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微信
首页 > >正文>

感恩节默想|基督徒感恩的基础是主耶稣

作者: 舒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11月25日 10:05 |
播放

提摩太前书1:12-17

12我感谢那给我力量的我们主基督耶稣,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13我从前是亵渎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做的。14并且我主的恩是格外丰盛,使我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15「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16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17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在给提摩太写信的时候,使徒保罗的处境并不是很好,但他感谢的是给他力量的主耶稣基督。通常人们的感谢之心一般是来自于我们得到了恩惠、奖赏的缘故,这里保罗说,因耶稣以我为忠心,派我服侍他而心怀感恩。这里使徒保罗的感谢是以神为中心的感谢。在这个世界中,基督徒的信仰是一场价值观的争战。 基督徒里的价值观是与这个世界的价值观颠倒的。

基督徒的福份观到底是什么?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成为富甲一方的人,拥有大家族,甚至过去有三妻四妾等等,认为这就是有福的象征;而在西方,大部分人因为有信仰,尤其是基督徒认为活出上帝赋予人的价值,成为许多人的祝福的通道,这个是有福份的表现。保罗自己的经历是,如果按照律法的标准,我没有办法存活。所以保罗不管做多少好事情,他永远是强调神的恩典。 保罗服事的信仰的根基是从明白耶稣的恩典开始的。

使徒保罗感恩的基础——耶稣赦罪之恩

保罗把服侍主当作今生最大的福分。 人的恩赐若不是造福教会,恩赐会成为人的咒诅。有的人因为才能高,而远离神,这也是一种咒诅。如果我们的感恩离开了圣经的价值观,我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谢也会招到咒诅。人的本性是逃避十字架的,保罗的生命是为了能够走十字架的道路而感恩。他的感谢是建立在自己的经历上面的,他真是的经历了主。

什么是恩典,有时候我们觉得恩典是不完全的,我们总要做点什么。保罗说,断乎不是,过去的我,是好事没做,坏事做尽,但是这个时候,主的恩典临到了我。按功德来看的话,我什么功德都没有。保罗努力开拓教会 ,建立各样的事工,使徒雅各在教会里祷告保守使徒的传统,教导人不要只是听道,而是要行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 两者都是完美的配搭,互相感恩。

人际关系的和睦的根基——首先承认自己是罪人

人看到自己的罪,带着悔改的心的时候, 他才会明白跟我一起生活的人是多么受苦 。当我们悔改一点点,这个世界会变得好。天国是从一个人的心里开始,打开心门,让圣灵进入,自然会变得谦卑,悔改、感恩。

人与人之间,如果带着我饶恕你吧, 我不跟你计较的高傲姿态来对话,那么人际关系只能够更加糟糕。饶恕的前提是悔改, 承认自己的罪,而不是带着骄傲盲目的姿态去饶恕对方。因此,人从悔改开始,从查看我自己是罪人开始,然后才是行走饶恕和感恩的历程。

恩典不是速效性的,不是即时性的满足,而是激发人的爱和信心,回转到神那里。恩典不是感觉,有的时候是听的时候很扎心,我知道自己的有这个问题,但他讲道是不是针对我等等。但是在我以后的道路上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听过曾经扎心的讲道,因而我没有去犯罪,这是神的恩典和保守。 所以,我们的信仰要变得成熟和健康,才会拥有神喜悦的感恩。

效法基督是每个基督徒的责任

圣诞节最大的礼物是耶稣本身,我们的信仰必须要以耶稣为主, 感恩节的主体也应该是主耶稣。人里面没有悔改的感谢是没有基础的。保罗的信仰是查看式的,他是以自己的悔改开始的感谢。改变世界的最快的路,是每一个人的悔改和彼此的接纳的和睦。保罗说:你们效法基督,也当效法我。我们是否能够像保罗一样,每个人都有责任效法基督。

你们要爱人如己像我爱你们一样。保罗有成为榜样的这种自我意识,连我这种罪魁都被主耶稣放在榜样的位置。因此你们要信,耶稣降世为了拯救罪人,这话是真的。他看到了自己的生命和价值观在耶稣基督里得到完全的重塑。 在哥林多后书中 保罗经历了太多的苦难 ,平时不太讲,当有人诋毁的时候,他讲出了自己的很多经历。即便这样,他里面有很深的感谢。

当我们真实的认识自己是罪人,就会非常感谢神的怜悯,感谢身边人的接纳了。希望这个今年的感恩节,我们的心更深的进入到基督向着我不改变的爱和恩典中,默想以耶稣为主体的感恩真意。盼望我们的心被圣灵光照,带着悔改的心,生发出更讨神喜悦的感恩之心,愿这个感恩节成为我们再次与主相遇、相交、相通的恩典的季节。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