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微信

利玛窦来华传教对周口基督教会本地化的启示

作者: 姚颂恕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7年06月26日 13:27 |
播放

——“利玛窦与南昌: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研讨会系列

利玛窦(Matteo Ricci)是天主教在华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衬中国文化典籍进行研究的西方学者,他学汉语,穿儒服,借科技,交权贵,研儒学,对中西又化的交流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利玛窦通过非宗教的途径打开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局面,他与当时社会高层和知识分子接触密切,他不仅承担了传播福音使命,更是推动了社会文明进程,可谓是基督教中国化先服。

河南省周口市基督教两会牧师马鑫在“利玛窦与南昌: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研讨会发言,介绍了周口基督教会本地化的实践与成果。他说到,周口教会不但秉承基督教信仰的精神,而且在社会服务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万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尤其“河”文化神学思想和‘三堂”“三员’‘发展理念,都有利玛窦在华传教的影子,并开创了基督教在地化良好局面。

他认为,利玛窦在华传教中,他是和谐政教关系缔造者、中西文化的融合者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播者。利玛窦不仅履行了作为一个传教士的使命,更是一位文明的使者,他所介绍和传播的科学技术,开明启智,是中国科学技术次启蒙运动,信仰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推进了中国科技水平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时至今日,基督教中国化的现实意义就是:基督教在中国

社会发展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除了他的宗教功能之外,在社会进步中能起到什么样作用?马鑫牧师说:“基督教只有推进在中国社会文明进程,迸发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成为善化灵魂,服务社会的正能量,这是实现基督教中国化重要的现实途径。”

周口教会在基督教中国化,更确切的说,是基督教在地化方面做了诸多尝试,也取得了良好成果,并得到了各界肯定。马鑫牧师介绍说,周口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农耕文明、姓氏文化、道教文化均发韧于此。周口教会始建士1879年,是河南省第一间基督新教教会。目前有基督徒45余万人,教职人员3500余人,信徒90%以上分布在农村。

近些年,周口教会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成绩明显,在神学理论体系建设和教会发展模式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基督教在地化良好局面,被学界誉为“走出了一条既服务奉献社会,又促进教会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马鑫牧师梳理了周口教会健康发展背后的因素,总结经验,以供借鉴,为普世教会贡献周口教会独特的神学理论和实践智慧。

一、构建和谐的政教关系

利玛窦作为一名外国人,是中国基督宗教与当时统治阶级的友好关系缔造者。周口教会很早就树立基督教在地化意识,教会不是脱离地域和文化的存在,而是要放在当下文化背景中去理解。

周口教会经过多年探索,与政府形成了良好的政教关系模式:在党委政府治理的框架下,做好多种社会服务活动。通过多年实践,当地良好的政教关系消解了基督教与政治之间的张力。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成为政府放心的社会正能量,从而为教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空间。

马鑫牧师的发言材料中还提到,虽然基督教强调的是精神上的阪依和超凡脱俗的追求,但是基督教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联。正如卓新平所言:“现实中存在的基督教却不可能摆脱、具至代表着某种政治、文化关联。这种关联是其‘非政治性’难以实现的。”(卓新平,《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处境》)加之,基督教在近代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政治文化之间恩怨纠葛,很长一段时间,宗教被视为有害无益的负资产,虽然止自爱国运动解决了基督教遗留的历史问题,但是教会如何在当下的政治文化处境下,适应社会发展诉求,构建和谐稳定的政教关系,实现其良性互动,在政治上为其脱敏。

二、“河”文化神学思想理论体系

利玛窦将中西文化相结合,自身改变欧式习惯,在语言、服装、文化等各方面与中国人同化,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在传教过程中寻找基督教神学观念与中华文化的相通之处,将二者相融合,颇有道成肉身的精神。

马鑫牧师指出,神学思想和地域文化塑造了教会形态,基督教只有通过以文化调试为途径,将其核心精神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形成中国人广为认同的信仰表达方式,才能消除公众对基督教异样眼光。

为此,周口基督教“两会”立足于《圣经》,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与地域特点提出了“河”文化神学思想建设目标,希望基督教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和汇通,就像两条河流交汇,不是狂暴怒吼的激烈碰撞而是平和无声的交融,构建与时俱进的完善系统,让基督教文化成为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丰富多彩自成体系的汉语特色的神学理论体系,为精神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信仰资源。

作为农耕文化肇始的周口,二十四节气在这里有明显体现,周口教会将二十四节气与《圣经》相结合,创作了《二十四节气与圣经故事》,赋予了基督教独特的地域特色。

三、“三堂”“三员”办教模式

从利玛窦传教历程中可以看出,基督教之所以被中国人所接纳,并不是因为其高深的宗教教义和神秘的宗教生活,而是他在信仰之外还博学多识,涉猎广泛,能真止地“入乡随俗”,这些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反观今日中国的教会,普遍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意识淡薄。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传递正能量,教会就是其中的媒介,只有不断地走进社会,融入社会,与社会各个方面交流对话,开展社会服务与关怀事工,才能实现基督教信仰的社会公共价值。社会关怀是宗教团体自身发展的道德意识与伦理责任。

周口教会发挥教堂和义工传道的实用功能,提出“三堂”“三员”发展模式。“三堂”将基督教堂建设成广大信徒敬拜上帝的“礼拜堂”,普及政策法规、文化知识的“讲堂”,培训实用致富技术的“课堂”,不但发挥其宗教功能,也发挥其社会功能;“三员”将遍布城乡的义工培训成为宣讲福音的“传道员”,奉献信众的“服务员”,帮助村民致富的“技术员”。“三堂”“三员”对教堂和传道员的功能进行了定位,为基督教与中华文化融合提供了技术手段,解决了基督教在地化可行性方案,发挥教堂和传道员的社会价值。

基于“三堂”“三员”理念,周口教会开展了多项社会服务。以福音医院为平台,从2001年成立以来,先后援助了38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长期坚持为附近行政村2500多名妇女和800多名老人定期免费体检等。

由于周口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市两会成立了“三农服务中心”,在每期义工传道培训班开设农业技术课,聘请农业、林业、养殖多位技术专家,向信徒传授最新致富技术。通过培训,绝大多数义工传道都成为致富能手,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比如,周口东新区许湾乡熊楼教堂彭西海在市两会学习农业技术后,结合当地农作物种植习惯,总结出了“大蒜花生套种”种植模式,此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种植结构,可使每亩平均增收4ooo元,此项技术已推广到多个乡镇。这和利玛窦传教策略不谋而合。

通过多年努力,周口教会培养一批即有纯正信仰,又能服务社会的复合型教职人员,他们服务着全市各间教会,把神爱世人的博爱教义,演变成一副道成肉身的生命画卷,将基督教服务社会功能呈现出来。

良好的政教关系、处境化的神学思想和多元的社服务,使得基督教成为了周口当地人喜闻乐见的宗教,在社会上树立了基督教良好形象,同时获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得到社会认可。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魏德东教授多次到周口教会调研考察,在中国民族报上发表了《花生地里的基督教会》一文,盛赞周口教会的社会服务;2011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在周口市基督教“两会”成立了“哲学宗教学实习基地”;2013年5月26至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周口基督教“两会”承办的“第7届社会服务与宗教在地化暨公益事业论坛”在周口成功举办,来目中央和省级统战、宗教部门的领导与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就中国乡村基督教的健康发展而言,河南周口堪称典范;2016年10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与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周口市基督教“两会”举行,与会专家对周口教会发展理念和模式给予充分肯定;此外,马鑫牧师还在2016年4月以《建好“三堂”,培养“三员”,为经济建设做贡献》为题,向前来河南调研宗教民族工作的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做了周口教会近年来的工作汇报。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