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微信

基督徒,让我们小心使用我们的评判和劝慰...

作者: 千与千寻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6年09月05日 09:05 |
播放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有个姐妹,身体状况不甚理想,求神医治,不仅未果,还增添了别的疾病。

祷告会上,大家切切为她祷告,有姐妹都流泪祷告,但她没有感恩,反而陷入纠结:

一来,因为大家都求神饶恕她正在犯的罪,过往所犯的罪,以及那些隐而未现的罪。

她突然意识到:哦,原来,在大家心里,她接二连三生病,是因为她犯了罪,并且还是比较严重的罪,心里一阵不被理解的滋味。

二来,同时,看着大家切切祷告甚至有人流泪的样子,她又觉得是不是自己不该失落啊,大家那么有爱,心里又一阵自责。

 

还有个姐妹,教会的侍奉人员去她家里探访,说因为她犯了罪,神在管教她,才招致疾病缠身。

她在微信上诉完苦后,加了个满脸怒火的微表情。

 

一个人,本来已经遭受患难,如果再要讲她因罪导致,这无疑像是二次伤害,像种惩罚。

其实,当我们说别人的疾病是因罪引起的,这种评判就等于是我们在定别人的罪。所以,哪怕是因爱而探访或是祷告,都会给已经受损的当事人造成轻则不舒服重则愤怒的后果。

 

耶稣在世,从来没有定人的罪,反而是与被法利赛人和文士称为罪人的人做朋友,比如税隶。并且耶稣还收了一个当税隶的门徒马太。

这在当时,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耶稣时代,犹太民族认为,税隶和杀人犯、强盗是一类人,如果哪个犹太人当了税隶,他就会被教会除名,没有草拟遗嘱的权利,他的钱物被施与咒诅,其他犹太人不可与他买卖。在税隶极度被犹太社会排斥的情况下,耶稣的举动极有可能被唾弃,然而,他宁可冒险,也要施与怜悯,也要去改善被歧视之人的艰难处境。

 

耶稣不仅不定罪,也不允许人随意定其他人的罪。当法利赛人和文士把行淫妇女带到耶稣面前,说按照摩西律法,妇女应该被石头打死。然而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他就可以先拿起石头打她。随后,所有的人都灰溜溜地走了,没有人敢定妇女的罪。

 

 

一个姐妹,患了重病,手术都做了好几次,每次手术前,她心里都很害怕,希望大家能帮她祷告。

后来,团契的时候,这位姐妹的孩子来了,她不信主。她质问我:请问,你们的信仰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超越苦难?

我一时语塞,还没缓过神来,她再次非常生气地质问我:

如果你的妈妈生病了,你的教会里的弟兄姐妹安慰你妈妈,说:其实大家都各有各的苦,很多人比你苦多了。虽然你重病,至少生命还在。虽然你几次手术,但是你孩子很优秀。虽然你遭遇患难,其实那是化了妆的祝福。你怎么想?你妈妈会感觉怎样?你们口口声声互称弟兄姐妹,然而呢?

事情过去很久了,我到现在都记得她愤恨的样子。

 

显然,弟兄姐妹们是出于爱去安慰,然而,安慰的效果却适得其反。

当人遭遇患难,不是需要他人帮助自己粉饰患难,患难不可能靠言语就可以转坏为好,换句话说,任何言语都不能使糟糕的事情好转,患难就是患难,患难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患难里的人需要别人看见他/她的伤口,理解他/她的感受。

 

圣经里有段耶稣得知拉撒路去世的故事。

耶稣看见马利亚和一同去迎接他的犹太人都因为拉撒路的死而哭,就心里激动,难过起来,以至于“耶稣哭了”。耶稣明知拉撒路还会复活,但是,他因着大家的悲伤而悲伤,这是对遭遇患难的人最好的理解——不是言语上的粉饰,而是情感上的连接。

 

 

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经典并值得我们学习的故事:

有一个精神病患者,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撑着一把伞蹲坐在房间的角落,不吃也不喝。

 

心理医生自己也拿着一把伞蹲在精神病患者的旁边,病人问他:“你是谁呀?”医生说:“我也是一只蘑菇呀。”不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问他:“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走来走去?”医生回答:“蘑菇当然可以走来走去。”病人觉得有道理,也站起来走来走去。不一会儿,医生拿起了一个汉堡开始吃,病人问他:“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理直气壮得说:“蘑菇本来就需要吃东西。”病人想想也对,便也拿起汉堡开始吃。

 

几个星期之后,这个病人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即便他认为自己还是一只蘑菇。

 

当一个人遭遇患难的时候,他/她不需要任何评判以及太多的劝解和安慰,他/她需要的,只是能有一个人在他/她身边蹲下来,陪他/她做一只蘑菇。

如同保罗在罗马书中所言:

与哀哭的人一同哀哭。

这绝非易事,这是一种极强的爱的能力,它需要时间培养,求神帮助!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