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微信

基督徒如何建立正确的信望爱品格?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11月24日 21:13 |
播放

基督教认为基督徒应该有三个品质,那就是信、望、爱。

信就是相信,就是对上帝的相信,这种相信强调的是绝对的信靠和信任,也就是不需要理由和怀疑的相信。正如古代教父德尔图良所言,因为荒谬我才相信,这被认为是基督徒对上帝信仰的典范。在新约中这样定义信:“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希伯来书 11:1 和合本)”基督教还认为,信不是出于人的内心,而是圣灵的启示,是上帝的作为。

望则是盼望,盼望什么呢?盼望耶稣的再来,盼望上帝的显现,盼望上帝的拯救。这盼望与信有关,信是望的基础和必须条件,一个不相信上帝的人,是不会盼望上帝的,因为他不会盼望一个自己不相信的东西。因此,望就是对未来的确据,就是填补未来的内容,因为有了望,基督徒不仅当下有了意义,未来也有了意义,就不会陷入虚空的虚空。

爱,则是彼此相爱,是在信的基础上,对未来充满盼望的当下的改变,也就是一个因为相信耶稣,相信上帝而带来的新生命所应该具备的品格。这是一种新的品格,也是一种新的与他人的关系,这关系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一个新的团体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人新的生命开始,更是这个新生命的外在表现。

在这三个品质中,最大的是爱,保罗也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 13:13 和合本)”信是起点,望是内容,爱是表现。而最终要通过发自内心的爱来判断你是否真的相信上帝,上帝将来的审判凭据也是用爱来衡量。

但是,在传统基督教中,在这三个品质中并没有平衡处理,而是有所偏差。传统基督教出于防卫的心理和目的,对着三个品质中,过分强调了“信”,把“信”放在了首位。

传统基督教过分强调对上帝的相信,这在宗教改革时期的“因信称义”招牌上,我们可以看出,信不仅放在首位,甚至把“望”和“爱”都覆盖了。本来在新约中,这三个品格是平衡的,爱是最大的,但是在后来的操作中,爱就被忽略。

如此对信的强调,让我们看到基督教缺乏爱的一面。欧洲历史上的宗教战争,三十年宗教战争,天主教与新教的战争,马丁路德对农民起义的镇压,甚至马丁路德对不同意见者的满嘴脏话和动辄诅咒,我们看到了爱的缺失。

而缺失了望和爱,只有信的时候,那么每个人每个教派都开始有了判别人异端或者不信的理由和动力。凡是与我信的不一样的,就是不信,既然不信,那就不是我应该爱的,既然可以不爱,那就可以消灭。因此,在缺失了爱的信仰中,信就可以成为反对他人的借口。

把信放在首位,强调信徒对上帝的相信,那么就要反对信徒对相信的破坏,因此,就不能让信徒思考和怀疑,凡是怀疑的,凡是思考的,凡是与教导的相信不一样的,就是对圣灵的拒斥,对上帝感动和呼召的不接受,都被划到不信的行列,或者危险的行列中。检测一个人信仰的好坏标准,不再是耶稣说的彼此相爱,而是你信还是不信。

那么既然信成为标准,那么与之相关的行为,就成为判断是否信的依据。这种行为依据就是顺服。你有没有顺服牧者的讲道,有没有顺服圣灵的感动,有没有顺服上帝的呼召,有没有顺服传道人,在家里妻子有没有顺服丈夫等,被看做是否信的依据。这些依据被拿来衡量各一个人是否得救。

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4-35)在耶稣这里,爱才是信的表现,保罗说:“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哥林多前书13:1-3)

可见,在无论耶稣还是保罗的眼里,爱都是三大品质中最大的品质,都是信的外在彰显。

在耶稣的教导里,信却不是如传统教会所说的那样,是不能有怀疑的,我们在福音书里可以看到门徒对耶稣的质疑。当耶稣在水面行走,彼得却不相信;当耶稣夸赞那个膏抹自己的女人,门徒却斥责她的浪费;当耶稣与那个撒玛利亚妇人谈论福音,门徒却质疑耶稣怎么与不洁之人说话;甚至彼得还有三次不认主;多玛怀疑耶稣复活是假的,非要自己触摸钉痕。这些,耶稣都没有以上帝的名义消灭他们,而是与他们对话,解决他们的疑惑。

耶稣眼里的“信”是建立在自我求证之上的信,这种求证是可以怀疑,可以不相信,可以思考的,在后来的希腊教父那里得到继承,而在拉丁教父那里被拒斥。

只有在求证之上的信,才是自己内心的信,那种没有怀疑只是顺服的信,是外在力量强加的信,显然不是真的信。建立在假信基础上的望,显然也是虚空的盼望,那么也就谈不上爱了。

回到耶稣,在耶稣的教导里,建立正确的信望爱品格,才是符合耶稣教导的基督徒。这要求我们有一颗求证和追求真理的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