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黄海波:青年会模式--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社会公益组织及其特征

作者: 黄海波 | 来源:《当代宗教研究》 | 2011年09月04日 16:00 |
播放
青年会模式: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社会公益组织及其特征——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为例
 
                                         黄海波
 
[内容摘要] 本文总结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在社会公益事业领域中取得较大成就的三个经验:1. 把握时代脉搏,探索组织定位;2. 持守博爱理念,延伸服务意识;3. 提升专业能力,塑造组织品牌。本文认为,SYMCA创造性地将基督教背景转化为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实际引导功能的组织要素,从而突破了基督教背景所带来的约束,使基督教界的精神、价值与资源获得了在当前环境下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化参与路径,提供了将宗教背景与现代非营利组织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宗教性非营利组织;社会公益事业;基督教背景;创造性转化
 
 
    在改革以来中国日渐活跃的社团组织中,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以下简称SYMCA)是运作最为规范、成效相当显著,并且其组织特征最接近于现代非营利组织基本标准的社会团体之一。SYMCA较高的专业化水准、以“爱”为核心的组织理念、规范的组织管理、扎实的社会公益事业成果,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肯定。
 
    SYMCA是一个具有百年悠久历史、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的非营利组织(NPO),它成立至今的兴衰起伏,折射出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它在改革以后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成效,更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SYMCA同其它具有民间性质的社会团体一样,体现着当代中国社会空间不断扩大、自由流动资源显著增长以及社会主体意识日益觉醒的趋势,为人们自主处理自身事务、维护自身权益奠定了组织基础;同时,SYMCA作为基督教背景的民间性公益组织,在基督教并非主流文化,民间组织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社会,其生存技巧、组织管理及事业运作的经验与成效,不仅丰富了世界基督教青年会运动的内容,也不仅对一般非营利组织具有管理学上的示范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为当前基督教乃至其它各宗教的社会参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我们从SYMCA的组织发展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把握时代脉搏,探索组织定位
 
    具有宗教背景、尤其是基督教背景的社会服务团体,通过何种途径介入社会公共生活,以及在此过程中宗教背景如何呈现,是这类组织面临的首要问题。SYMCA自诞生以来在这个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当代SYMCA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问题的妥善处理。
 
    中国的基督教青年会与其西方母体组织的起源一样,是以福音传道团体的宗教身份,抱持“引领青年归主”的强烈宗教动机进入中国。社会服务最初只是作为福音传道的辅助性手段。基督教青年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被认为体现了西方基督教在华传教策略的调整。在半个世纪里,基督教青年会的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逐步涵盖了现代体育、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劳工服务、公共卫生、学生运动、西方文明传播等等广阔的领域,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特别是城市社会改良方面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事业的拓展,基督教青年会尽管仍然保持着同教会组织的密切合作,但实际上已逐步摆脱了对基督教教会组织的结构性依附,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益事业主体。
 
    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这一时期青年会在其社会定位上的努力也倍受争议。社会公益事业与宗教事业的平衡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其根源在于以彼岸救赎为最高目标、以创造和强化宗教委身为基本手段的基督教“宗教”领域,同满足此世需求及解决日常生活匮乏问题的世俗性社会公益事业领域,存在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专业化手段。因此,青年会在试图兼顾两个领域的规范性要求的同时,也力求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因此把组织定位在“教会与社会之间”。这个定位反映了YMCA对自身功能与独特性的自觉:它既非提供宗教产品的教会组织,不必以“引人归主”为有形的、直接的组织目标;同时,它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而是具有内在信仰激励的组织。然而,这样的努力并非完全成功,青年会在二十世纪前半期因其基督教背景而倍受困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恢复活动。此时,对中国的YMCA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世界基督教青年会自二十世纪七十所代以来,对各国青年会在宗教性程度上的差异更具包容性,这反映在1973年通过的“康帕拉原则”中。这种开放的品格推动青年会运动更好地适应各所在国和地区的具体环境,广纳不同信仰、年龄、性别及社会背景人士。无论采用何种宗教性表达方式,基督教青年会的目标都在于“用爱、和平与和谐建立公正的、万物美满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个最高目标,不仅突破了组织初创时期“引人归主”这样一个限定于具体宗教的特定目标,而且同当前我国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总目标相一致,在更抽象与更具普世性的价值认同基础上,与无神论的主导意识形态达成价值共契。
 
    其次,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公益事业领域越来越成为一个需求、利益以及所涉及关系高度多样化、复杂化的领域,已无法由传统上基于家族血缘、乡土地缘、行会业缘的守望相助模式,宗教组织的教理宣扬模式,以及政府部门行政运作模式所能涵括,其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并越来越成为一个具有自身清晰的评价标准与运作逻辑的制度化领域。专业性社会公益事业组织是这个领域的行动主体。传统上承担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种类型组织,在提供公益服务时都必须按照这个领域的规范性与专业性要求开展活动,如此方能满足大众对公益事业日益增长和复杂化的需求。
 
    改革以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SYMCA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变化,在各城市青年会中率先将自身定位为“现代非营利组织”。一方面,SYMCA将自身定位理直气壮地落实于日益制度化的社会公益事业领域,以具有独立组织人格的专业社会服务团体的身份出现,从而不再象过去那样依附于宗教领域,或者游移于“教会与社会之间”这样一种略显无奈的格局中;其组织管理及事业运作都自觉而严格地围绕现代非营利组织的规范性、专业性要求展开,这使得SYMCA对社会需求保持较高的敏感度,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提供模式也高效地协调了各方面的关系、整合各个领域的资源,从而得以充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另一方面,SYMCA将基督教背景落实为文化要素的形式,以组织核心价值观、组织文化的抽象形态而存在,并具体化于组织运作与事业推进的各个环节,在体现其开放性的同时亦保持着基督教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使SYMCA能够突破当下我国基督教背景的组织在社会参与方面普遍面临的约束,获得了相对宽广的活动空间;同时,具有超过一般组织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信任度。对基督教背景的这种处理方式,同我国无神论的主导意识形态以及具有不同利益的社会大众、群体尤其是基督教会形成价值共契,在此基础上使SYMCA成为各方面资源的汇集、整合之所,成为社会资本的创造之源。
 
    二、持守博爱理念,延伸服务意识
 
    成立以来的一百年里,无论环境如何变化,SYMCA始终坚持着基督教“爱”的核心理念和“服务”的意识。它们通过会训与宗旨,以及各项服务事业的目标陈述而得到清晰的表达,如“发扬基督精神,团结青年同志,养成完全人格,建设完美社会”的组织宗旨,以及“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会训,已成为基督教青年会的标志而广为人知。当代SYMCA则在实践中,使基督教信仰的理念内核以组织文化的形式得到保留,以“无形的十字架”的形式深嵌在组织运作与事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爱”的理念和“服务”的意识更被行之有效地贯穿在组织运作与事业拓展的各个环节,成为与SYMCA生存与发展血脉相连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体现了基督教仁慈的博爱精神,它旨在维护和发扬被爱者的优点,尊重服务对象的独立价值,支持和促进服务对象的完善和自我提升,并在事业拓展中体现SYMCA社会服务的真谛:源于基督教的谦卑精神。百年前基督教青年会入华时强烈的宗教动机,以及在半个多世纪中通过实质性宗教活动来体现其宗教背景的模式,在当代SYMCA的实践中,虽然已转化为一种抽象的价值理念核心与组织文化要素,但基督教的价值关怀与伦理道德功能,并没有被公益事业领域中的技术性要求所取代。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下,SYMCA的实践,不仅提供了宗教社会参与的创造性转化形式,也标示着社会公益事业组织涵育高度的道德感与价值关怀的有效路径,而这正是当前许多社会公益组织所欠缺的。我们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来把握SYMCA组织理念的特征:
 
    1. 在组织管理中表达爱的理念,体现服务的意识
 
    规范、严谨而且科学的组织管理一向是YMCA的传统,在此基础上,SYMCA又不断吸收当代组织科学和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新思维、新方法,结合目前我国社团领域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组织管理方面更加精益求精。从2001年开始,SYMCA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内容涵盖了从同工行为规范、岗位责任、工资福利到组织决策、项目评估、资金监管等组织与事业运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出现代科层制组织的特点。而与众不同的是,SYMCA始终坚持在组织管理中贯彻爱的理念与服务的意识,有效中和了现代科层体制因其效率要求而导致的非人性化与僵化呆板,在组织内部创造出温馨、和谐的气氛,成为组织架构和运作的润滑剂,并为组织管理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SYMCA实施的“一人多岗,一人多职”的组织运作模式,体现了特定组织文化基础上的组织创新。这种模式打破了前台、后台的界限,充分提高了有限的组织人力资源的效率,使每一位SYMCA的同工都有机会在各个岗位上得到锻炼,成为事业开展的多面手。这种管理形态以科学规范的组织制度为前提,更以组织内部无处不在的“爱”的理念和“服务”意识为支撑。SYMCA通过对基督教核心价值观的强调,使同工牢固确立了“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的信念,抱持感恩、赞美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事业,正确处理社会服务事业的领域拓展、质量提升同组织发展、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抛弃个人利益的局限性,在密切合作和相互服务中取得共识和理解,推动组织绩效提高。
 
    2. 在组织决策中坚持爱的理念,遵循服务的意识
 
    在当前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很多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目标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侵蚀与干扰,常常不由自主地失去其非营利性和公益性。这是由于非营利组织大多只有比较宽泛的组织目标,不象企业等营利组织一样以利润最大化为明确的行动导向。因此,非营利组织普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内部引导,以指引正确的方向并确保它的成功。这个内部引导就是清晰界定、具有高度认同与稳定性的“组织理念”。这种组织理念,对非营利组织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目标导向功能以及规范功能;组织理念的缺失或模糊,是大多数不成功的非营利组织衰落的根源之一。
 
    SYMCA自恢复建制以来,在社会的各种诱惑面前始终坚持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目标,体现了对组织价值观的底线持守,以及根深蒂固的服务意识所发挥的组织引导功能。正因如此,才使得SYMCA从介入社区服务这个领域伊始,就自觉地基于现代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将SYMCA运营的社区活动中心从管理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突破传统体制下对社区建设的政府管理形态的复制。也正是对这种理念与意识的坚持,使SYMCA始终把关爱弱势群体放在极为重要的决策序列,积极介入到弱势群体社会问题解决之中,使SYMCA的社会公益事业参与达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SYMCA密切关注外来务工者子女的生存状况,通过“6个1”项目的实施,推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和本地孩子一样有成长、发展、享受资源的权利和机会。还有如主动承担起“4050”弱势市民群体的“万人就业”项目,为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再有如实施数年之久的“情系黄土地――资助宁夏贫困学童”慈善公益项目,目前已形成了包括对口资助失学儿童、援建希望小学、地方教师专业培训、义务支教等多方位的体系化服务,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组织的博爱本色,坚持以服务社会为旨归,是SYMCA取得如此成就的基石。这种特质,是组织文化长期熏染的结果,已濡化为SYMCA所有成员的基本行动取向,从而使SYMCA在开拓新的服务领域、确定新的服务项目的决策中,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最艰难、最繁重的领域。
 
    3. 在项目实施中传递爱的理念,撒播服务的意识
 
    SYMCA开展的内容广泛的社会服务项目,都不单纯只是提供物质利益的满足。这些服务,都深深地烙有组织文化的印记,传达着“爱”的理念和“服务”的意识,使服务的参与者和服务的接受者都在SYMCA的社会事业中得到“生命的转变”。SYMCA已成为传递爱心与服务意识的重要桥梁。
 
    如罗山市民会馆的目标是努力营造“这里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的社区氛围,培养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自我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的能力。在会馆中接受服务的社区居民,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充满爱心的服务大众者。我们会看到,一些老人在会馆享受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为别人倒一杯水”的活动,通过参与图书室及其它活动室的整理活动,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者;一些儿童在参加暑托班及其它少儿活动中,锻炼了能力,成为这些活动的小助手,有的更成长为少儿项目的志愿者和管理者。会馆这些原则和理念,目前已扩展到SYMCA运营的所有社区点。如SYMCA负责实施的“万人就业项目”,就已突破单纯生活救济、职业介绍的传统模式,在服务中倡导“互助成长,自力更生”的理念,引导他们投身于公益服务中,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自重、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SYMCA的团契式会员活动模式,是爱的理念与服务意识在社会中传播的重要手段。“团契”是源于基督教的、根据自愿和自主管理原则结成的小团体或小组。SYMCA的各种团体活动大多被冠以团契之名。这绝不仅仅是名称的沿袭,而是一种理念的彰显。目前,青年会有几个比较大型的“团契”,如青年会志愿者俱乐部、合唱团、音乐欣赏俱乐部、戏剧社、联谊团、科普小组、育光团等等。这些团契的成员由不同阶层的人士基于共同的爱好自发组成,在社会与职业生活其它领域中形成的经济收入、政治地位、文化程度等结构性差异,在团契的友爱、分享与服务的氛围中被消解;团契所倡导的沟通、协商、理解的方式维护了成员间的整合,拓展了参与者的社会资本;团契的自主管理培育了会员们的现代公民意识。在越来越个体化的现代社会中,SYMCA的团契型会员活动保存了具有道德伦理底蕴以及现代公民意识的团体生活模式,因而受到普遍欢迎。
 
    作为志愿者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SYMCA在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与培养方面已成体系,独具优势。由于SYMCA不具备政府行政组织能力,因此对志愿者的吸引完全依赖组织理念、事业内容以及对志愿者的服务性管理模式。广大志愿者对SYMCA“爱”的理念高度认同,使他们积极投身SYMCA的各项事业;SYMCA也敏锐地关注社会的需求,各项事业贴近百姓日常生活,活动内容同人们自身的能力拓展、人格发展密切相关,使志愿者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SYMCA的志愿者活动,更使志愿者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到服务的每个环节,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推动志愿者运动的过程中,SYMCA已成为为数不多的志愿者训练中心,组织的理念与价值观,通过志愿者撒播向全社会。
 
    规范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组织管理模式,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组织决策取向,以及涵盖多方面需求的服务项目,是当代SYMCA突出特征。然而,SYMCA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在上述三个方面为社会公益事业组织提供了管理学上的典范,更重要的是,SYMCA的经验说明,一个成功的非营利组织,必定也是真正具有高度道德感和伦理价值原则的组织,而不单纯是受技术理性逻辑支配的机械式组织。这种道德感和伦理价值原则,不能仅仅是组织的形象策略,而应当贯穿于组织管理、决策与项目运作的全过程。这是由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本质是通过消除匮乏和满足需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SYMCA将基督教背景有效转化为对组织运作具有实际功能的引导和推动因素,而绝非是淡化或隐匿了自身的基督教传统及其价值和理念,也绝非只是组织形象管理的手段。这种对基督教背景的创造性转化,体现了SYMCA的适应环境变化的生存智慧,也使得基督教中所蕴含的基本价值观、社会资本、信任等宝贵资源,通过SYMCA而在当代中国获得了最为有效的组织化社会参与路径。
 
    三、提升专业能力,塑造组织品牌
 
    如果说,SYMCA对组织定位的探索,以及在组织运作中持守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与服务意识,是SYMCA生存前提的话,那么,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塑造组织品牌则是SYMCA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SYMCA的事业涵盖了社区综合服务、青少年教育培训、体育健身训练、老人服务、再就业服务、志愿者培训、环保活动、妇女儿童服务等等诸多领域。这些项目既有青年会传统服务事业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更新恢复,更有针对时代发展而创新的服务领域。SYMCA在百年来的活动中,尤其是最近十余年来,通过扎实的努力, SYMCA自身在社会上牢固树立了专业型社会服务组织的良好形象。在中国,很少有民间组织象SYMCA一样,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能够不断突破自身的限制以及环境所施加的各种约束,充分利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在百余年风云激荡的社会变迁中始终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二十世纪上半叶,SYMCA以其现代文明传播者的形象融入到近代上海都市文化的蕴造中,成为近代上海都市生活的象征之一;而在当代,SYMCA不仅延续了这一传统,继续成为现代上海都市文明的有力支撑,而且更通过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组织品牌的塑造,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构的标志性组织,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民间社会发育的象征之一。
 
    目前,SYMCA的各个社会服务项目,都已成为社会公益事业领域中的“知名品牌”。从较具传统意蕴的体育健身、少儿教育、会员团契以及关爱弱势群体等项目,到目前种类更为繁复的转岗人员培训、家政与老人护理培训、万人就业项目、手牵手活动、情系黄土地活动以及敬老院、各社区综合服务、志愿者培训与组织等等,无一不透过其专业性与良好的实施效果而获得较高的社会影响。也正是这些服务品牌的创建,使SYMCA成为政府、企业以及社区可资信赖的伙伴,奠定了与各种社会主体开展合作、创新合作模式的基础。目前,SYMCA在社区建设方面所实行的“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是政府与民间社会合作的典范。这种运营模式自身,也成为SYMCA与上海基层政府部门一起,为当前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所贡献的最具前景和品牌效应的合作方式。
 
    品牌塑造的背后是强大的专业能力。基督教青年会在历史上就是将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科学方法系统引入中国社会的先驱。近十年来,SYMCA更是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着力提高组织的专业能力。不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SYMCA同工的层面上拓展专业视野、强化专业理念、提升专业技能;更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志愿者社会服务的专业水准。目前比较成熟的是从2006年开始联合新加坡的社工组织所举办的“千牵手”项目,目前已从一个单纯的社会服务计划发展为兼具大型义工领袖培训内容的项目。此外,SYMCA还将专业社会工作的技能培育,同志愿者职业专长相结合,走出一条志愿者社会服务专业化能力培养的新路子。这主要是将志愿者按其本职组建诸如音乐沙龙团队、名师工作室团队、东方航空空姐志愿者团队等等,将志愿者个人的本职专业能力经过SYMCA的平台和专业社会工作技能的托载,突破职业领域的约束而引向社会大众。
 
    四、青年会模式:作为道德与精神涵育器的非营利组织
 
    SYMCA百余年来对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是多层面、多方位的。从实际的服务效果来看,SYMCAY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群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项目,满足其物质与精神需求;其团契式的活动方式以及志愿者的动员与培养,有效创造了社会资本,将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进社会公益事业;与政府部门基于现代契约的合作模式,开创了中国特色第三部门的运作方式。
 
    然而,SYMCA仍然有着自身独特的贡献。作为基督教背景的社会服务团体,通过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创造性地将基督教背景转化为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实际引导功能的组织要素,从而突破了基督教背景所带来的约束,为基督教界的精神、价值与物质资源寻找到了当前环境下的组织化参与路径。在思想层面率先突破了基督教背景的组织将社会事业同有形的传教事业结合过于紧密的观念限制,着眼于公共性的宏观视野,以在更广泛的社会中倡导社会参与、共同塑造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为基督教博爱精神的表现。在行动层面,也有效突破了当前基督教背景组织的社会服务大体在信徒内部、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局限性,以现代专业非营利组织的形象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与此同时,尽管直接的传教目标和宣教活动已转化为在服务中彰显上帝之大爱,但源于基督教的博爱理念与服务意识作为组织文化传统的内核得到完整保留,成为组织成长的宝贵资源,克服了一般非营利组织使命与目标欠缺、组织自身缺乏社会公信度等障碍。
 
    因此,SYMCA并不仅仅在于其组织管理与项目运作对于一般非营利组织所具有的普遍性经验,更重要的是,SYMCA为基督教乃至其它各宗教提供了在现实环境下进入社会公益事业领域的可资借鉴的组织化模式。当前,我国宗教界的社会公益事业存在种种不足,其实质是制度供给不足。要充分发挥宗教界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实现宗教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积极功能,就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为宗教参与公益事业搭建有效的制度框架。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公益参与必须通过理性化的制度设计而获得坚实的基础。组织,是现代社会中实现集体目标最为有效的理性手段,是一种结构化、制度化的行动模式。组织不仅是制度创新的关键行动者,其本身更是重要的制度安排,具有应对不确定性和增加个人效用的制度内涵。所以,组织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基础或重要途径之一。
 
    以教会、教团等纯粹宗教组织直接提供社会公益事业,是宗教组织社会参与的传统模式。然而,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和异质性的,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人类行动领域,各个领域都发展出自身的运作规则、技术标准与准入机制。目前基督教教会组织或整个宗教界的社会公益参与不足,原因之一在于宗教行动领域同现代公益事业领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的规范要求和运作逻辑。由于宗教可以说是一种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与影响,更有着长期积累的信任感等无形资本,因此,在现实环境下,可以借鉴SYMCA的模式,通过组织的创新,在传统的教会、教团等纯粹宗教组织之外,形成以宗教信仰为组织文化基础与内核的社会公益组织,从而将宗教界累积的资源以要素化的形式经由高效的组织架构而引向社会公益事业领域。
 
                        (本文转载自:《当代宗教研究》2010年第1期)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