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微信

中秋将至,基督徒帮中国文化拾起礼乐

作者: 读者来稿 薛光盐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9月09日 08:55 |
播放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快到了,大家脑海中都存着一个海上生明月的景象,吃月饼、吃蟹、吃桂花茶,走亲访友,热热闹闹。这样的情形一直要延续到中秋节结束,秋风送爽,然后大家齐齐地期盼下一个节日:重阳节。

在古代,节日是与很多礼仪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拜月如放灯、猜谜、吟诗,这些古代礼仪的消失,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忘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于古代的传统礼仪让人产生与现实脱节的情绪,大家已经久不拾起了。

现在很多小资会谈起礼仪,他们称之为“仪式感”,比如房屋打扫干净、用上好的器物、小心翼翼地对待人、事、物……这些,都称之为礼的开端,但是在重要的节日,他们也已经拾掇不起美好的往昔了。

在这一点上,基督教的价值观和观照性,可以帮助中国文化重新拾起久违的礼乐。

礼乐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它的本质是一种夹杂着敬畏、亲敬和祈祷的形式活动,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人们达到一种对自我价值的深刻体验,以及对人文世界的秩序观的明晰,然后作用到各人身上,则逐渐树立起一种对上敬爱、对下怜恤的美德。

礼乐活动是一种很复杂的双向活动,它既带有秩序感,又带有亲近性;既带有在场性,又带有不在场性。是一种原本隔阂的人群因为某种仪式聚集在一起祈祷的活动。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一种社会深层次的秩序观得以建立,它使人脱离原始阶段的暴力,而心向往一种更为美好、和谐的身心世界。

由于人类世界的情境关系不同,礼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有一种形式是比较主要的,在节日中尤其普遍。这种形式的过程往往是这样的:“亲近—演绎—离别—重演”,这种四个阶段的祈祷和介入过程,使得整个仪式具有一种长时段的延续性。

比如中秋节,它是“凡间英雄获得幸福”、“美好离别英雄”、“天上重现美好”的一个连续性的形式演绎,人们在节日过程中,“等待月圆”、“月圆活动”、“月又盈缺”,整个过程充满了“为美好而作准备”、“美好又得而复失”、“期待又一场美好”的深层次秩序感。

在古代,这些礼乐传统,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在失序的人心中,重新树立起对于美好生活的积极向往。

这些美好的礼乐传统为什么在今天很少见到了?原因有很多种,有两个重要的原因是:第一缺少了主体性,第二在普世性面前,它的合法性减弱了。

作为普世价值的基督教,有能力为中华文化的礼乐复苏创造一个良好的支持。

我们看到,中国传统的很多礼乐活动,与《新约》有一个相似的内在结构。从对美好的向上心,到人在仪式中的受洗,到人对贵贱世界的双重体恤,到人的美好世界永恒的追求和秩序感的完成。《新约》与中华传统礼乐的内在结构是一致的。因此,理解了《新约》,对于复苏中华传统文化中美好一面的形式,有着积极的介入性。

比如中秋节。

现代的中秋节,事实上很多人的脑海中已经存有了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歌意念,在中秋节喝桂花茶、持蟹对诗,也已经存有了苏东坡的种种诗意和人生感慨。这些,都是与《新约》的精神有契合感的。所欠缺的是,一种互相亏欠的普世性还有待于基督教文化更深的介入中华传统。

这样的节日礼仪中的互相亏欠,在传统文化中往往体现在男女之间,比如张九龄,比如苏东坡,比如张若虚的诗歌,在有的节日中,也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亏欠中。但这种种亏欠并没有基督教的更深一层的相互亏欠,以及对造物与人关系的深层次亏欠。

因此,在中秋节复苏传统文化的礼乐时,基督教可以为传统文化提供一个更为宽广而深刻的精神性介入。

比如对诗,比如祈祷,比如永恒的亏欠,比如爱与敬爱。

“在天上的父”,愿我们都称颂你的名为大,祈祷我们都怀着对你永恒的亏欠。因为你舍弃了你的独生子给我们,让我们在希望中获得幸福的期盼。让我们学会忍耐、爱与责任。因为你无论在人间的美好与不美好之中,你都没有舍弃我们。

愿这片国土在《新旧约》的朗照下,获得它宽广而恒久的命运。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