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微信

面对他人的评价,我应该在意吗?

作者: 若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10月10日 08:52 |
播放

人们生活在世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议论,基督徒也不例外。当我们遭到他人的论断时,难免感到愤愤不平,甚至因此产生剧烈的冲突。

因此有不少教导指出,基督徒不要在意他人的评价,只要搞好自己与神的关系就可以了。有些激进的观点甚至认为,如果基督徒对此过度在意,是“老我”没有去除的表现之一,认为基督徒的价值取决于神的判断,他人的评价无论好坏,都难免存在片面,无法说明自己就是怎样的人。比如耶稣在世时就遭到了不少人的毁谤,可他们的攻击完全与耶稣的本性相反,可见他人的议论确实容易成为评判的标准,基督徒不去在意是合宜的。

基督徒的真正价值在于,要在主里建立美好关系,做一名蒙神喜悦的信徒,他人再怎么论断那又何妨?而且我们为此愤愤不平内心感到受伤,是在拿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对自己的身心灵没有好处,也会阻碍生命的成长。如果因此与他人发生严重冲突,将非原则的小事扩大化,这也违背了爱人如己的教导。

但基督徒真的不要在意他人的评价吗?这真是我们必须持守的规条吗?其实除了原则性的信仰教义(十诫、因信称义、三位一体神论等),在一般伦理道德,都不能成为我们信仰的律法。而且完全不在意他人的评价,也并不都是正确,善于反思的人,都能从他人的议论中获得启发。

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有负面的、论断的、带有恶意攻击的,但也不乏一些符合事实,出于爱心的劝勉。假如我们不去区分,将他人对我们说的“坏话”都视为论断,而不引起重视,那也是有问题的。

就像有位弟兄是查经班的核心同工,在讲道上颇有恩赐,造就了不少弟兄姐妹。可他因此有些飘飘然,喜欢动不动就对他人指手画脚。有次他的举动令一位姐妹看不下去,非常严厉地指出了他的问题。他当时感到非常恼火,甚至为此彻夜难眠。但他经过祷告、反思后觉得,这位姐妹的话虽然很难听,却指出他生命中的问题,是出于爱的责备。于是他决定改正错误,在圣灵的引导下,变得温和谦卑,作了美好见证。

唐太宗李世民在良臣魏征死后说“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今魏征走了,我失一镜矣”。基督徒在教会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诤友,他们出于虔诚的信仰、敏锐的洞察,能指出弟兄姐妹所存在的问题。如果把他们的话作为激励,是有助于我们生命成长的。

对于非信徒善意的批判,我们不要视而不见或盲目排斥,而要以此作为我们的劝勉。有些人虽然没有信主,但看到教会或基督徒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当面指正,其中不少意见值得教会反思。就像我一位朋友的父亲,对教会内的勾心斗角、乱定异端、表里不一等等问题提出了非常激烈且中肯的批评。他说的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是值得基督徒反思的,因此我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他很有见识,提出了建设性的批判。

基督徒不可把“不在意他人的评价”作为死守的律法,而要区分他人的评价目的是什么?是出于爱心还是恶意?基督徒最重要是自我省察,而非是否在意舆论的评价。当听到有人说我们坏话时,需要的不是发怒,而是回到主前反省自己生命的光景。假如对方评价的情况并不存在于我们身上,那大可不必在意。倘若他们说的话正好戳中了我们的要害,那么就要在主里反省、悔改了。

我们需要秉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各种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去除生命中的渣滓,让信仰日益成熟,在世界上荣神益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