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微信

上海举行“宗教与慈善”国际学术会议望促社会发展

作者: 王新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1年11月15日 03:02 |
播放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与慈善的关系越来越被人关注,宗教对慈善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也越来越被人探索。10月15日到17日,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了“宗教与慈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学术界、宗教界的不同人士共同就宗教慈善事业进行了探讨。

据中国宗教网来自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的报导,当天有来自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慈济大学、辅仁大学、美国旧金山大学、河北进德公益基金会等学界、政界和宗教界30多家机构的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提交的40多篇论文涵盖了中国的五大宗教,分别从宗教与慈善思想和理论、宗教与慈善历史、宗教慈善现状等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与会者虽然来自不同领域,宗教信仰也各不相同,但都达成一致共识,即宗教对慈善有着积极和深远的作用。现场也有多位学者就天主教、基督教的慈善事业进行了案例研究和探讨。

在宗教与慈善思想方卖弄,香港圣公会的魏克利根据1985-1995年爱德基金会的实践探讨了慈善、服务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的王学晟、黄根春以《新约圣经》文本为中心,考察了基督教慈善的思想基础。

在慈善历史方面,上海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张化以抗日战争时期天主教组织在上海设立的南市难民区为例,阐发了它的意义。意大利学者、神父柯毅霖梳理了1858-2008年香港天主教的慈善工作与福音传道历史。南开大学的侯亚伟分析了天津红卐字会在慈善事业中的救己、救人与救世三位一体的特征。暨南大学的陈才俊指出,澳门仁慈堂是基督宗教在华慈善事业之滥觞。山东大学的马琰琰、独立学者黄美树和暨南大学的郑立群分别对近代中华基督教妇女节制会、1836-1867年的马礼逊教育学会和抗战前期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的社会服务进行了个案研究。在专题研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段琦总结了上世纪初20年间我国的基督教慈善事业,指出宗教慈善事业与社会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宗教慈善现状方面,上海大学的陶飞亚和陈铃考察了香港地区政府与宗教公益慈善组织的关系,指出香港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达和政府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一方面,香港的社会管理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政府放手让包括宗教慈善组织在内的非政府组织群体来承担大量的社会服务性工作,宗教公益慈善组织因此在香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香港虽然没有专门针对慈善组织的法律法规,但事实上包括宗教慈善组织在内的各类慈善组织都置于政府有效的管治之下,实现健康有序发展。香港经验可为现阶段中国内地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提供参考借鉴。

复旦大学的刘芳以宗教性公益组织“进德公益”为例,从社会学视野讨论了中国宗教性公益组织发展模式。西北大学的王静和陕西社科院的丁锐中均考察了天主教西安教区的社会服务。

香港中文大学的吴梓明以心光盲人院为个案,说明基督教教育与慈善事业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基督教教育不单是为慈善事业提供了“慈爱”和“善良”的核心元素,更是通过教育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帮助受助者重建信心。四川大学的陈建明以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对四川省泸州市基督教会的社会服务作了调研报告,肯定了它的典范作用。南京大学的张志鹏通过对江苏基督教爱心公益基金的调查发现,通过教会与专业性慈善组织的合作,能够实现慈善事业和教会健康发展的“双赢”。华中师范大学的薛忠洙和复旦大学的涂怡超则将视野转向国外,前者提交了在华韩国基督教参与中国社会福利活动的研究;后者考察了美国基督教慈善组织的海外事工与美国外交政策。

会议上,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雷丽华、谢荣谦还分析了我国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事业的现状和趋势,指出了其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推动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3个思路:一是界定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事业的领域;二是构建和谐的法制环境;三是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浙江大学的安伦指出了我国宗教慈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树立对宗教的正确认识和定位,确认宗教是慈善事业的主要载体;在确立对宗教及其社会功能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推动宗教立法;推动宗教自身慈善意识和责任感的建立及教职人员素质的提高;建立宗教慈善专业化管理和监督体制,探讨集约化管理的可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