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微信

福音时评|从广西某企业发电专利闹剧谈到能源背后牺牲的真谛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10月19日 10:00 |
播放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国内某企业发电专利闹剧

近日,限电潮席卷多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广西一家企业声称研发了一种“不需要任何原材料、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发电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消息传出,让人既喜又疑,担心是“水变油”、“水氢车”等一系列神话的再次翻版。梦想不灭,追求不止。虽然“永动机”被认为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也没有任何人成功过,原因是因为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定律,但好像这些定律并不妨碍很多人“异想天开”。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人类实在是太想摆脱能源的束缚了。

有人开玩笑说其实人类文明的本质就两个,那就是“烧开水”和“扔石头”,通俗的解释就是如何获取能量然后如何使用能量。而不论什么形式的能量,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能源来提供的。

提到煤炭这个词语,可能很多人一时都想不起煤炭这东西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彷佛是一段非常古老的记忆。笔者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用那种传统的煤球炉子做饭取暖,所使用的就是那种黑乎乎的煤球就是用煤炭和黄土等制作的。记忆中已经很多年都不再用这样的炉子了,然而其实,煤炭和我们的关系远比很多人所认为的更加密切。

前段时间在全国范围闹得沸沸扬扬的全国多地停电限电事件,直接起因就是因为火电厂发电所必需的燃料煤炭价格大幅上涨,而电价却几乎不变,导致发电厂不敢发电,发电越多亏损越多。从某个角度来说,电就是煤,因为我国绝大多数电力都是火电厂提供的,而电和我们有着多么紧密的关系,无需多言。

能源的本质是牺牲

既然能源是如此重要,那么能源的本质是什么呢?从科学角度来讲能源的本质是能量,我们利用能源实质上是利用能源中的能量。但是从信仰的角度来看的话,能源的本质是牺牲。

无论是哪种能源,煤炭、石油、电能、太阳能、风能甚至核能,所有能源的本质都是牺牲。

物理学上非常有名的质能公式,E=mc²。(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的速度,近似值为3×10^8m/s 。)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在物理学上,能量可以用减少物体质量的方法创造,而减少物体的质量,这个我们可以看作是牺牲。百度汉语里面,是这么解释“牺牲”这个词语的意思的:①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②为一方利益而舍弃或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从能源和能量的角度来讲,获取能量的过程一定是伴随着利益的舍弃或者受损的,这就是牺牲。比如煤炭或者汽油的燃烧过程中,通过燃烧过程人们取得能量,但是与此同时,这个过程当中伴随着煤炭和汽油的牺牲。同样,无论是风能、水能还是太阳能或者别的能源,在人们获取能量的同时一定是伴随着能源的牺牲的。这是学习过一些物理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的道理。

人类之所以对永动机那么的趋之若鹜,说白了其实是源于人类想要不劳而获的心理。人类实在是太想彻底摆脱能源的束缚,实在是太想不劳而获了,甚至于有人说,不劳而获可以说是人类的终极理想。

从圣经看牺牲的含义

圣经中有太多的经文都和牺牲有关,从创世纪一直到启示录,无论是神创造世界和人类,还是人类堕落以后神试图把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在整本圣经中,有着无数关于牺牲的经文,其中最大、最彻底的的牺牲那就是耶稣基督和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事件。

【约3:16】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弗2:13】 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

耶稣道成肉身,来到我们中间。其实耶稣是一生圣洁无罪的,因此他才能同时触及位于鸿沟两侧的神与人,因而能够跨越在罪的深渊上,他是通往生命的桥梁。也正是因为神的独生子的耶稣无罪,所以他才有能力拯救我们,结果就是没有任何罪的耶稣为了代赎我们的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付上了沉重的代价,让本来应该在罪恶中走向死亡的我们重新的活了过来。

耶稣的牺牲是如何给予我们的呢?它是一种“恩赐”,也可以说是一种礼物。何为礼物?礼物是白白给予的。只要它是礼物,那么它就与你的所作所为无关,更不是靠你的善行赚来的。如果可以被赚取,那礼物也就无从为礼物了。同理,你也无法用善行换得耶稣为你牺牲。这原本就是送给你的,就这么简单。

那么这恩赐和礼物到底是什么呢?这恩赐就是永恒的生命。这即意味着那带给我们死亡的罪不再存在了。耶稣的牺牲是帮助我们跨越隔阂、与神与生命相连的桥梁,并且这样的连接将持续到永远。这份恩赐是耶稣赐给我们的,它就是这么的满有能力。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