闻名遐迩。

关键词 : 宣教、播种、教育、医疗、出版 、慈善

一,浸信会在广州传教活动的基地——东山口

美南浸信会最先把广州东山口选作传教活动的基地,兴建了教堂,使东山口成为了一个传教中心。广州为美国浸信会来华传教的开教之地。

1906年,最初到广东的浸会宣教士为叔未士牧师夫妇(Mr.And MrsJehu Lewis Shuck),他们在这里建筑基督教东山堂、神道学院、培道女子中学和培贤女子神学院的新校舍,并把整个浸信会的首脑机构都从长堤搬到东山,把这里变成其在广州传教的基地,同时也促进了东山口从乡村到城区的转变。美南浸信会率先将东山口作为其在广州传教活动的基地,在此兴建教堂等设施与机构,它们成为了东山口发展的基础。

二、播种:基督教东山堂的兴建

广州基督教东山堂,是浸信会的一个重要教堂和传教基地。这个教堂的存在好像一粒播洒在这片土地上的种子。有礼拜堂、副堂、主日学堂,礼堂有1300个座位。这个东山堂,如同一粒芥菜种,因着信仰的力量使得他发芽结实,长成参天大树,对后来这里开办不同的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期,这里也有了自立教会——赖神浸信会,这是华侨中的近浸信会教徒自办的,但仍属于两广浸信会系统。

三、教育机构的开设

基督教教会发展历程中,会兴办各种文化教育机构,最终是为了传教这个核心来服务的。教会所办的学校,都设有圣经必修课以及常规性的宗教活动。浸信会与一些热心的华人教徒开办一批教育机构,例如:培道、培正、培贤等一批学校,这些也是为传教服务的重要机构。

1.培道女子中学:1888年,美国南方浸信会女传道会第一届联会,以中国妇女绝少入学机会,也无途径认识基督,遂派容懿美女士(Miss Emmayoung)来广州,于五仙门创设培道学校。1889年增设妇女班及盲女班。

2.培正中学:光绪十五年,由浸信会教徒李济良、冯活泉、杨海峰等人发起,在德政南路珠光里建培正书院。

3.神道学堂。其前身是仕文等所办的圣经班。训练担任传道的中国人,每年每季听课一次,每次若干日,其余时间,派到各地传教。人称这圣经班为四季班

4.培贤女子神学院:它为华南、港澳浸信会培养了不少的女传道人才。

四,医疗机构的开放

广州地区最早的西医院,是由教会创办的。两广浸信会医院:由于东山各校学生日增,居民日众,两广浸信会于一九一九年在神道旧校舍创办五音临时医院,命名为两广浸信会医院,担任各校校医,并设门诊部为居民治病。这些医院的出现,对于后期先进医术传入岭南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出版机构

基督教传教的特点不仅仅是注重教育,还注重文字事工。这个时期,教会建立了出版机构。其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圣经》的翻译和销售,一是出版宗教刊物。出版的刊物以《真光杂志》最为有名,此外还有《东山浸信会月报》《尽言周刊》《朝曦》等。

六,慈善机构

慈善活动亦是教会传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浸信会各堂、各会在东山口创办了一些慈善机构。它们有:浸信会慕光瞽目院东山分院、两广浸信会孤儿院、两广浸信会安老院。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当时教会作为树根一样,催生出当时社会最为需要的几个公益机构,美南浸信会不仅兴建了学校,使这里成为了广州市教育的发达之地;又兴建了医院与慈善机构,使这里居住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而这些建设成果,又吸引了大批归侨前来投资,促进了这里的土地开发与地价上涨;而后又吸引了大批文化名流与民国军政要员来此居住,促进了这些的市政事业的发展,扩大了东山口的影响。

由此,我们看到东山口地区的发展与美南浸信会等宗教团体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历史意义。这也是透过宣教与商业互相结合的案例中,给一个地区带来精神和物质双重文明的典范。

注释:本文部分摘录于《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2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