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微信

广东严防埃博拉 公众亟需知道16条预防措施

作者: 楚恒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4年10月29日 08:59 |
播放

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10月25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自三月份起,已有5000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死去。另外,世界卫生组织(WHO)25日表示,西非埃博拉疫情病例数量已突破1万关口。

在距几内亚今年3月首次报告病例仅半年之后,埃博拉病毒不但肆虐西非,更登陆欧美。当前,各国更需严防病毒进一步“走出西非”,向全球蔓延。在中国,作为埃博拉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广东确定了27家定点收治医院及3家病例筛查检测机构,制定了医院感染防控预案。

自8月23日至10月21日,从疫区到广州入境的人员共8672人,其中5437人已解除健康监护;广东省目前已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人43例,经检测全部为阴性(没有感染)。世界卫生组织上周宣布首批埃博拉疫苗于近两周开始投入临场试验。面对肆虐的埃博拉,不仅需要有关组织和机构的努力,公众也有必要对埃博拉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小编在网络上收集到16条有关埃博拉的预防措施,在此分享给大家:

1.什么是埃博拉病毒?

答:1976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现为民主刚果共和国)首次发现;同年,南苏丹地区也发现它的足迹。通俗地说,它是5种病毒的统称,其中4种已证实可传染给人类(名字分别是“扎伊尔”、“苏丹”、“塔伊森林”和“本迪布焦”),另一种叫“雷斯顿”——尚未发现能传染给人类。

• 尽管科学界目前仍未充分证实埃博拉病毒的来源,但普遍认为,它最早来自果蝠,可以传染给其他动物,进而传染给人类。

• 据统计,1976年全球只有20例确诊的埃博拉患者。1976-2013年,全球共有2357例患者,其中1548人死亡。

• 也就是说,目前这场由西非国家开始的埃博拉疫情,感染者和死亡者都已经超过了此前37年来的总和。

• 尽管如此,部分专家认为,不要夸大埃博拉疫情,因为在非洲地区,艾滋病等带来的死亡要远高于埃博拉。

2.埃博拉病毒如何传播?

答:目前的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靠感染者的体液传播。

• 这些体液包括感染者的唾液、呕吐物、血液、排泄物、眼泪、汗水和母乳等(有些专家对部分体液是否会传播有不同意见,下文会说到)。如果感染者身处晚期,那么,他们一丁点体液都携带着大量病毒。

• 过往研究表明,如果医护人员不慎接触到埃博拉患者的血液,只要自己身上没有伤口,这些血液也未触碰到自己的嘴巴、鼻子和眼睛等,用肥皂和清水把血液冲洗干净即能防止感染。

• 跟中国人谈虎色变的SARS(非典)不同,埃博拉病毒目前尚不能通过空气传播。不过,医学专家认为,从今年的现实来看,埃博拉是高传染性病毒,传染性要强过SARS、腮腺炎、麻疹等传染性疾病。

3.什么情况下容易感染?

答: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 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4.感染埃博拉后有哪些症状?

答: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一般是5至7天,最短2天,最长可达21天。病程早期像感冒,后期“七窍流血”。

•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早期症状和感冒类似:发烧、食欲不振、头疼和嗓子痛。此时病毒已开始摧毁人体免疫系统。这种病毒的潜伏期(从被感染到首次出现症状)是2到21天。几天后,病毒感染者会发展到第二阶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血栓形成和出血不止,患者肝、脾、大脑和其他内脏里会出现血液凝块。病毒穿透血管迫使血管里的血液渗入到周围组织。感染者会出现全身疼痛、慢性腹痛、呕吐和腹泻。

• 接下来,患者身上会出现皮疹。几天后会达到转折点——此刻一些幸运者会痊愈,而其他患者则会发展到致命阶段——出血热。机体免疫系统被全面破坏,人体微小血管破裂导致患者从眼睛、嘴巴、耳朵和其他孔里向外渗血。绝大多数患者最终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休克死亡。

5.看起来很健康的人会传染埃博拉吗?

答:会!

• 埃博拉病毒在潜伏期时,患者可能完全没有任何症状,但它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这也是病毒目前可能从西非重灾区向全球其他国家蔓延的最大风险。

• 此外,之前有案例表明,埃博拉感染者治愈后,他们精液里面的埃博拉病毒仍能存活三个月时间。

• 所以,如果你近期要跟来自西非“疫区”的非洲男子发生两性关系,最好再仔细想想,至少戴上避孕套!

6.人们应当何时就医?

答: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 人们若去过已知存在埃博拉病毒的地区,或与已知或疑似携带埃博拉病毒的人员接触过,当开始出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 当怀疑病人患有该病时,应当立即向最近的卫生机构报告。及时就医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感染控制,以控制疾病传播。

7.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死亡率有多高?

答:不是100%,但你可以理解为基本上会死亡。

• 此前的统计,最高死亡率是90%。但我们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官方数字只是那些科学确诊的,还有大量死亡者最后未经确诊就烧掉、埋掉了。

• 假如感染者都能得到欧美比较先进的医学治疗,死亡率可能会大大降低。不过,很抱歉,现在医学界对埃博拉病毒所知甚少。

8.共用马桶会感染埃博拉病毒吗?

答:会!

• 研究表明,尿液和粪便都含有埃博拉病毒。不过,理论上,只有那些晚期的埃博拉患者用过的马桶,且上面有他们的排泄物这类体液,而且你刚好就接触到病毒,并通过粘膜等进入你的体内,才会感染。

• 考虑到晚期患者一般在家或者在医院上洗手间,所以在公厕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几率微乎其微,目前可以忽略不计。

• 同样的道理,患者坐过的的士、用过的门把手等,理论上都可能传染埃博拉病毒,但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9.火车站、学校等公共场所如何防范埃博拉?

答:英国卫生部门给出的防范应对措施,大概是这样的:任何可能被埃博拉患者体液接触到的区域,比如门把手、电话等,都应该用一次性清洁消毒毛巾把这些部位出现的可疑液体擦净、风干。注意,清洁工需要穿长裤长靴、戴一次性的长手套操作。如果身上有伤口,务必不要让这些伤口裸露。

• 至于正常情况下人来人往的走廊等区域,无须消毒清洁。

10.怎样才能杀死埃博拉病毒?

答:目前,紫外灯、干燥、高温、消毒液(肥皂水或酒精)都可轻易杀死埃博拉病毒。病毒离开动物体内、在阴冷潮湿环境下的存活期,只有短短几天。

11.埃博拉来袭,食物还安全吗?

答:如果食物煮过的话,安全。埃博拉病毒会在食物蒸煮过程中死亡。

未加工的生肉有一定风险。过去,非洲地区爆发的埃博拉疫情,有些是当地人狩猎、屠宰加工丛林动物所导致的。

12.埃博拉病毒会不会变异为空气传播?

答:目前各方的研究都表明,病毒还不会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如果是为了防范埃博拉病毒的空气传播而戴口罩,目前看没必要。

• 有极小一部分的医学专家称,埃博拉病毒可能发生变异,未来可能(或现在已经)通过空气传播。不过,这种说法未得到主流科学界和世卫组织等权威机构的认同。

• 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全球不联手对抗这场延续了半年多的埃博拉疫情,疫情接下来仍得不到控制,病毒发生变异,变得更易传播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13. 埃博拉有没有疫苗和特效药?

答:没有!

• 尽管离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已经快40年了,目前,全世界仍无针对它的疫苗和特效药。

• 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出钱研究埃博拉病毒的相关研究,主要目的都不是为了帮助西非对抗埃博拉病毒,而是研究如何应对恐怖的生化武器。

• 一些全球知名的顶尖制药厂商,在商业利益的指挥棒下,因埃博拉疫情多发生在贫困的非洲地区,而不愿研制“无利可图”的抗埃博拉药物。

• 也就是说,全球现在研究埃博拉病毒药物等的努力,微乎其微几乎没有进展。

•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有一些人认为,此次美国至少两位医护人员“中招”,最近这几天正全速研究如何防范和治疗埃博拉,这给全球抗埃博拉战役的胜利带来了曙光。

14.中国何地最可能先出现埃博拉病例?

答:目前,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国际航班频繁,极有可能出现输入性病例,继而导致人传人,出现本土感染者。广州目前在举行广交会,正严防出现来自西非“疫区”的输入性埃博拉病例。

• 广州的“非洲村”,即非洲人聚集的登峰路、童心路一带;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附近的非洲商人聚集区,都因为非洲人、往返非洲经商的中国人比较多,属于相对危险地区。

• 希望我们吸取了2003年SARS带来的教训,做好了应对埃博拉的准备。

15.发生疫情时出行安全吗?

答:尽管旅行者应对他们和周围人的健康状况保持警惕,但由于埃博拉的人际间传播是由于直接接触病人的体液或分泌物造成的,因此旅行者感染的风险很低。在疫情流行期间,WHO定期评估公共卫生形势,并在必要时提出旅行或贸易限制的建议,且可能通知国家政府予以实施。

• WHO的一般性旅行建议:旅客应避免与病人发生任何接触;前往疫区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WHO推荐的感染防控指南;曾在近期报告病例地区停留过的任何人,均应了解本病的症状,一旦出现疾病的征兆及时就医;临床医生在为从疫区归来且出现相关症状的旅行者提供诊疗服务时,要考虑患者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可能性。

16.预防感染,个人还可以做什么?

答:了解疾病的特点、传播方式和预防方法。如果怀疑周边的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鼓励并支持他们到适当的医疗机构就医。

• 当探望医院中的病人或在家中照料家人时,建议在接触病人或其体液、周围物品后用肥皂洗手。

• 处理埃博拉死者时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由经过安全丧葬培训的人员将死者立即掩埋。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