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基督徒应有的奉献观

作者: 香柏木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11月02日 08:46 |
播放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罗马书是保罗写给罗马教会的信,是给所有弟兄姊妹看的不是只给在罗马侍奉神的人看的。所以将身体献上为活祭的要求,不要以为只是对侍奉神的人的要求,乃是对所有弟兄姊妹的要求。每个神的儿女都应该要有奉献自己为活祭的心志。信仰耶稣不是增加一种信仰、明白一种道理、产生一种信念、参加一个组织,是将主接到我们里面,然后重生从主得新的生命。既然是得生命就会有生命的表现,就是要将自己献给神作为活祭。

有活祭,也就有死祭,什么是死祭?旧约时代以色列人按照律法要求献祭,所献的就是牛羊鸽子。当这些祭物被带到祭坛那里的时候,它们要被宰杀切成块子放在祭坛上燃烧。牛羊都是被人勉强牵到祭坛那里,然后把它杀在祭坛边上,这是死祭,因为它们不是自己愿意献上的,它们是迫不得已。如果不是把它们拴住杀死,它们自己是会逃跑不会留在祭坛那里的。

当耶稣为我们钉十字架时,他是完全处于甘心自愿的。
耶稣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约10:18)”
圣经说:“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

没有人强迫耶稣降生为人,钉死在十字架上,是他自己甘心情愿的。当耶稣在世上生活时,任何时候他要回天上去,随时都可以。当他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如果他不愿意随可以从上面下来。但主耶稣没有下来,是他自己不愿意下来,因为他知道当他下来时,神的救恩就无法作成,罪人就得不到赦免的恩典。

从古到今,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确实很多,但想一想有没有第二个人是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而不愿意下来的呢?每一个被钉死在上面的人都是不得已的,他们想下来却无法下来,他们不想受那种痛苦,但不得不忍受。只有耶稣当他钉在十字架上时,他可以用他的神性使自己不痛,也可以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为了担当我们的罪,甘愿选择留在十字架上,忍受十字架的苦难和羞辱,这才是真正的忍受,是唯一的也是绝无仅有的。

一个人因为没有办法不得不忍受痛苦和可以不受痛苦却甘心忍受痛苦,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和经历。主耶稣选择留在十字架上,甘愿为我们尝尽本不必尝的苦味,这是真正的忍受这才是活祭。当耶稣为我们献上自己的时候,他所献给神的乃是活祭。所以主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要将身体献上当做活祭,要出于完全自愿甘心乐意,这是理所当然的要求。

有时我听到有弟兄姊妹把奉献说成是献身或委身,以为这是新潮的说法。其实真正的奉献和献身、委身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献身是我们自己作出选择,决定要为某种有意义的事业贡献一生。比如说有人献身于教育事业、医疗事业、甚至宗教事业,这样的人如果专心在自己的工作上做出成绩造福人类,确实是很了不起的。

但这样的献身跟活祭的奉献还是不一样的。真正的奉献不但是献身更是要撇下,奉献虽然有自己愿意的一面,但更要紧的是一切由神作主交在主的手里,由祂来做选择和安排,这才叫奉献。最为主要的是源头,奉献的火是来自于神,还是我们自己的冲动。今天在属灵的事情上如果源头是神就对了,如果源头是我们自己可能事情本身并不见得是错误的,但不一定是神的旨意。真正奉献的源头是神,是接受顺服从神而来的呼召。

献身需要有崇高而切实可行的理想,奉献的关键则在完全的撇下和顺服。这是为什么我们要求一个有心奉献自己、全时间侍奉主的人,必须清楚蒙召,也就是必须清楚这是神的要求,不是自己一时发热心而做出的决定。即使是一般的弟兄姊妹,都应当有愿意把自己一生奉献给神的心志,虽然不是全时间侍奉主,但却要全心归主一生为主而活,这就是献上自己为活祭。

奉献需要的是撇下,不是因为得不到而不得不放弃,这不是真正的奉献。有的人奉献给主,他是放下他原来可以得到的,而且是已经得到的。并不是得不到或者公司老板不要他将他开除,他无路可走不如奉献给神。真正奉献的人,他的选择不再是自己来作决定,而是神为他作决定,他只是甘愿顺服撇下他已经拥有的来顺服神的旨意。这才是真正的奉献,活祭是自愿走到祭坛那里的。

今天神不再要我们向牛羊鸽子那样被勉强带到祭坛那里献上,因为主为我们做成救恩的时候他自己成为了活祭,走向各各他,甘愿钉死在十字架上。盼望每一个神的儿女,在生活中都能成为活祭,来满足神的心意。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