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微信

烟台苹果是这个传教士带来的|《红苹果》转载:西果落户(四)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12月07日 10:17 |
播放
图片来源:基督时报 +
倪维思历史图片 +
图片来源:pixbay.com +

编者按:
作家吴殿彬所著长篇纪实文学《红苹果》全书共43万字,记叙了自1871年美国传教士引进西洋苹果以来150年的烟台苹果发展史,2021年2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共分六部,十八章,其中第一部为“西果落户”,介绍了近现代烟台苹果的由来。在西洋苹果落户之前,烟台的苹果和中国其他地方的苹果一样,品种非常古老,果子又面又小,跟今天苹果的甜脆口味完全不同。自从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思在烟台成功引种西洋苹果以后,烟台才成为全国文明的水果之乡,直到今天。对此,吴殿彬说:“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忘记西果落户烟台这个源头,否则,烟台苹果便成了没有背景的‘忘恩负义之徒’。”

本平台蒙允转载《红苹果》的最初2章,回溯了当年传教士倪维思把苹果带入烟台的真实历史。


《红苹果》转载:西果落户(四)

倪维思对海伦说:“我知道异象的启示了。”

海伦把煤油灯移到倪维思眼前,只见倪维思满脸泪水。海伦知道这泪水是圣灵感动的结果。她轻轻地说:“感谢上帝,上帝叫我们做什么?”

倪维思抬起头来,先是望着窗外,夫妻两人的影子和灯光映在玻璃上,仿佛是在窗外的景致。倪维思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海伦在桌子的一头看着他。他把自己的领悟,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了海伦。他说:“你知道山东的风土人情与南方不一样,你也知道这里的气候和土质适合于种植各种水果。可是,你吃过这里的水果,别的不说,就说苹果吧,小的像鸡蛋,大的像鸭蛋,咬一口,软绵绵的像棉花,跟咱家乡的苹果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你还记得咱俩来中国的时候,在船上说的那段话吗?”说到这里,倪维思抬。起头来看着海伦问。

海伦说:“当然记得,你当时想爷爷,对自己学了园艺用不上很惋惜。”

倪维思说:“可是,你没有想到,上帝是多么爱我们的主,我年轻时候学的园艺技术,上帝今天要用它了……”

屋里仿佛光明起来,越来越亮……倪维思抑制不住的感动激动一并涌上心头,泪水在不断地流,他们感觉得到了大释放……自从到中国传道以来,快 20 年了,他们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这么自由过,他们知道上帝不会让自己浪费一点才华,自己所有的一切,上帝都会使用……他们仿佛看到了一座座山上都是花果山,人们喜气洋洋地走进果园,摘那又大又紫的葡萄,摘那又紫又大的李子,摘那又红又绿的大苹果……果园里笑声歌声飘啊飘……大大的教堂里坐满了人还不算,还有人拿着马扎坐在走廊上,有人站在那里,听倪维思证道,唱赞美诗,那悦耳的歌声直达天上……

信心没有行动,就是死的。倪维思马上开始实施“金钥匙”的异象。他在南楼南面的山坡上,买了 10 亩地建果园,又写信给家乡的岳父和一些亲朋,写信给欧洲和日本的同行,向他们求购最好的当地果蔬苗木。倪维思给自己的果园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广兴果园”。倪维思给这个名字赋予双重含义,一层是他相信烟台乃至山东的果业会因此而广泛兴起,造福于广大的农民;另一层是随着农民脱贫的生活富裕,会大面积地出现福音的兴盛。街头的人们当然不知道这个名字的蕴含,更不了解倪维思的想法,看到果园在南楼之南,就顺口叫成“南园”,或者干脆就叫“西洋果园”。

倪维思不在乎人们叫什么园,他也知道一时改变不了人们的想法,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要用自己的园艺,向人们证明贫穷是可以改变的。他对园艺的爱好由此前的小打小闹,进入了完全的大规模开发阶段。此前,他和海伦回国度假回中国途经日本时,就带回了二三十株草莓苗,经过倪维思的培育,两年间他和家人就吃上了草莓。他还试种了番茄。这一次,他要大规模从世界各地搜集各种蔬果。他把传道之外的时间,完全用到了“广兴果园”的开发上。白天,他和工人们一起整修田地;晚上,他就和海伦祷告,求上帝动工,早日把果树苗木寄到烟台来,求神保佑“广兴果园”种出来的果子,让烟台人大开眼界,然后跟着学,跟着种,跟着富裕起来,最后走进教堂相信福音……

倪维思先是把岳父从家乡寄来的苹果苗木,仔细地一棵一棵地用药水喷过,进行消毒,然后就去找他留给家乡苹果的最好的那块地,在提前打好的苹果畦背上,挖一个一个坑,再把苹果苗栽到一定的深度,培上土,按一按,再围着苹果打个小水盆,然后轻轻地给这几行苹果树浇上水。看着一根根小拇指粗的苹果苗,在还有些料峭的春风里一抖一抖,倪维思默默地祷告,求上帝保佑它们在这异国他乡能够很好地生活下来,生儿育女,繁衍生息,有朝一日,让这里的漫山遍野都是它们兴旺的后代,像圣经里说的,如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一样多。

倪维思又在果园的路边上,建起了三间“窝棚”。说是“窝棚”,实际上是当时上好的民房。青砖砌的四角,灰色的小瓦盖顶,四围的墙从腰线以上,都用石灰抹得白亮生神;窗户开得大大的,房间用石灰刷白,宽敞而明亮。果园所用的一切工具,都放在一间房内,其他两间放了一些桌椅,还有一块大黑板。倪维思对海伦说:“我们应当感恩,感谢上帝让我以园艺技术当‘婢女’,把全世界的好果蔬引到这里,传给这里的老百姓——人们富了,就会信上帝……”

“你的打算真好。”海伦站在黑板前,拿起粉笔写了“感谢神”三个字,转过脸来对倪维思说,“我们这个果园屋,以后就成为技术传授所。等我们家乡的苹果在这里结果了,人们一定会来这里学习。到时候,你就把你的技术传授给他们,再传道……”

“还要发动主内的弟兄姊妹,让他们去请那些想种果树的朋友到这里来,”倪维思看着海伦高兴的样子,把自己全部的想法都说了出来,“让人们定期不定期地到这里来培训——比如,在这里讲完修剪的理论课,就领着他们到外面的树上实地示范给他们看。这样来的人会越来越多,传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而且,还要把接穗给他们,”海伦信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光教他们技术,没好苗也没用……”

“从建果园的第一天起,我就是这个想法:一律白白地送给他们”,倪维思说,“就像福音一样,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送出去,让人们感觉到神爱他们,正在眷顾他们的生活……”


(转载说明:已获本书作者同意,授权基督时报转载,本平台不拥有版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