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微信

思考丨人生短暂生命脆弱,如何才能不辜负此生?

作者: 志献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12月13日 09:05 |
播放

如何才能不负此生?这是我躺在床上,刷手机时候涌入到头脑中最直接的一个问题。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的话题前段时间网上铺天盖地,白天时本想写一些什么,但太忙了实在没有时间。晚上忙完已经十点多,想到高以翔先生的事情,还是督促自己要早点休息。只是无奈,躺在床上时还是无法按捺心中的思绪,反复思想:如何才能不负此生?

“死亡”的话题早已不再新奇,因为无数人用生命谱写了死亡的真实,然而每次生命的离开时又都会触动我们的心弦,因为死亡这个话题对活人来说太过沉重,离开的人或许不会为此悲伤什么,活着的人却会因此而思索许多。

传道书中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又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没有什么预言比预言人死亡更准确,因为古代的人没有一个活到现在,有时我对照镜子中的自己和以前的照片看,我发现自己也不过是正在走向死亡的途中……

死亡的律没有人能逃脱,但人却能在今天决定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死亡。

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耶稣基督来,为人带来了全新的希望,就是将人从死亡中拯救出来,并且让人知道死亡不是一个结束,乃是新生命的崭新开始。虽然耶稣基督将救恩带给了我们,但在现世中却并不能完全体会到这救恩的奇妙与丰盛,也许等有一天看见了地狱中永远的死,才会真明白耶稣救恩的丰盛。

如何才能不辜负此生?是不应该以外在的物质丰盛来度量我们生命的价值,乃要以生命真实的平安喜乐来在意生命的本质。

耶稣曾说:“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么?”

耶稣来到世界,清楚告诉人要认真直面自己的生命,让人重视自己生命的经历与价值,而不是其它虚无的事物。

生命是一切事物的载体,有了生命食物才会有味道、衣物才会华美,如果生命都没有了那食物和衣服将变得毫无价值。

然而我们更多的是汲汲于房子、车子、票子,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以至于心神不安甚至夜不能寐。我们不快乐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吃不饱、穿不暖,乃是因为我们心中缺少了一种满足感,被名利、地位、享乐蒙蔽了心眼。

圣经说“有衣有食就当知足”,这不是让我们懒惰,而是让人有一颗安之若素的心,然后享受生命中平安和喜乐。

生命的短暂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圣经说:“人的一生窄如手掌,又好像一片云彩,出现少时就不见了。”有时我就觉得自己仿佛还是少年,却无奈已经步入了中年,一生的时间太短,能把握的也太短。

如何才能不辜负此生?或许就应该做神让自己做的事情,不被他人的声音所束缚,不被环境所影响,能穷其一生做好一件讨神喜欢的事情,这也是一种值得。

我很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比如心跳、胃、肠道等,稍微有一些地方出问题就非常担心——担心自己病倒在床上,更担心上帝将我接走。因我深知自己没有尽心竭力完成主的托付,也自知生命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去见主的面。

如何才能不辜负此生?就是不辜负耶稣的爱和拯救。耶稣用他的生命换来了我得生命,用他的刑罚换了我得平安,用他的鞭伤换来了我得医治,而我唯一的价值就是为了他好好的生活,努力完成他的托付。

我关注自己的身体并不是出于自私与贪婪,乃是因为我想要继续去服事别人,如果我自己先病卧在榻又如何很好的服事别人呢?所以我曾经向上帝祷告:“愿我无疾而终,倒在事奉的讲台上。”当然为了这个愿望我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因为我希望自己可以不因身体的原因而影响事奉的脚步。

或生或死,都不是为自己的益处,乃是为神的荣耀。
正如罗马书记载:“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

娱乐至死的时代,让人将智慧遗忘,掩耳不听真道,夜深人静时我也会想,那些娱乐节目的策划者和操作者难道不是悲剧的制造者么?看着凌晨一两点钟别人依然在拼命,内心就没有些许谴责么?

转念一想,或许人心并不会痛,因为在某些人的眼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只是数字的大小问题。就像“网易患绝症被劝退的年轻人”、“深夜猝死的作家”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金钱化,既然所有一切都能用金钱来衡量,那良心又怎会有感觉?当然也许会伤心几天,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新的热点话题所替代。但是逝者的家人却会始终在悲伤中,难以平息……

无论人怎样去避免,死亡依然会来临,我们能做的就是以最好的姿态面对死亡。

爱上帝、爱家人、爱自己,在所拥有的一切事情上满足而喜乐,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好的珍惜。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