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微信

让我们经历生离死别的上帝 真是全能的吗:浅谈“全能”的定义

作者: 小斌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02月22日 09:37 |
播放

2020年,注定是令人难忘的一年。大家居家隔离都超过半月有余了,每天的信息轰炸,此时此刻或许已经有些信息疲劳了,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对于“敌人”我们所知甚少,基督徒更不能懈怠祷告,作为这世界的管家,我们有责任为这地祈求平安。

最近在网上,还是有一些令人难受的言论,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但永远不要忘记,作为宇宙中孤独漂流的地球乘客,我们都在一艘船上。

1

生活中我们总还是有太多的疑问,其实就在平时,我们也有可能会面对生离死别。

人为什么会有生离死别?这样的悲痛经历与我们的信仰知识是相抵触的。

我们认识的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尽善尽美的,祂有丰富的慈爱怜悯,他用自己的能力拖住世界,并护理世界。

但现实里,特别是这个时候,怎么就不适用了呢?上帝既然全知全善,为何不医治这个世界,不拯救我们的家人朋友呢?

上帝满有怜悯,耶稣称我们为朋友,为何舍得我们伤心难过呢?

我们需要一个回应,以便于我们可以在以后的道路可以坚持这份信仰,也让它支持我们勇敢地走下去,否则真的太难了。

2

我们称呼上帝为父,祂却带走了我们的挚爱,没有像与亚伯拉罕商量那样,单方面地行动了。我们的抱怨不合理吗?还是我们对上帝的认识有什么误解?上帝创造了世界,难道不应该对全世界负责吗?

我们通常认为上帝是创造者,是全能者,是慈爱的,是体贴人心的。祂是护理的上帝,万有都在他的管辖内,任何事的发生,都应该有祂的许可吧。

当我们这样思考的时候,上帝就成为高度集权的至高统治者。这种对上帝全能的思考,反而将上帝放入一个危险的框架。每当灾难来临,就会立即陷入上帝邪恶或者上帝无能的思考。

历代神学思考都偏向于严肃的哲学问题,而不是圣经文本。我们花很多时间研究上帝的“全能”,而忽略了圣经自己怎么说。

3

上帝的全能之所以成为难题,因为无所不能和自然秩序存在张力和矛盾。

对此第一种尝试回应:事物本身不可以存在矛盾,上帝不能做“不可能”的事。例如,上帝不能画一个正方形的圆。上帝为什么不医治一些绝症患者,不是上帝无能,而是祂不能违背自然,癌症就是要死,不死反而违反癌症本质。

第二种尝试回应:自然法则不能限制上帝,上帝超越自然,他可以废弃自然法则。一切源于上帝,他不受创造界法则的限制。例如他可以行在水面上,让死人复活等。

作为苦难的当事人,我们会选择第二种立场;但作为旁观者,有些人选择第一种立场。

本文不是要讨论哪一个更正确,这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用人的逻辑来思考上帝。理性和思辨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上帝的全能,除非我们考察上帝自己的启示。

4

从《圣经》旧约文本看,上帝的能力受到诸多限制,很多情况都不在祂的控制下,世界没有按照祂的完美设计运行。所以上帝需要不断地介入历史来干预,帮助人们脱离罪恶,补救人们犯罪的后果。上帝有时候还要要采取非常极端的操作。

例如创世纪6章,上帝后悔了,要用大洪水灭世。上帝也用战争作为他的工具,当以色列犯罪,就会兴起敌人来攻击以色列。

上帝有能力摧毁和惩罚,这是我们理解的权能。但我们再思考一下,就发现这恰恰表示世界不在祂的全然掌握中,因此才需要不断地干预纠偏。

究其原因,上帝赋予人类自由,但人的自由反过来限制了上帝的自由。

5

新约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上帝几乎不再干预世界,祂也没有被描述为一个掌管世界的全能者,他的能力受到很多限制,而且所有行动要借着人类参与才能成就。

约翰福音开篇就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这段经文除了表明上帝的创造,也揭露了上帝的“无能”。祂就是光,但这光却没有克服黑暗,黑暗通常代表了邪恶者。

新约似乎认为世界并非完全在上帝的掌管中,世界受撒旦管辖。

路加福音4章说:魔鬼又领他上了高山、霎时间把天下的万国都指给他看。对他说、这一切权柄荣华、我都要给你.因为这原是交付我的、我愿意给谁就给谁。你若在我面前下拜、这都要归你。

这里表明魔鬼控制世界,并任意支配。当然我们可以辩解说这并不能说明神的无能、受限,只是祂许可事情这样发生。上帝的受限不是因为外部力量的威吓,而是出于祂自己的意愿。我们称之为上帝的自我约束。

6

从福音书里看到耶稣向我们展示的生命,祂对上帝能力的理解和我们可谓天壤之别。

耶稣展现出来的能力不是祂的无所不能,而是祂那份无限大爱的能力。

祂的权能借着祂的软弱彰显,用人的眼光看,耶稣的能力非常有限。

耶稣拒绝报复那些藐视它,嘲笑他,鞭打他,钉死他的人。祂的能力是出于祂的爱。

谁又能知道,这种软弱却颠覆了全世界,战胜所有的仇敌。这就是耶稣爱的能力,为此祂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也是耶稣对门徒的要求,不要依靠财富,不要依靠暴力。

耶稣的能力不是在对抗中建立,而是在信心中建立。耶稣的神迹也依赖于信徒的信心,你不信祂,祂就不行神迹。这种能力不是以任意妄为的专制统治来表达,而是用祂牺牲的爱。

耶稣的生命展示了对能力的不同理解:无能之能。

7小结

耶稣的能力,在于他的受苦和共情,祂与受苦者同在。上帝的全能,不是我们理解的战无不克,反而是忍耐,甚至失败。

十字架的能力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奔向新生命。这种能力不是试图控制一切,而是即便在死亡与失败中,仍能带出生命的活力。

这有别于我们对上帝全能的幻想,所以即使灾难发生,并不能否定上帝的能力。我们不应该去探讨“全能”这个词,而应该去理解“全能者”本身。

对于很多神学家而言,“全能”是一个名词,必须明确定义。对于我们而言,“全能”是形容词,表示了上帝无限之爱的信实,是一部救恩的历史。

保罗肯定这种能力说,没有什么能让我们与神的爱隔绝。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