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微信

基督徒,这五点帮我们回归安息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08月19日 08:41 |
播放

在喧嚷的生活中,安息则显得尤为宝贵。

李子柒的视频之所以让众多人喜欢,就是因为大家在视频中看到了自己求之不得、心中理想的生活。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很多时候知道需要归回安息,知道要在隐秘处朝见神,只是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第一:每天坚持读经、祷告

其实这个建议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从信耶稣的第一天起,牧者就会建议我们要读经、祷告。实事求是,我们想要在世界中过一个得胜的生活,还要必须坚持做这最基本的事情才行。想要真实的归回安息,首先必须要不被世界挟制,如果一个人被世界紧紧困锁着,那他的心中必然没有安息,而不被世界辖制的最大的前提,就是心中有神的话,这样才能抵挡仇敌所射来的一切火箭。

就像耶稣在出来传道之前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时,魔鬼将名利、物质、金钱全都摆在耶稣的面前,但耶稣却没有跌倒,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心中有神的话,知道该如何度过有限的人生。一个人以别神代替耶和华时,爱世界的一切超过爱神,这样安息自然就失去了。只有当心中有神的话语时,才会长存安静与喜乐,因为我们不会被世俗的标准、思想、要求所左右,始终立足于神的话语中。所以每天读神的话语,是我们在世界面对挑战时的必须。

还有就是祷告,看耶稣一生会发现,耶稣常常会有祷告的行动。耶稣的祷告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所以需要向父神求什么,也不是因为与父神相分离,正如耶稣说:“你看见子也看见父”,父与子原为一。三位一体的神,位格虽不同,却同尊、同荣。而耶稣在向父神祷告的过程本身就是他为门徒做榜样的过程,引导门徒知道要如何亲近神,同时也是耶稣在安静的过程。

对我们基督徒来说,祷告是我们向神倾心吐意的过程。很多现实压力、生活难处、一直挤压在心中以至于会充满愁苦,但通过祷告可以将难处交托给神,使我们归回轻装的状态。另外在祷告中可以寻求神的帮助,使我们在绝望中不至于没有依靠。当然祷告也是让我们明白神心意的过程,使我们在众多选择中可以知道神对我们的计划如何。

第二:听道

作为基督徒的我们每周都会到教会听道,但如果仅仅是一周听一节信息、一周有一次属灵学习,这样是无法满足生命真实需要的,也无法建立起对神系统的认识。其实现在每个教会的信息资源都非常多,网络的信息资源更多,我们有足够的机会可以学习神的话语。当我们心中对圣经有了全面的认知,对于神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待生活、生命的态度也会不一样。

就像有些教会在网络上查经,每周三次、每次半个小时、每次的时间并不长,但通过不间断地学习,使弟兄姐妹得到帮助和供应。当一个人常在神的话语中,他的里面自然就会喜乐、平安、满足。

第三:禁食祷告

禁食祷告不是一种宗教仪式,而是对上帝寻求时的一种态度。特别当我们心中充满愁苦不得自由,或面对重大选择不知道如何确定时,都可以通过禁食祷告的方式与神沟通。

关闭手机、关闭电脑、关上房门,只为单单与神亲近。面对婚姻上的挣扎、工作的寻求、前途的挂虑、为万民代求等等,都可以通过禁食祷告向上帝表明心意。当然禁食祷告不是一种条件交换,并不意味着上帝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想法成就,而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将主权交托给神,同时能知道自己最大的依靠不是食物,乃是上帝。

第四:和属灵的长辈沟通

和属灵的长辈沟通,这对我们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可以在沟通中看见见证的人经历,看到耶和华神如何带领他们一路走过来,这样会激发我们跟随神的脚步。同时在属灵长辈的建议和提醒中,也可以很及时有效地发现自己生命中的问题,并且能及时调整生命的不足。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找到那些可以成为我们生命中属灵指路人的长辈,并且在迷茫和彷徨时及时寻求帮助,这样能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当然必须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找属灵的人寻求帮助,如果找到的人是贪爱世界、顾念肉体的人,那他所带来的劝勉对我们的生命也无法带来帮助,换言之很有可能是有害的建议。

第五:有意识的分辨所接收的信息

这个世界有很多信息的发布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但我们能做的乃是清晰分辨所接收的信息。每天网络上、电视上、媒体上不间断地对我们传递着信息,浮躁、夸张的信息太多,以至于我们仿佛活在一种梦幻和盲目中而不自知。所以要注意区分信息,这样才能始终坚持做对的选择,始终在真理中不断扎根成长。

对于世界来说,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世界归我们来说不过是过眼烟云,只因为我们不属于这个世界。切愿我们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能认清自己的方向,能持守自己的纯正,在安息中讨神的喜欢。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