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观点】信德社创办人张士江神父谈祭祖调查对中国教会本土化的思考

作者: 王新毅 编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7年04月04日 11:07 |
播放

编者按:本文是2017年3月28日上午“利玛窦与南昌:教会本地化暨中国化”研讨会开幕式上,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信德社创办人张士江神父的致辞。他提到3月21日,信德社与基督时报网站先后发布的关于基督徒祭祖问题的问卷调查,以及由祭祖问题引起的他对中国教会本土化的思考。

教会本地化(或本位化、本色化)是中国天主教会和中国基督教会共同需要面对的挑战和任务。

记得多年前一位热心的老会长曾这样自豪而慷慨降地给我说:“我们信主的人不烧香、不上供祭祖、不搞迷信!我们的教堂、我们的礼仪和他们的就要不一样!我们教会就是要与众不同!” 另外一个有关译名上的简单例子:Matteo Rocci译为中文传统“利玛窦”,还是西文传统“玛窦利奇”;把“The Church in China”译为“中国教会”,还是“在中国的教会”。很多基督信友至今还认为祭祖没有必要,当然不重视实践了。

其实,这种陈旧的思想为今日中国教会的健康发展没有好处,是教会实现本地化暨中国化的障碍之一。这种思想深受犹太—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19世纪以来的西方殖民思想的影响。

持续了300之久的“礼仪之争”早已成为历史。1939年宗座也早已公开承认,既然敬天祭祖不属于宗教性礼仪,那么因此允许(公教)信友可以祭祖了?但为基督信友来说,积极实践的还是少数,各地教会在清明节和春节前夕祭祖的也不太积极。

为了解这个现状,加强研究和推动,上海复旦大学宗教学系和复旦大学全球化与宗教研究及信德文化研究所特别设立了十个问题,信德网、和基督时报网站联合在一周前发出了。大家不妨访问我们两家的网页,看看结果,了解实情。

昔日的中国教会发展的太过西洋化,没能从传统文化层面融入中国主流社会,为此,我们不得不背负“洋教”的重担百余年。今天,我们应该脱下犹太—希腊—罗马传统的外衣,而量身穿上具有犹太—罗马—中国文化传统的新衣。因此,实现教会本地化暨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各级教会必须重视,积极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推动和实践。

关于于中国教会本地化的历程,远的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利玛窦通过文化适应策略最早为中国教会本地化做了尝试,如,在建筑、服饰、译名、文化习俗等方面,他都曾做过尝试,而且卓有成效。近的可以追随到清末和民国时代,教会在经历了义和团和“非基运动”后而开始反省和重视教会本地化。以公教为例,刚恒毅枢机和雷鸣远神父及一些中外神长曾不遗余力地推动教会本地化。在新教中,卫礼贤、戴德生、敬奠赢、魏恩波、林乐知、倪维思、狄考文、郭显德、赵紫宸、吴雷川等也为基督教本色化做出过杰出贡献?

在宗教中国化方面,中国佛教的经验值得学习。那么,为什么同为外来宗教的基督信仰在融入中国文化过程中难度那么大?

两种强势文化相遇、冲突的结果。 在全球化时代及中国的城镇化时代,为建设人类共同体,两种文化都必须“软下身段”,谦虚聆听对方,换位思考,通过对话、交流,学习相互接纳。

关于本地化的神学基础,耶稣会前任总会长雅鲁培神父从圣子降生成人的奥迹受到启发,认为:降生奥迹本身就是“本地化”的最大理由和最佳楷模。教会理应效法耶稣,活生生地,以最亲密的方式‘降生’到各种文化里,接受那文化的价值,适应、尊重本地文化,用本地文化来表达信仰,在带去基督的独一救赎之时,用其福音创新、提升和贡献本地文化。(基督信仰曾为中国文化的贡献:在推动一夫一妻制、制止溺婴、重视男女平等方面……)

换言之,本地化一方面要欣赏、尊重本地文化,用本地化来表达基督信仰;另一方面,基督信仰要通过创新、净化、提升来贡献本地文化。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