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专访一改革宗教会牧者:改革宗在中国的发展、影响与争议(下)

作者: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4年08月01日 08:49 |
播放

续:专访一改革宗教会牧者:改革宗在中国的发展、影响与争议(上)

基督时报:您刚刚提到改革宗的这种引起他人误解的态度。事实上,现在世界范围来看的话,比如欧美的改革宗其实是比较柔和的。为什么改革宗在中国在这方面不一样呢?

但以理牧师:我认为原因有几种。第一就是刚才说过的,基督教本身就具有排他性,我们相信改革宗是最靠近圣经的,无论是加尔文还是马丁路德表达信仰时都是这样表达的,其实这是最原始和正常的,今天我们的表达其实是有点稀释了,但我们好像忘记了之前最原始的样子了,好像现在柔和才是正常的。

第二个,早期中国家庭教会接触的改革宗思想是整个改革宗思想中比较保守的,比如来自北美的一些改革宗神学思想家著作的翻译书籍等。不过,虽然他们的思想比较保守,但他们表达的方式仍旧是非常温和的。但为什么到了中国的土壤之后,就变得比较极端了呢?

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这些改革宗神学家他们的确较为保守,比如他们连唱诗歌都只是清唱诗篇,完全不用乐器,处于现在中国背景下的我们很难理解。不过,虽然他们很保守,但是他们在表达保守思想时是用很温和的语气和态度表达坚定的立场。这样的结果是虽然我不会加入你的教会,也不会接受你的思想,但你这个人不会造成我的反感,对你还是接受的态度。这是很好的。但我们国内最开始接触和传讲的第一批人,他们的措辞和语气等让人觉得盛气凌人,所以听的人不但是对他的思想排斥,更对他这个人排斥。

但感谢的是,这样的阶段还比较短暂。而且最根本是这些改革宗神学家的著作开始流传出去了,让更多人关注改革宗了。之后,我们也慢慢接触更多到现代主流的改革宗神学家和教会,比如解经家卡森、提姆凯勒牧师等。我们也越来越发现:原来改革宗不是最初我们理解的那样,或者说世界主流的改革宗不是这样的。的确大家都是在解读加尔文,但解读的重点和表达不一样。

基督时报:那么,您回顾改革宗对中国教会过去十多年的过程和影响,大体的阶段和历程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您可以大致总结下吗?

但以理牧师:如果说阶段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唐崇荣牧师的讲道讲座、赵忠辉牧师翻译的改革宗的著作、以及国内一些最初接触改革宗的人的传讲,共3种方式。

虽然一些传统教会不太喜欢唐崇荣牧师,因为他对于灵恩派、小群有比较多的批判,但唐崇荣牧师讲道和讲座的影响基本是正面的影响。赵忠辉牧师翻译的清教徒的书也是有很好的影响。当然这些都是比较间接的方式接触和学习改革宗。

第二个阶段是中国教会的牧者开始受现代西方改革宗的影响。比如中国教会的一些牧者到提姆凯勒牧师纽约的救赎主教会考察学习,还有听他的“恩典与福音“系列讲道等。

_page_break_tag_

基督时报:那么具体到现在中国教会的牧者开始与西方改革宗主流的代表性人物直接对话过程中,学习到什么?有什么更新和改变呢?

但以理牧师:现在看的话,国内一些改革宗代表性的牧者开始改变,变得更柔和、更福音,有这样真实的转变。

为什么呢?中国的教会最初受改革宗的影响学改革宗思想时,只是比较偏向学系统神学,大部分都是学这些东西,但是学这些的偏差是什么呢?非常强调逻辑和理性,它会使人的思想力很发达,但是会产生什么问题呢?我们早期重视系统神学,使得我们理性发达、逻辑发达,但是情感薄弱。

另外,律法主义是中国的改革宗面临的一个问题。传统教会是反律法的,强调感性、反智。传统教会反律法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教会恩典主义泛滥,只讲恩典只讲爱,比如以前教会就讲信耶稣病就好了、信耶稣什么都平安。改革宗呢,把律法这个事情提出来了,强调说讲恩典是不错的,但没有律法的恩典会是溺爱,律法的功用是让你知罪,否则你会很随便的对待恩典、不珍惜恩典,让人以为恩典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教会没有感恩。改革宗很大的一个贡献是把律法的正面作用提出来了。我们不是靠律法得救,但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只有在律法里面认识到自己罪的人,才能更好的明白恩典。

现在中国教会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律法主义。为什么中国会有律法主义呢?其实中国教会之前不讲律法,讲敬虔。但其实敬虔恰恰是律法主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一面把圣经里神的诫命打倒了,说不要律法,然后呢又自己设立了一套律法,就好像法利赛人那一套,比如不准抽烟不准喝酒等等。其实,大部分在讲的是道德,不是把你带到基督里面、而是带到道德里面,这其实跟中国古代的孔子没什么两样,因为孔子也是讲道德。

为什么中国传统教会会出现这种律法主义呢?因为在神学思想上是对得救不确信的,到主来才真正知道你是得救还是没得救、现在谁知道你能得救啊,所以你要努力啊努力啊,本身就是靠着自己得救、就是道德。

中国文化的理念就是道德思想,道家和儒家都讲道德,把道德和信仰融合一体,所以你会发现不管是改革宗还是传统教会,因为中国这样的环境,都很容易活在律法里面。

所以,逻辑性很强、感情淡薄、律法主义等是很多改革宗教会教会和同工面临的问题和局限。但我们现在接触到的主流的改革宗神学家,比如卡森、提姆凯勒、约翰派博牧师等,给我们带来很深远和深刻的更新和改变。

我举提姆凯勒牧师的例子,他的讲道和神学给我们带来的很大的一种更新是什么呢?他非常好的一点是强调恩典。他讲什么是福音呢?福音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生活,这其实不是新鲜的。我们也讲要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但是提姆凯勒强调福音是什么呢?福音是对自我的否定、活在恩典里面;你越是活在恩典里面,越是对自己的否定。律法是一个标准不假,但如果没有恩典的律法,害人害己。所以,律法和恩典是不能分割的。这样的福音让你认识到,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以基督为中心,你自己是基督天然的敌人。所以,当你明白真正的福音时,第一个反应是我要悔改。当你真正认识到改革宗时,你第一个意识到的是你要向所有的宗派学习,这种学习不是说我没有自己的立场,而是在我坚定的改革宗的立场下去看其他人;而且越是看到基督的伟大,越是看到自己的败坏和软弱,所以一定是不断的回归基督。

所以说,这对我们很大的影响是让我们柔和,不同神学背景的人很尊重对方,哪怕你不是改革宗,当然我们有我们坚定的立场,但我们表达的时候我们很柔和,为什么?因为我们是悔改的人。不是别人悔改,第一个要悔改的是我自己,第二个要悔改的还是我自己,永远都是我们自己要悔改,不是你教会的弟兄姐妹或者别人要悔改,而首先是自己。

所以在这样的神学思想影响下,会塑造你思想力发达、你的生命力发达、你的行动力发达。

这跟我们开始重视圣经神学有关系。我们之前主要是强调系统神学,因为系统神学是从圣经中抽离出来,会让你逻辑力发达。但现在越来越看重圣经神学,是从圣经中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事件脉络等,看人物看历史时你会看到情感和处境。比如路加福音中浪子的比喻让人很感动。这样把我们只是学习系统神学那种养成的冷漠和理想融入感情和温暖,这些都是生命力方面。而且,生命是要在你生活中体现出来,这就是行动力。

我们还看到,你侍奉的第一个是你的家,而不是你的教会、你的工场、你教会信徒,否则是你把你的侍奉变成了偶像。我们很多人挖自己心中的偶像,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偶像不是观音菩萨或者金钱,而是什么呢?是我们的侍奉,是我们的讲道,甚至是我们以为我们做的好的事情,比如你的道德、你的舍己,你的付出,你的榜样...也许你每天工作12个小时、到全国各地传讲福音就是你的偶像。所以为什么悔改?我们不但为我们污秽的意念行为悔改,更多也是为我们那些以为自己做的好的悔改;我们为做的错的事情悔改,也为做的对的事情悔改;我们发现我们最大的污秽是那些做的对的好的。从这个点开始我们进入到新的阶段。

这些世界主流的改革宗神学家,又一次的给改革宗的教会和牧者带来翻转和更新,让我们明白福音不是abc,福音是从a到z,是你所有的方面都要更新,是你要注重家庭注重小事,你若不能服事好你的妻子和孩子,服事都是偶像。当然,不仅仅改革宗的教会受益,很多福音派传统的教会也很受益,很多牧者从中得到更新和翻转,为自己的生命懊悔。

中国家庭教会从2000年开始进入受改革宗神学影响,如今开始从以前强势的表达方式进入到柔和的阶段,从突出系统神学逻辑的阶段开始到注重生命更新的阶段。

感谢神,带领我们来到新的阶段,我认为改革宗教会是众多支派中一个弱小的肢体,若是改革宗神学思想给中国教会带来了什么复兴,一定是上帝自己的工作,是神恩待了中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