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
|
地区版
2023年12月11日
微信
邮件订阅
首页
国际
教会
社会
家庭
文化
生活
商业
观点
目录
关键字:
复兴
师母
使命教会
以色列
首页
>
观点与专栏
>
作者文章
>
简介
严以勒
华东地区一青年牧者,热爱读书和思考。
严以勒—作者文章
面对校园霸凌之殇, 我们该怎么办?
解决校园霸凌问题,预防也好矫正也罢,学校固然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但是归根结底、追踪溯源还是回到家庭和父母身上。
关于巴以冲突,基督徒请慎重这样引用旧约经文
这几天巴以冲突再起,其激烈程度和血腥情况也是前所未有,因此再次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在“追星”的背后——一场演唱会狂欢看尽现代人的“偶像崇拜”心态
在现代文化的处境下,偶像是什么? 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现代人膜拜的偶像不仅仅是庙宇里那些金银石雕刻的神像,更多的是那些具有魔力的无形的偶像。
马丁·路德的“两个国度”理论和政教分离思想的萌芽
对于今天的教会来说,重温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可以再次提醒我们要不断思考教会的身份和定位,不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而是正确传扬福音,装备上帝永活的圣道,在人心的战场里参与属灵的争战,彰显永恒国度的荣耀。
历史思考| 基督教国教体制实质是“君士坦丁混合神国” 体系
在非国教化、去国教化的时代背景下,教会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基督徒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过信仰生活。
有一种网暴罪恶叫“网课爆破”——对“网课爆破”现象的一点属灵分析
不论是为挣钱,还是只为图个乐子,包括“网课爆破”在内的网暴这一丑恶现象再次揭开了互联网世界里最阴暗的角落,在那里有黑暗权势的运作。
思考| 从旧约到新约看犹太节期:兼谈基督徒还需要过旧约节期吗?
虽然今天的基督徒不必再过这些旧约节期,但对这些节期的精义可以汲取,作为我们生命灵程的指引。
从社会思想史看基督教的影响(3):从保罗的伦理教导看初代基督教社会思想的保守性和革命性
早期基督教社会思想里的保守性和革命性是交织在一起的,并肩存在且不分轩轾。我们可以这么说,其保守性里却蕴含有革命性的种子,并对社会秩序产生一种深刻的转化影响。
从基督教发展史看国教体制的终结——从英国女王担当“基督教的保护者”说起
“基督教王国”这种国教模式其实并不符合新约和耶稣的教导,只能说是某种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当然也有其历史价值,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
擦亮眼睛,警惕在网上假借信仰之名索要奉献等类信息! ——由水滴筹“翻车”想到的
我们不要做糊涂、愚昧的基督徒,有爱心是好事,但同时也要有见识。糊里糊涂献爱心,被骗子割韭菜,被骗取的钱财最终被用来作恶看,这并不是什么有见证的事,也不讨上帝喜悦。
1
2
3
4
5
•••
12
热门专栏
1.
生病不吃药,祷告就好?
2.
为何不那么火热地传福音了?
3.
识破异端邪教神化教主的伎俩
4.
从雅各生命的转折再思上帝的计划:帮助人走对的人生
5.
谈谈死亡| 每一个死者的丧钟,都是在为活人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