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微信

特稿|| 耶路撒冷朝圣之旅:在耶稣被关之地、在苦路、在哭墙,遥想耶稣

作者: 胡艾茜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11月15日 07:39 |
播放

“世界若有十分美丽,九分在耶路撒冷。世上若有十分哀愁,九分都在耶路撒冷。”

不管你是不是宗教信仰者,你都不能不去一次耶路撒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的历史、文化、沧桑、祝福、眼泪、怨恨、喜乐……都能一一感受。

日前,与好友因公到以色列,虽只匆匆游玩了两日,却也被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深深吸引。

在这里的任何一处,都能听见各种语言发出的祷告声;从世界各个国家而来的虔诚信徒、慕名游客,仰望着老城发出惊叹,因这里凝结着以色列民族两年多年的历史进程与特色文化。

现在的耶路撒冷城已经被划分为新城和老城,一道长而古老的城墙将两座城分开。


将耶路撒冷分成新城和旧城的城墙(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新城是以色列首府所在地,极具现代化风格,繁华的商业街与其他国家的都市并无太大区别,但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设计和使用的材质却与普通都市区分开来。

耶路撒冷的城市建造在山上,房屋是由当地的石块搭建而成。石头在岁月的洗涤下泛着淡淡的黄色,累砌成墙后,墙面触手凹凸不平极具纹理,是石头原本的特色。

老城的地面由石板铺成,常年的行走踩踏被磨得光滑异常,稍稍走快一些便会担心滑倒。圣城里的穆斯林社区里是紧凑的小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摆满了民族风的各样小饰品,令人有种脱离了现代化文明穿越回到两千年前集市的错觉。


耶路撒冷城内的穆斯林社区,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这里的孩子肆意奔跑,穿梭在不认识的人群中间。当有人与他们打招呼时,他们就会转过头来向你回应,那一双蓝色的眼睛里溢满了纯净与美丽。他会微笑看着你,然后在你不说话的时候欢快地跑开。

在这里人与人并不认识,可你却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旅游的人在周围来回穿梭,热闹之中又还透着一丝时光回溯的静懿。站在耶路撒冷城的高处往下俯瞰,不免心中感叹,这就是两千年神的儿子降生之地,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原来是这般模样……

耶稣被关之地

这是与好友寻找苦路十四站时误打误撞找到的。

进门后立着的牌子上告诉游客,两千年前这里曾是一处监牢,耶稣在开始走苦路之前曾被关押在此,两千年后在原地修起了一座教堂,用来纪念耶稣曾在此受过的苦。

屋内即便是白天也很昏暗,进门后的第一层是一条横向的过道,左边立着一具巨大的十字架,右边挂着耶稣的画像。


图1:入口大门。图2:通往地下的楼梯。图3:立在楼下左边的十字架。(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沿着不长的楼梯往下,是地下一层。

楼梯的尽头便是曾关押过耶稣的地方,很小的一个“坑”——说是坑一点也不过分,一人高的圆洞人站在里面连周身也转不开。

如今里面立着一个十字架,有烛火莹莹闪耀。

然而却不难想象,两千年前耶稣坐在这里时,是怎样的凄凉与拘束,这么小的地方,他只能坐在里面一动也不动,便是想要调整姿势也很难。


左:曾关押过耶稣的地方,如今里面立着十字架。右:楼梯转角处摆放着的十字架。(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对面较大的一块空间,曾关押着和耶稣同钉十字架的两名犯人。

相较起关押耶稣的地方,这里的空间又更大一些。好友忍不住疑问:“为什么这两个犯人关在这里,耶稣却要关在那么小的一个地方?他可是神的儿子!”

是啊!他可是神的儿子。

可那时的人们不知道,即便知道也不承认。

甚至会因为“神的儿子”这层身份而故意将他关在一个晦暗的地方,借此嘲笑他:你不是神的儿子吗?你可以从这里出去,我们就相信你是真的无所不能。

再往旁边走开一米,是关押过犯人巴拉巴的地方,如今也被铁栏杆围了起来。


上左:关押过两名同钉十字架的地方。上右:关押过犯人巴拉巴的地方。下:牢房的整体一览。(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这一层整体空间给人感觉狭小、压抑和沉闷,里面只有微弱的光从楼上透下来,冰冷而坚硬的墙壁令人喘不过气来,待在这里久了会感觉到窒息和痛苦。

底下还有负二层,往下走去更加阴暗。因里面点有熏香的缘故,进去后视线变得朦胧不清。据说这里在耶稣时代都曾关押过犯人,后来不使用了,便遗留了下来。

从里面出来后,殿外的阳光依旧灿烂夺目,与屋里的昏暗、压抑成反比。那个时候的耶稣待在狭小幽暗的牢房里时,他是怎样的心情呢?

他是神的儿子,却被像奴隶一样关在暗不见天日的地下,被粗暴的对待。他可以反抗,甚至差遣天使来帮助他,但他却甘愿降服……

回头看向通往屋里的过道,光芒的尽头是照不进去的黑暗,思绪仿佛随着这地穿越时光回到了两千年前,那楼梯末端的小洞里,被审讯后一身是伤的耶稣正蜷缩着身子坐在那里,他低着头,不知正在想着什么……

苦路十四站

如果你来了耶路撒冷,一定不要错过耶稣曾背着十字架走过的苦路十四站。在这十四站,每一站都有它泣血的故事与传说。


按图顺序:苦路第一站:耶稣被审问之地。第二站:鞭挞教堂。第三站:耶稣第一次跌倒。第四站:耶稣与母亲诀别。
第五站:兵丁让古利奈人西门替耶稣背十字架。第六站:犹太妇女替耶稣擦去血与汗。(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全世界的很多基督徒都千里迢迢来到这座城市,并不为旅游,只是为了朝圣。

两千年前,耶稣曾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艰难地走过耶路撒冷的街巷,一步步走向各各他山,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所走过的这条道路,便被称之为“苦路”。

现在的苦路十四站被当地的特色商铺紧密包围,繁华与热闹早已替代了苦闷与萧条,似乎再难寻到两千年前耶稣走过时那一路的艰辛与悲苦。然而依然有许许多多的基督教信徒来到这里,以重走苦路的方式朝圣,他们每到一站便停下来一同读经、唱诗、祷告,最后一同恭颂主祷文,默想两千年前耶稣曾对那邪恶世界的忍耐与救赎之心,以及背着十字架悲壮赴死的心情。

耶稣被铺后,被犹太人祭司长送到罗马总督彼拉多处受审,但彼拉多认为耶稣并没有反抗罗马的意图,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要在他和另外一名死囚之间释放一人。但祭司教唆犹太人释放了囚犯,要处死耶稣。


苦路第七站:耶稣第二次跌倒。第八站:妇女们痛苦,耶稣说:你们当为你们自己和儿女悲伤。第九站:耶稣第三次跌倒。(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耶稣被定罪后,罗马士兵用荆棘做的王冠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紫色的袍子,戏弄他是“犹太人的王”。在受尽羞辱和鞭打之后,耶稣背起了十字架,开始走向各各他山。

这里的每一站都有耶稣走过的痕迹,每一段路程有耶稣洒下的汗与血。虽然寻找苦路十四站时是在喧闹的商区里来回穿梭,但带着想要体会耶稣心情的心再次走时,街道在眼前变得悠远流长,耶稣正背着那巨大的十字架在街巷中艰难地走着,而站在旁边拥挤的人群中,有人冷漠地看着,有人面露不解,也有人跟在耶稣的身后,掩面哭泣……

圣墓教堂

苦路的第十站到第十四站都在圣墓教堂。

耶稣在这里被罗马士兵抓阄瓜分了他的内衣,又将他残忍地拖到山顶,钉死在十字架上。


圣墓教堂(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在教堂的中心祭坛下方有一块耶稣受难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耶稣的血便滴在这石头的上面。每天有大量的教徒们、游客排队钻进去跪拜这块石头。

进圣墓教堂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矩形的橙色石板,这是苦路十三站——也是耶稣被从十字架上取下后,安葬之前曾放置他、为他身体涂香料和香膏的地方。

从世界各地来朝圣的基督徒们跪在石板前,用干净的布擦拭着石板,低头深深亲吻着这块曾安放主身体的地方,跪在石板面前哭泣、祷告。

苦路的终点站是圣墓的神龛所在地,狭窄的石窟中放着耶稣的石棺。但是石棺是空的,因为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从石棺里出来,最后升天回到了父神那里。


苦路第十站:耶稣在此被兵丁瓜分内衣。第十一站:耶稣被钉十字架。第十二站:耶稣的血滴在了受难石上。
第十三站:耶稣身体被取下,放在石板上。第十四站:耶稣下葬、升天之地。(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但是这一站每天都有许多的游客、朝圣者排队等着进入狭小的石窟空间,跪拜石棺。排队的队伍拥挤且漫长,几乎是十几分钟才能挪动几步。与好友排队等待的过程中,曾几次看见有朝圣者跪在队伍中间,以虔诚的祷告一步步跪入了石窟之中。

旁边的基督徒游客说,这里便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而钉过耶稣的十字架也确实被安放在此处,只是后来在战争中遗失,非常可惜。

值得一提的是,石窟后十多米处的地方便是安葬过耶稣的墓地。


安葬过耶稣的墓穴。(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一次只能通过一人的甬道尽头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墓穴,里面需要打开手机的光才看清,有两个不大的墓穴,据说其中一个曾埋葬过耶稣,但如今已经不能确定,到底是左右边的哪一个。

去圣墓教堂时正是周天,有犹太教教徒在里面做礼拜,三五个男士一同咏唱他们教派的赞美诗,教堂的钟声敲响,与歌声融合成一体在偌大的教堂来回悬宕,有和平鸽在教堂内飞翔,那一瞬间内心涌起无尽的圣洁与敬畏感……

哭墙下的感动

耶路撒冷被公认为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如果说耶路撒冷是通往天国的邮局,那么哭墙就是天国的阶梯,朝圣者们将想对上帝说的话语写在纸上,层层叠叠地塞进哭墙的缝隙当中。

穿过耶路撒冷迷宫一样的古城街道,经过一系列的安检门后眼前豁然开朗的一个广场,便是哭墙广场。广场中央有一道长长的栅栏将哭墙分隔成男女祷告区,和好友第一次进去时并不懂这些,误入了男士祷告区,被几位犹太人好心提醒:“女士的祷告区在另一边。”于是尴尬地道着歉退了出来。

在哭墙的脚下,可以看见当地的犹太人、朝圣者们都站在墙边,双手贴在墙壁上轻声祷告、哭泣,一旁有工作人员准备的椅子,可供游客坐在近处读经、默祷。还可以将自己的愿望以文字的形式写在纸上塞进石缝里,据说这些纸条上帝能看到。

哭墙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几百块巨石堆砌而成。据考古学家透露,这些石块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大一块巨石约长13.6米,宽4.6米,高3.5米,重达570吨,据说是世界上第三大人造巨石。


聚集在哭墙祷告、读经的犹太人和朝圣者们。(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历经千年的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石头也泛泛发光,如泣如诉一般。

好友站在墙边祷告许久,回来说:“你也去祷告一下吧!我一祷告就觉得浑身发热,真的很不一样。”

被好友说的心动,便起身去到了墙边,刚将手按在了墙上闭眼祷告,就感觉到圣灵如瀑布般浇灌了下来。

这里是世界的中心,是神的国开始的地方,也是离上帝最近之处。每天有大量的人在这里读经、祷告,在这里圣灵极其充沛,祷告时有着明显不一样的氛围和感动。

离开哭墙时正是当地时间周五晚6点,老城区的犹太人全都往哭墙这里集中而来,男士身穿黑色礼服,头戴绅士帽;女士着正装长裙,纷纷去到哭墙,一同赞美、高歌、祷告、读经,开始他们向上帝的敬拜与尊崇,那歌声高昂嘹亮,回荡在半空久久不散,仿佛直入云霄直达上帝座前……

笔者后记:

耶路撒冷是地中海的天气,两头冷中间热。中午时将近三十的室外温度将内心的敬畏感蒸发得烟消云散,再度回归到都市的喧嚣嘈杂之中。

或许这神圣而神秘的地方更适合傍晚时分过来,夕阳西下之时随着光从地平线消失,以色列的旗帜在随风中飘动时,耳边传来圣城里若有似无的祷告声,心也在瞬间变得静懿和敬畏起来。

离开耶路撒冷圣城时,还能看见金顶清真寺的金色顶尖在斜阳下闪烁着熠熠金光。城外拿着枪的士兵懒散地靠着栏杆交流,见到来自东方的脸孔时会招手微笑。白天的庄严和肃穆,夜晚的幽静与冷寂,矛盾却又自然,仿佛耶路撒冷就该如此。

上帝所钟爱的地方,神的历史从这里打开,铺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的确有它吸引人的神秘之处,引人朝圣。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