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微信

【谈基督徒的生命】生命的更新,缓慢但笃定前进

作者: 千与千寻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6年08月08日 08:54 |
播放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三十年的心路历程让我感到有时候宗教信仰不过是伪君子们最后一个面具。

 

看完,我突然心生动摇,心里一直响着一句:对,有信仰又能怎样?

 

我曾经就是认为自己只不过是戴着信仰面具的伪君子,并因此质疑“信仰”,因为“信仰”并没有带给我什么更新,我还能看见内心当中那头怪兽,常被它打败。

对,我一度陷入怪圈,软弱——不能战胜——自憎——更加软弱——更加自憎——自己看不起自己。

异常压抑,便开始反思到底何为信仰。

 

自从开始反思自己所领受的教导并非信仰以来,都抱着一定要找到真正信仰的决心,并且心怀自己最终会有真信仰的希望,阅读思考交流,虽然还是处于寻找的状态,但是内心还算充实,好像总是有那么一鼓劲儿,上文所述怪圈心理也日渐消失。

可,就这么一句话,整个人瞬间自感委顿如泥,又如行尸走肉。

 

为什么?我不得而知,直到看到本平台最新发布的一篇文章《没人定你的罪吗?耶稣给我们带来的到底是怎样的生命?》,作者认为:

耶稣时代,罪是宗教生活的核心,所以法利赛人和文士强调要遵守律法,因为遵守律法就会赎罪。现在的一些教会教导也是以罪为核心,不仅现时要谨小慎微防止犯罪,还要将小时候的“罪”一并忏悔。而耶稣的教导并不以罪为核心,耶稣用爱带来生命的更新。

 

犹如醍醐灌顶,我一下就知道了自己当时那一瞬间被什么打败:罪!不断重复罪,不断强调罪,不断要治死罪,长此以往,否定自己就成了家常便饭,生命定被摧毁。我曾经被摧毁了,后来修复再建造,但阴影还在,所以会“触文伤情”。

 

一些教会的讲台总将律法、罪、治死老我当成重点。

似乎只有通过律法看到自己多黑暗多丑陋,才能知道上帝多圣洁多荣美,似乎认罪越深刻就代表内心越虔诚,似乎越治死老我就代表离上帝越近……

 

事实上,非但不能达到这些自以为是的目的,还会让人一直活在自我否定的状态里,总盯着自己的缺点看,以为那些缺点就是自己本身,总看不到自己思想行为的改变,甚至产生“生而为人,深感抱歉”的极端想法。

 

生命的更新,不是我们平常读到的励志故事,好像一件事情发生后,主人公立马摇身一变,成为自信、勇敢、智慧的代言人。

生命的更新一定是个渐进的过程,缓慢但笃定前进。拿自卑讲,从自卑到开始学着接纳自己爱自己,路上会伴随挣扎,但笃定地预见未来生命更芬芳地绽放,这才是信仰的态度——接纳现在,可知未来。

信仰绝不是一道灵光闪现,人就脱胎换骨,这是神话、迷信,更不是以认罪的“虔诚”来换取上帝对生命的更新祝福,这是宗教。

 

回过头来看自己一路写下来的文章,我显然看到一个生命个体的更新、成长,从巨婴到开始试着独立

《总有那么一个时刻》里,从一味祈求上帝医治到自己勇敢面对疾病。

《没有谁可以让你托付一辈子》里,从“他值得我将一辈子托付给他”到“伴侣,是两个独立的圆从此有了交集,在交集以外的部分,依然各自单枪匹马。”

《你的人生不需要别人看起来的完美》里,从隐藏自卑懦弱害怕异样眼光到正视自卑懦弱并顺着真实的自己勇敢抬头。

……

对,我只是开始试着独立,因为自感并未真正独立,即便如此,仍然满满的感恩,内心毫无伪君子感。因我知道耶稣还会继续帮助我更新生命,直至他旨意成就。

 

我知道,自己正在从“律法、罪、治死老我”的阴影中走出,正在从宗教走向信仰,这个过程,绝非易事,绝非一日两日,一月两月。“上帝的磨盘很慢很细”,他以我们身处的各种关系为磨盘,以时间为辗子,让我们最终发出粮食的芬芳,不仅滋养自己还香及旁人。

这个过程,一定不是每日认罪、处处害怕犯罪防止犯罪的结果。

这个过程是因“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的爱;

是因“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以后不要再犯罪了”的释放与敬畏;

是因“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 的鼓励。

是因“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的真诚;

是因“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的承诺。

 

耶稣一定会帮助人更新生命,前提是你认识并遵从的是耶稣还是法利赛人和文士?




 

基督时报特约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