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微信

上帝要的不是牺牲:信仰不是献祭 而是收获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2月03日 12:17 |
播放

我们知道,历史发展是由茹毛饮血不断走向文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生活状况逐渐改善,也逐渐自由。这也许就是就是耶稣所说的,凡劳苦重担的到他那里来必得自由,历史的发展就是人不断得自由的过程。

但是,这种自由有时候并不是那么顺利,有很多隐形的负担藏在我们的生活里,正是这些隐形的恶让我们没有享受到自由。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对生命的认知。

在人类早期阶段,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人祭。所谓人祭就是把人当成祭物,献给神灵作为礼物,以祈求神灵的保佑。在当今的考古中,这些证据不断出土,其数量触目惊人。

不仅考古会有,在历史记载中也同样屡见纸上。我们小时候都学过西门豹的故事。他任职的地方有个巫师选取女孩子为河神娶亲,后来西门豹杀巫师,以破除其迷信。

我们一般认为人祭都是那些仆人或者俘虏、地位低下者,其实不是如此。人祭分成两种,一个是自愿的,这种人祭一般生前地位尊贵;一种是俘虏和地位卑下者,他们献祭纯属是作为礼物送给神灵。

第一种人祭不会为了讨好神灵,而是让死者到祖先那里去,与祖先沟通,来保守自己,因此这个时候就不能是那些敌人的俘虏,因为他们不会保佑敌人,因此只能是自己人,但是还不能是地位低下的仆人。为了族群的利益,就有人自愿献出自己,这些人必须有很高的地位和对本族群的热爱,因为到神灵那里去的人地位太低是对祖先的不尊重。

而另一种人祭则是被迫,杀俘虏一方面为了立威,另一方面他们的神灵也同样是只保护自己人的神。

在人类历史上,人祭的废除算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意味着人不再成为工具,而是成为目的。在旧约中,上帝让亚伯拉罕献以撒,最终以羔羊代替,这被看为废除人祭跨入文明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但是,没有人祭,并不意味着人就完全获得自由。人祭是献给神灵的,那么神灵没有消失,人祭也就继续存在。只不过过去的神灵不仅享用人的灵魂,也不放弃人的肉体,因此才有将人整个献在祭坛之上血腥仪式。人祭被废除之后,便以一种不再那么血腥残忍的方式悄悄进行。这种人祭是以灵魂献祭的方式来捆绑人。

人祭被废止,但是人祭的模式依然在。祭司、神灵都在。那么人祭也就没有结束,人身上的劳苦重担也就没有结束。

法利赛人把上帝的律法改变本质,以律法来捆绑人,以洁净圣洁的灵魂献给上帝为由,让人们牺牲自由,来把自己摆在祭坛之上。

耶稣说,“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约翰福音 4:23 和合本)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敬拜上帝不是把自己当做祭品献上,因为上帝不喜欢祭祀,而是喜欢怜悯。但是灵魂的献祭却把上帝变成了喜欢祭祀的神灵。

后来,在基督教的历史上,同样存在献祭。依然是灵魂献祭。教皇的产生,更是利用世俗权力,全方位无死角地全民献祭。而那些高高在上教士阶层,作为祭司,主持并维护着献祭模式。

这种模式直到今天的基督教依然存在。这种人祭同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愿的,一种是被动的。自愿者把自己献给上帝,完全交给上帝,家庭也不管不顾;而那些被动者则是因为被教义裹挟,而不得不把自己献上祭坛。这种献祭,仍然是以一种牺牲的方式来完成。如信耶稣不能进入其它宗教场所,找对象不管感情如何一定要找信主的;他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拖着疲惫的身体禁食、祷告、灵修等等,都是把自己献祭给上帝。

然而,我们的上帝——耶稣早就说过——不是一个喜欢祭祀的神,而是喜欢怜悯的神。献祭是对自己的牺牲,这些牺牲包括时间、亲情、友情和事业,好像只有自己在这些方面割肉,才能显出自己的虔诚。其实这种对信仰的理解,完全与耶稣的观念相左。

耶稣说凡劳苦重担的,在他那里可以得到自由。什么是自由,就是不仅肉体免于被役使,同样灵魂也免予被役使。

耶稣在和法利赛人就安息日问题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对自由的定义,律法是为人设定,人不是为律法设定。显然,人才是根本。上帝创造世界,最后创造人,不是为了享受人自身的献祭。上帝是神,不需要人把自己作为祭品。那么上帝需要什么呢?上帝我们用心灵和诚实敬拜。这种对上帝的敬拜,不是一种牺牲和痛苦,而是一种成就与幸福。

信仰改变生命,让我们改善与家庭的关系,收获更多的家庭亲情;让我们改变与同事的关系,与工作的关系,让我们在工作中收获快乐。

信仰不是牺牲,而是收获。上帝不需要我们献祭,需要我们从信仰中产生的改变与幸福。上帝希望我们每个人幸福地生活。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