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微信

牧者思考丨教会如何帮助青少年走出“不被理解”的阴影?

作者: 沐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11月16日 08:48 |
播放

许多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常面对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的父母不理解我”,“我常常感到孤独”,“我觉得世界对我很残酷”。许多孩子因为学习差、人际关系差、社交能力弱,常常被人瞧不起,又有很多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逐渐开始自闭,不对别人开放,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有些孩子不仅仅心理有问题,情绪、性格、语言都有问题,不是因为笨,而是他们很少被人关注、很少被父母认可、被老师认可,长时间的自卑,对他们的心理负担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关爱身边的青少年是基督徒义不容辞的责任,原来父母管教孩子多数是采用体罚、打骂,如今父母管教孩子常常是口头教育,没有实质性的引导和栽培,导致孩子没有办法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对世界的看法。

在教会里有这样一些孩子,平时不爱说话,比较内向,不愿意社交,表面上看起来是比较斯文,但实际可能与他的成长环境与原生家庭有关系。针对这样的群体,教会的教师们当引起注意,他们特别需要被爱,需要沟通,需要陪伴,需要理解。

有一些孩子的心里话不愿意和父母说,但愿意和同学或者主日学老师说,不是因为他们不信任父母,而是因为他们说了,父母也不一定理解,所以他们喜欢分享给别人听。比如说,在学校被欺负了,老师骂自己了,同学伤害自己了,被同学瞧不起了,还是就是没有办法完成父母的期待了等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有时候因为父母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可能会忽略孩子成长中的细节。这个时候教会中的老师就要负担起孩子们的压力和问题,不仅仅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们的处境,也更应该靠着基督为他们祷告,转化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可以换一种眼光看待事情。

作为青少年的辅导老师,当面对许多孩子因为得不到父母理解而消极埋怨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导他们学会与神沟通,学会把心里话告诉神。因为人总有不被理解的时候,无论是自己的立场正确还是错误。不理解的背后是否认,是打击,我们常常以为如果做的事有问题,我不理解他也很正常,但这种处理方式是有问题的,因为先肯定他的心志,再教导他的问题之处才是帮助他人成长的关键因素。就连耶稣也常常这样做,耶稣在做事的时候,许多门徒不理解耶稣为什么这样做,耶稣先去理解门徒当时的心理和想法,然后再去教导门徒观念上的转变(参可14:7)。

理解别人需要的是同理心,智慧的言语,正确的表达方式,适当的时机。青少年关乎着教会下一代的传承,所以培养青少年的事工决不能停歇。

青少年的群体当中,有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及早地发现,关注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家庭背景,个人生活状态;和他们建立关系,表达出对他们的毫无保留和完全敞开。

笔者参与事奉时就曾面对过一个问题孩子,主日学老师上课时他总是故意找茬,问一些虚头八脑的问题,影响上课秩序,如果强制她不许发言,她就会坐在座位上哭泣。直到后来才发现她的心理有极大的问题,原因在于父母的疏远,缺乏父母的关注、爱与理解,不过后来孩子在老师的细心辅导下,一点点地成长改变。

当代青少年教育事工正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当代的孩子因为受社会教育、文化潮流的影响,越来越世俗化,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现在与未来,盼望我们可以为教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孩子,优秀的接力棒。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