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微信

福音时评:从白银连环凶杀案犯罪人来看心理上的社会弱势群体

作者: 岳恩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6年08月31日 09:10 |
播放

近期,震惊公众的白银连环凶杀案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在甘肃省白银市落网。从1988年到2016年,28年间,他手起刀落,犯下了10多起惨不忍睹的奸杀命案,年龄最小者才8岁。这28年来,他脸不变色心不跳,在包头和白银之间,游荡着,做着比魔鬼还要魔鬼的卑劣勾当。

高承勇落网后,熟知他的人皆都吃惊。在当地,高承勇是邻居交口称道的孝子,培训了两名重点大学的儿子,算是合格的父亲吧。除了话不多,做朋友,做村民,他都没多少令人诟病的地方,一向老老实实。如果不是那些年的命案,他就是底层一个普通人的样本,含辛茹苦打拼,从种地,到进城务工,再到做点小生意,生活有了转机,孩子上了大学,自己也能开上面包车了,这是众多村民努力奋斗的缩影。

然而他却选择了最残忍的方式将11位女性杀害,到底是怎样的动机导致他犯下这一桩桩命案?是高考失利、考飞行员失利这种挫折,或是情感上的受伤,令他心生报复,还不得而知,但他作案前的心理,肯定是面临着危机,需要外界干预才可以让他摆脱那些负面的刺激。

不同的人群 相似的案件

2013年轰动一时的复旦投毒案,嫌犯林森浩是高考时以780多分的高分考入中山大学,此后又因成绩优秀被中山大学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读研的“天之骄子”。最后却沦为了杀人犯。

此后有心理学家剖析了林森浩的深层犯罪心理,认为这与他嫉妒、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而挫折往往使人产生愤怒、怨恨、敌视等消极情绪。

这起投毒案和上述的连环案,跟众多的恶性案件一样,嫌犯没有健全的人格,报复性强,也多发生在那个贫穷又躁动不安的年代,或是那样的角落中。

从近几年来的违法犯罪事实来看,弱势群体的犯罪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常发生,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成人化等事实,让人非常担忧。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里看到此类的新闻:有的人陷入到绝望里,活不下去了,但他并非是一死了之,而是采取极端的方式去伤害无辜的人,来报复社会;有专家分析,这一类没有健全人格且用极端手段来泄愤的犯罪人也是弱势群体中的一种,因着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在弱势,现实困难、生存压力等种种原因导致犯罪的发生。

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

弱势群体不仅仅指身体、经济上的弱势,心理上的弱势也是其中一种。这种弱势的心理,是从何而来的呢?

一.自卑感与孤独感

由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资源占有上处于劣势,在子女就学、疾病就医、纠纷诉讼、土地、就业等问题的解决上困难重重,这不断而来的挫折严重侵蚀了他们的尊严,将他们压制成卑怯、畏缩的人生态度。

在社会上、在人际圈里无法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甚至还会受到强势群体的排斥。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心态失衡,陷入到恶性的心理体验之中,从而产生自卑、厌弃社会、冷落、孤独等封闭式的心理,不愿与人交际往来。

二.压抑感与焦虑感

由于社会压力、时常经济的竞争和风险,以及其它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给人带来困惑,烦躁、压力与强大的心理负担。

而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的相对底层,发展空间小,生存压力大,应对社会变革的能力差,承受社会风险的能力弱。对压力无从排解,对未来一片茫然,这时很容易就产生日益累积且难以消除的焦躁,导致人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去逃离、反抗。

三.不公平感与被剥夺感

不公平感与被剥夺感是人在通过参照群体的比较后产生的一种自我否定心理,这种心理在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着这种心理现象,弱势群体容易将仇恨指向社会或其他强势群体。

当事业不顺、感情受挫或有其它状况发生时,会感到前路一片渺茫,从而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与被剥夺感,进而萌发对社会的强烈不满,无从排解时会通过残杀无辜来宣泄这种心理仇恨和不满。

关注弱势群体的内心

专家表示,有的人犯罪是秉着不劳而获的心态;有的是迫于自身能力差,经济窘迫、生存重压之下甘愿堕落;有的则是因着某些方面不满而采取过激行为来泄愤的心态。但无论是哪一种,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他表面做了什么、犯了什么罪,而是在他们犯罪之前,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没有任何一个人天生就是喜欢犯罪的,在他们犯罪之前,他们的内心可能正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黑暗,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纾解。有人曾说,高承勇犯罪前若有人帮他矫正,给他一个心理咨询或倾诉的对象,给他一个正当宣泄的渠道,或许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有网友曾在高承勇被捕后,扒出早在2008年8月14日的一个帖子,里面大致勾画出一个“身高1.77米、强壮、眉清目秀、外表冷漠、内心倔强、生于六十年代人到中年的男子,他过得并不好,患有乙肝,安然地住在白银,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杀人狂”,帖子里对犯罪嫌疑人每次作案后的心理和犯罪地点都描写的很清楚,有网友怀疑这帖子就是高承勇本人所写。

事实证明,他需要有人交流,需要他人的帮助。法律能约束人的行为,能帮犯罪人在犯罪之后为他们进行辩护和维权,然而却无法做到帮助一个人驱散他内心的阴暗和魔鬼,使他失衡的心理回归平衡,使他感受到从社会或他人而来的关怀与温暖。

内心的缺失应如何填满?

圣经·箴言书18章14节说:“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人的身体有疾病、痛苦之时,人的心还能想办法接纳这个事实,尽量医治,保持一个好的生活形态。但若一个人的心受了打击,忧伤、灰心、失望、悲观,甚至是绝望,那他整个人就会倒塌了。心灵和精神上的痛楚、创伤,远比身体上的苦痛更加折磨人。

当人内心所承受的负面东西到达一个临界点时,这时就可能会采用犯罪的手段来实现心理的平衡。比起普通人,弱势群体更加需要关怀和帮助。可能经济收入上的差距不可避免,但给与弱势群体足够的尊重和温暖却是非常重要的。当他们感觉自己被接纳,当我们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当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宽容之时,他们内心不会有仇恨。

然而,如何才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同兄弟姐妹一样?在圣经里记载,有律法师来试探耶稣,询问做什么才能承受永生,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路10:27)”。这里的“邻舍”并非指住在家隔壁的邻居,然而耶稣所指的邻舍,超越了地域、民族和等级的界限,那些不可爱的、甚至是敌人一样存在的人,也当去爱。如何爱呢?首先可以从小事做起,关爱身边有需要的人;其次就是要以待已之心来待他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