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微信

思考丨团契需要有领袖吗?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12月06日 09:37 |
播放

团契需要领袖的原因,一般是认为团契需要带领,以在真理上能把握方向,不会走偏;还可以防止异端邪教的侵袭,保证团契成员的安全。除此之外,出于现实的考虑,团契需要领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防止成员的离开,或者被其他团契拉走,团契的领袖意识有一种地盘观念的意味。这就是对基督教在宗教改革之后的另一种偏向所做的评价,一个教皇被打倒,许许多多的教皇站起来。

耶稣在福音书中,向我们展现的不是现今一个领袖带领一个团契的模式,耶稣提供的模式是无领袖模式。如果按照今天领袖带领的模式来评价耶稣,那么无疑耶稣是失败的。毕竟今天没有人愿意看到领袖遇难,而成员四下逃散的情景,更愿意看到成员继续为领袖奔走呼告。前一种情景往往被视为失败,后一种情景则被视为成功。

今天把对真理的追求,把对耶稣教导的追求,潜移默化地替换成对领袖的认同和对领袖个人的追求。

在笔者参加的一些团契中,大多属于领袖模式,当然偶尔也有例外,没有领袖,注重个人成长的团契模式。这种模式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按照耶稣的教导,对上帝的敬拜是心灵和诚实的敬拜,因此每个人的心灵和诚实都可以敬拜上帝,都是蒙上帝悦纳的敬拜。

宗教改革的目的就是打破教皇和教士阶层对敬拜上帝的垄断,对圣经和神学的垄断,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马丁路德才提出人人皆祭司的口号。

按照这样的精神,我曾经参加的那个另类团契,与传统的领袖型团契不同,他们让每个人成为带领,每个人都是团契的主人,每个人轮流着分享圣经,分享对耶稣教导的理解和心得。当然,除此之外,每个人还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组织大家参加公益活动,以及进行相关的生活培训,比如团契医生成员进行健康或者急救培训等。

耶稣的教导是团契的基础,也是团契之所以为团契的缘由,因此,耶稣的教导是团契必备的内容,也是团契成员必须阅读和深入理解的内容。但是在对福音书理解的时候,不为团契成员设立标准,而是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发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各自的认同或不认同,当然其间必须不能有的态度就是先入为主而不给出根据的拒绝。他们没有异端的概念,也没有错误的观念,不会因为你分享了与大家不一样的观点就定你为异端,或者显出不接纳的态度。

在他们的观念中,真理越辩越明。如果真理没有争论,那么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掌握的就是真理,因此只有在讨论中,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才能更靠近真理。

因为每周轮流一个人分享,因此就意味着团契成员不能太多,正如耶稣的门徒一样,12个或者是最佳数量,这样他们能彼此关心,不会因为人数和团契规模的加大而冲淡了链接密度和感情浓度。如果人员增加,那么就分出去,与另个团契之间互不隶属,各自成长。

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团契的运作,从分享圣经到团契的日常运营,因此大家成长很快,这样团契分出去,也能很快健康运作。

他们不在意自己的规模,只在意团契每个人成员对耶稣教导的理解和实践,在意每个成员生活的改变,因此他们虽然规模很小,但是社会影响却很大,在社区他们打扫卫生,做各种力所能及的讲座,当然他们不是以基督教的名义,也从来不打基督教某某团契的横幅,他们只是做,与其他志愿者一样,只是做而已。

他们没有地盘意识,每个成员都可以参加其它团契或者教会的聚会和活动,但是成员却极少流失,除非搬家或者工作变动,一般情况下,成员还是比较稳定。因为团契的组织模式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这从他们聚会的频率也可看出。他们每周固定聚会只有一次,那就是分享福音书内容,其它聚会团契成员各自私下相约,地点也是私下约定。

表面看来,他们是个松散的团契,根本不像个团契的样子,倒像个驴友的临时组织,但是他们彼此之间的认同和链接又远比驴友紧密。没有领袖,他们每个成员自己反而获得了更大成长,也让他们有了更强的团结密度。

当然这样的团契模式,并不符合那些有着规模和人数任务的带领人,因为这种模式很快就会把领袖的权威抛到一边,也不能在发展人数上带来可期的增长,因此无法向上一级教会组织交代。

这样的团契只能独立存在,不能属于任何教会或组织。

如果我们回到福音书,可能会发现,这种团契模式可能更符合耶稣的教导。耶稣说要彼此服侍,在上的必然在下,这种关系实际上是朋友关系,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除了耶稣,没有任何权威和领袖能让我们服从他的教导,也不能限制我们怎么思考和敬拜上帝,因为“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 (约翰福音 15:14 和合本)”

凡是遵行耶稣教导的就是他的朋友,朋友都是平等的,是可以争论的,是可以邀请的,唯独不可以命令。

因此我们看到,耶稣被抓之后,重点的不是门徒四散,而是门徒再一次相聚,这说明,对耶稣教导的认同才是最坚固而不可摧毁的。

今天传统的领袖式带领模式,起源于基督教早期受到犹太教的迫害,后来又受到罗马帝国的迫害,因此为了对抗外在压力和异教的侵蚀,需要强有力的领袖以团结教会成员,但是今天这种外在迫害和异教压力已经转变,是否还要继续旧的模式,这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