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福音时评丨从“杭州樊胜美”反思:重男轻女的起源与男女平权的障碍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2月04日 08:37 |
播放

前几年有山东一位留学归国的女儿,被父亲以为弟弟买房为由频繁要钱逼的自杀。这样的悲剧在前几天再一次重演。

杭州一个女孩,同样被父母以各种理由频繁要钱,自己的工资几乎都支持家用。在一次意外去世之后,其父母更是纠缠于女孩生前的公司,讨要各种赔偿,甚至超越法律责任界限,其理由就是为女孩弟弟买婚房。

在这这种案例中,家庭中的女孩,都无一例外地成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工具和奴隶。在这种家庭概念中,女孩子的一切都是家庭的投资,因此当女孩成人之后,家庭也就有理由占据女孩子的一切收益,这在他们眼里是收回成本。那么这个女孩子终其一生都是一个长线股票,不断被榨取、不断被掏空。

电视剧《都挺好》,我们看到明玉的成长遭遇,家庭主要为哥哥们付出而没有她的空间,母亲可以给哥哥钱去旅游,不给明玉钱上清华冲刺班;可以卖掉明玉的卧室让哥哥出国留学,却只给明玉读免费的师范。但明玉之所以没有成为樊胜美那样的悲剧,就在于她内心中有抗争的精神。最终,明玉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对于那些性格中没有抗争精神的女孩子,最终可能成为一个悲剧。成为家庭的牺牲品。

重男轻女的文化,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轨迹。

男女之间地位关系的产生,源于生产方式的不同。

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拥有绝对的主导权。这是因为那个时代中主要的生产方式是采集,这种采集生产模式比渔猎稳定,渔猎完全靠运气和团体协作,并不能保证每次渔猎都会成功。加上女性在生育方面的独特作用,这样女性成为压倒男性的主导性别。

到了畜牧业得以发展、农耕技术进步时期,拥有力气的男性作用开始超越女性,这样母系氏族社会就被男性社会代替,女性开始让位于男性,男性成为社会的主导性别。

在整体的生产方式中,女性地位又有不同。游牧社会由于其特有的生产方式和掠夺文化,决定了女性相较于农耕社会来说地位更低。我们可以从文成公主的命运看到,她被作为和亲的政治筹码嫁到游牧部落,但她却不得不服从他们父死子继的婚姻文化,当丈夫死了,她嫁给了儿子,儿子死了又嫁给孙子,在这种婚姻文化中,女性就是男性的财产,其后代是可以继承的。

中国周代建立了分封制的国家,同样在国家的贵族中,女性也只是政治交易的筹码,在东汉历史上皇帝的众多皇后中,有一半以上的皇后是没有生育的。这不是说她们的身体有问题,而是说她们只是平衡门阀与皇权之间的工具,不是皇帝的妻子。她们终其一生也没有享受过女性的乐趣,她们只是皇帝摆设的花瓶。

在同是游牧文化的圣经旧约中也可以看到,一位以色列的女子被几十名男子轮奸的事件发生,之后,这位女孩被父亲分尸12块,传递给以色列十二个部落。而在同属游牧文化的基督教保罗书信中,也有着女性聚会要蒙头以及女性要顺服丈夫的规定。在今天的一些穆斯林国家,这些更是常见。

相较于游牧文化,农耕文明相对较好,女性也可以成为家庭生产的帮助,因此其地位就不会那么低。

中国的北方与长江流域的男女性别地位同样有着生产方式不同而有别的地域特性。北方黄河流域因为被游牧民族不断征服,因此在男女性别上打下了深深的游牧烙印。北方人不断迁入的南方,也同样发挥了这种文化,生活稳定有着长江天堑的长江流域,却因为稻作的生产方式,男女性别地位区别于南北。

男女性别关系的改变,同样有赖于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出现于工业大革命之后,工业机器大生产不同于依靠人力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他们必然带来女性地位的变革。

因此,虽然耶稣在新约福音书中对女性已经做了较高的评价,比如对那个膏抹自己的女人做了史无前例的最高赞赏,但是限于生产方式,他的这些言论依然被游牧文化的保罗书信淹没,以至于在整个中世纪和启蒙运动之前,女性依然是男性的附属之物,是罪恶的根源。

以高扬理性来反对基督宗教愚昧的启蒙运动之后,宗教势力彻底被击败,女性地位才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提高。

但放眼世界,在现代化的今天,阻碍男女平等的最大力量中,宗教依然占据很大的市场。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女性依然没有受教育和工作的权力;在宗教林立的印度,女孩子依然是丈夫的财产;在基督教的一些教会中,女性信徒依然没有讲台权力,依然要顺服男性。

宗教把男女地位的差别上升到神圣和绝对的高度,而他们宗教与社会截然分明和排他的界限,又让世俗社会的进步无法影响围墙之内的宗教。因此,今天的宗教保留了最完整的游牧文化的男权基因。所以这也就不难想象,印度和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基督教一些教会的男权文化了。

但社会毕竟在变,城市化已经成为趋势,农耕逐渐向机械化转变,力量不再是区分男女性别的根本因素,女性地位的改变已经水到渠成。

社会大环境已经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宏大的场景,她不再需要依赖于男性的臂膀生活,完全可以追求自己的精彩,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被男权文化冠以“剩女”的女性。进入婚姻还是独立生活,这本是个体的自由选择,但必须进入男性为主的婚姻,否则就是没人要的“剩女”,这显然是男权文化的性别歧视和最后反抗。

在今天,男女平权已经成为共识,但在根深蒂固的传统男权文化中,依然没有接受这一共识,他们在不断以各种方式来对抗着历史和社会的进程。这需要女性不断抗争,在男女平权的道路上,不断为自己的独立空间努力。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