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从哥特式的产生看基督教中国化

作者: 中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04月23日 09:32 |
播放

“哥特式”实际上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艺术风格,涉及绘画、雕塑、建筑等诸多艺术领域。而基督徒对于哥特式的了解,大多是来自于教堂的建筑风格,即尖尖的顶、大大的窗和内部宏大的空间,当然,如果是有圣公会背景的新教教堂,或者天主教教堂,除了以上这些特点,还要加上绚烂的彩色玻璃,这些彩色玻璃把摄入教堂的阳光变得更加神秘、幽静,加上教堂内部高挑、空旷的空间,很容易让人进入信仰的沉思。不得不说,哥特式教堂确实有着独特的魅力,那么直到如今还不断被模仿的哥特式教堂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要回顾到12世纪的法国,当时巴黎的圣丹尼修院发生了一场大火,把修院的一部分建筑烧毁,而修院院长苏杰﹝Abbot Suger﹞本人懂得建筑学知识,便自己设计了一个半圆回廊,就是以尖拱、拱肋为特点。这一建筑特色在当时是一种创举,因为之前的教堂都是拜占庭和罗马风格,给人的感觉是低矮、厚重,这种类型的教堂不能开很大的窗户,否则无法支撑厚重的墙壁。

在哥特式出现之前,拜占庭和罗马风格的教堂风靡整个欧洲。到了中世纪中期,因着战乱逐渐平息,封建领主之间、各自治地区之间都形成了较好的交流机制,在这样稳定繁荣的背景下,各个领域都有了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基督教艺术自然也在悄无声息的孕育着各样的变革。因着圣丹尼修院的一把大火,加上苏杰本人在神学上的思考和建筑学上的造诣,哥特式建筑就横空出世,从此逐渐取代了拜占庭和罗马风格。可以说,哥特式建筑在教会里出现,是基督教艺术一个重大的变革。

从哥特式的产生中,我们不难发现三个必要条件——一个稳定繁荣的社会、一个博学的神学家、一个契机(比如圣丹尼修院的那场大火)。

联系到今天“基督教中国化”的课题上,我觉得这三个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今的中国确实在文化、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为“基督教中国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博学的神学家”和“契机”却是可遇不可求的,只有上帝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这三者结合起来,让基督教真正的中国化。

有的人会说:“今天我们已经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难道这些成绩能被否认吗?”

是的,我们尝试着把圣诗用中国的调式去编曲,把教堂尝试着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去设计,我们甚至也在努力把一些本土文化思想融入基督教信仰,但这些都是外在的,真正涉及核心的,是我们需要一个中国的系统神学,在这个神学架构中,不是完全照搬的西方神学思想,而是要批判的吸取西方神学思想之后,融入上帝为我们所预备的元素而合成的。

又有人会从另一个方面反驳,理由是今天中国的基督教学者,无论是教内(各神学院)还是教外(宗教研究所),都有很多的人才,为什么说“博学的神学家”还没有出现呢?

我不否认,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庞大的神学研究队伍,但如果把这些神学家拉出来,问他们:“谁能提出一套适合中国的系统神学?”我想没人敢接这个题目,一是因为太大,二是没有人能把各方面都考虑周全,像苏杰院长那样,特立独行地做出一番革新。当然,对此我们也不必灰心,因为上帝主宰一切,如今没人敢做,但只要上帝安排了一个契机,谁也不知道是怎样的一个契机,就能把中国的苏杰呼召出来,把变革之门打开一个门缝,就会让成千上万的神学家加入其中,那将是“基督教中国化”蓬勃发展的开端。

我们期待这样的一个开端。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