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微信

【思考】在未来10-3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基督教藉福音当肩负起怎样的责任?(上)

作者: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5年09月18日 14:40 |
播放

未来的10-30年,是中国城市化继续发展的几十年,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最关键的几十年,它将会深深影响中国的未来。基督时报认为,在当前这样一条扑面而来的中国高速城市化道路上,中国基督教要扮演怎样的角色、承担怎样的责任、发挥怎样的力量,这是今天中国教会必须开始严肃思考的重要话题之一。

为何说是10-30年?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为70-75%,一般国际学术界考察各国城市化水平也把达到70%以上视为是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英国城市化始于1760年的产业革命,1921年英国城市化率已达77.2% ,用时大约160年;美国城市化始于1840年,1970年城市化率达到73.6%,用时130年;日本城市化始于一战前的1908年,1970年城市化率达到70%,用时60年;韩国城市化始于1960年,1985年城市化达到74%,用时30年左右。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曾经历过几次小规模的城市化,但大规模的城市化时代开启于2000年。200010月,中国“十五”规划建议提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推进城市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实施城镇化战略。”

自此至今,中国城市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今年2月,《求是》杂志提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有望达到58%。经合组织2015年有资料显示,中国政府计划在未来10年内使城市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达到 70%,在数量上达到 9 亿左右。10年,这是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数字,也是目前有关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预估数字。

根据联合国2010325日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据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4325日发布的联合研究成果《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国的城市人口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10亿,城镇化率将达到70%

联合国2011年曾预计2050年世界城市化人口将达到63亿,该数字与1999年全人类的人口一样。到2050年,超过三分之二、近70%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其中城市化最为明显的是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根据中国民政部有关资料提供:到205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城市化水平将为75%,也就是说将会有12亿人口安置在各地的大中城市里。这两组数据显示,本世界中叶,全球人口会基本实现城市化,中国会在本世界中叶之前完成城市化。

_page_break_tag_

根据以上几组数字可以看到,中国正处于一条城市化的高速公路上。如果发展顺利,这一进程的完成大约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几十年时间,其速度惊人,最快10年,最慢也仅仅30年左右。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必然要经过的一个过程,经历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但这个过程也伴随许多痛苦、挑战与问题。人口大规模的从乡村迁居城市、传统文化与现代处境的巨大张力、工业与技术革新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与关系、旧共同体关系的淡化与新城市人际间的冷漠、快速的职场工作环境与这些都不可避免对个人、社群共同体、整个社会和国家都产生莫大影响,塑造着未来。

“管理好城市已经成为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的发展挑战之一。”联合国高级官员论及世界城市化时曾如此说到。

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不仅仅关乎中国的未来,也关乎世界的发展。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将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并列,认为这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之一。

当下,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国内外被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笔者认为,看待该话题,两种维度不可或缺,一是它是“中国的城市化道路”,遵循许多城市化的普遍原则;与此同时,它又显示出一种“城市化的中国道路”的维度,这可以给予我们一种处境化的思维。可以说,这既是中国本身对于城市化的探索和追求,也是城市化在21世纪的中国这种处境下的一种尝试和发展。

身处这一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教会,我们该有怎样的使命和呼召?

教会是上帝在人间的帐幕,是基督荣美的彰显,是圣灵工作的通道,拥有非世间而来的权柄、能力和宝贝。使徒保罗曾对当年无比繁华的大都市哥林多如此论到:“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 神,不是出于我们。”保罗还曾在给处于当时世界中心的罗马教会和信徒的劝勉中也说到:“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

耶稣基督的福音是他的教会最无以伦比的宝藏,也是上帝希望藉着我们这些软弱的器皿分享给时代和世人的祝福。今天身处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教会,也不例外。基督时报认为,未来10-30年城市化的中国道路上,中国教会与信徒应当有以下四个看见:

_page_break_tag_

首先,让福音成为处于城市化巨大转型期中无数个体灵魂真实的安慰与医治。

福音,首先是对个人的救恩,它让每个人可以真实地经历上帝的赦罪,一对一恢复与上帝破损的关系。同样生于乱世的耶稣,他在公共服事生涯开始之初就如此宣告他的使命:“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 神悦纳人的禧年。”之后虽然圣经的福音书中有主向几千人大型布道的记录,但更多记录的是耶稣“亲自”一对一呼召和培养门徒,与撒玛利亚女人对话,医治大麻风、手枯干、瘫痪等许多在身体和属灵上都遭受疾病折磨的可怜灵魂。布道家司布真如此分享“亲自”二字带给他的触动:“福音书告诉我们,(耶稣)他曾用自己的手抚摸麻风病人,他曾开瞎子的眼睛。其实人只要求他说一句话,就可得医治,但他却不如此做,他总是亲自走到他到病堪旁,亲自医治他们。”

这些让我们看到:耶稣在他的服事中,首先关注的是每个人的灵魂——这对耶稣是无价之宝,尤其在一段对耶稣在格拉森赶鬼的记录中,我们能够清晰看到耶稣的“数学公式”:一个灵魂>数百万财产。

今天我们面临同样的境地。城市化当然必要,是现代化必经之路,但比起千百万金钱和物质价值,每个灵魂珍贵得多。回溯历史,人类社会每到时代巨大转型期时,那一代人往往是最迷失、痛苦与无助的一代。作为耶稣的门徒,身处中国城市化重大转型期的我们是否也应该效法主耶稣的榜样,去传扬天国的福音、藉着讲道、谈话与医治等许多服事把神的安慰带给众多痛苦的灵魂?

著名福音派领袖、超大型教会马鞍峰教会的创立者华理克牧师曾根据数十年的牧会经验总结说,当人处于重大和急速的变化(无论这种变化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和经历许多情绪上的痛苦时,这是人的灵魂最饥渴、最需要安慰和帮助之时,而这种属灵的需求是教会必须看到的。

他在《直奔标杆》一书中列出10个福音接受度最高的群体:
1.第二次来教会的访客;
2.初信者的亲戚朋友;
3.刚刚经历离婚的人;
4.觉得需要康复治疗的人(酗酒、吸毒、性等等);
5.第一次为人父母者;
6.患绝症者及其家庭;
7. 有严重婚姻问题的夫妇;
8.有问题子女的父母;
9.新近失业或面对严重财务问题的人;
10. 社区的新住户。

_page_break_tag_

华理克牧师说,新婚、新生儿、搬新家、新工作或新学校都是人生的改变,而当改变太大时,人们就开始寻找“安定的岛屿”,今天世界急速的改变使得人们感到恐慌与不安定,因此对于属灵的事情有极大的兴趣。

今天,许多中国人也在经历着各种改变,与此同时,离婚、至爱过世、失业、财务问题、婚姻家庭的难处、孤单、悔恨、罪恶感及其他压力、惧怕、担忧和内心空虚也是转型期许多个体在经历的痛苦,他们需要福音的安慰。

我们的时代好比阿摩司先知所说:“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耶稣论到人的本质也如此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他论到自己时还如此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就永远不会饿。”

这是一个属灵饥荒的年代,灵魂因为饥渴而漂流、无助和痛苦。创世纪最后的结束是同样曾身处一个饥荒年代的约瑟,因他所拥有的属天智慧、勤劳的积蓄粮食并分给天下百姓,拯救了那个时代无数的灵魂。

同样,面对属灵饥饿大众时,我们需要确信耶稣就是那生命的粮,我们需要再度聆听耶稣对门徒们说的一句简单命令:“小子,你们给他们吃的吧!”

第二,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在富国民强的过程中福音化最关键甚至是最后的契机。

事实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就已经被动开始了,它带给中华民族的转变与阵痛巨大而深刻,晚清的李鸿章就已发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感慨。随后的这100多年里,中国变化迅速,甚至有史学家以“十年一变”来概括之,但纵观而言,这百多年其实仍旧是在延续着之前开始的整个现代化进程,它是中华民族集结各种智慧与力量来探寻和希望走出一条自己风格的富国强民的现代化之路。而未来数十年,如果城市化进程顺利进展,伴随其基本完成,笔者认为,这可以被看作是中国近200年现代化探寻之路的一个重要结果点。

距离这一目标,今天的我们拥有的是摆在面前的10-30年时间,它对未来中国个性与风格的塑造十分关键。因为人类社会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可以说:未来是历史的延续,未来不是由未来的子孙当时决定的,而是由我们今天这些所谓的“祖先”和“先辈”现在塑造的。

承继最初的西方传教士和第一代中国本土基督徒的脚步,历史恰恰落在了今天我们这一代中国教会和信徒身上。而我们,希望为未来的中国和百姓留下一个怎样的属灵光景与遗产?

对比和我们毗邻的日本与韩国这两个同样发展迅速的亚洲国家的城市化与基督教发展,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少启发。

_page_break_tag_

日本和韩国都曾经历过惨绝人寰的二战;之后韩国又经历了朝鲜半岛内战,让韩国更是雪上加霜。福音是灵魂在极大苦难中无比的安慰;历史证明许多大苦难后往往会出现人心的饥渴和属灵的复兴。综合海外基督使团(OMF)、学园传道会等一些国际宣教机构的资料显示,战争结束后,日韩两国基督徒数字都有明显增长,其中日本基督徒人口1947年至1952年这五年间大幅增长,信徒人数达到42万,这时的全日本人口为8000多万,占0.5%。随后迅速的经济腾飞与城市化进程,日本急速富裕起来,而这时的教会未成比例地建立起、福音也没有被广泛传播。这使得日本虽然是亚洲第一个成就现代化的国家,但也是世界上基督徒比例最小的国家。据统计,1990年基督徒人口只有107.5万,不足全国人口1%,其中福音派信徒更少;1998年日本福音派基督徒仍少于0.5%2000年日本内阁文化厅统计,包括福音派基督徒、天主教徒等不同宗派计算在内的泛基督徒人口在近1.3亿总人口中仅有174.4万(1.3%)。另外海外基督使团有1993年的数据显示日本人口1.26亿中,基督徒人口1%,其中0.3%为福音派信徒。基督徒的数字与神道教上千万神道教徒和近千万的佛教徒比起来,可以说少的可怜,和1952年的基督徒比例相比也可以看到增长极为缓慢。如今,日本仍被称之为“福音硬土”。

韩国和日本在二战后的悲惨情况极为类似,但韩国走过了不一样的路。有数据显示,韩国1940年基督徒比例仅为3%(据马来西亚卫理公会教会刊物《卫理报》,其他涉及到韩国基督徒的数据如无未特别标明,则来源相同)。这个时候的韩国更多是一个儒教和佛教的国家。基督徒之所以在这个国家很快增长,与教会藉着福音安慰和重塑这个苦难重重的国家息息相关。

事实上,韩国基督教在最初扎根于朝鲜半岛后就展现出鲜明的爱国与民族主义精神,特别是1905-1945年这段被日本占据的时期,当时朝鲜人民苦难深重,700万人被流放或驱赶去国离乡,而此时基督教会是唯一能够使用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场所,韩国人民充分利用教会这块阵地积极开展捍卫民族自由、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复国斗争,这使得基督教从那时开始就深刻地参与到民族苦难以及民族身份的重塑中。随后的朝鲜内战又给韩国带来更大的创伤,教会则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家重建之中。实际是,最初南韩并非是朝鲜半岛上福音兴旺之地,反而是北部的平壤教会与信徒众多,被传教士称之为“亚洲的耶路撒冷”,战争让无数基督徒南下,在南部的首尔等地重新建立了教会,这成为后来南韩教会复兴最重要的火种,同时美国传教士也来到这个遥远的亚洲国家植堂服事并从事大量社会慈善,这两方面共同成为韩国教会复兴的基础。到1972年时,基督徒比例达到10%,大约300(备注:韩国基督徒人口统计中包括天主教)

随后,1972年到1986年是韩国教会又一个大复兴阶段,这14年里有700万人归主,基督徒共大约1000万人,比例达到25%。这也是韩国城市化进程最后10多年时间。国际著名政治学家、“文明冲突论”的创立者萨缪尔·亨廷顿曾考察过上个世纪宗教的变化,他对比说上个世纪60-70年代,全世界基督徒增长的地方少之又少,而韩国却是其中之一。他的分析可以让我们看到教会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发展影响深远;“到二战结束时,韩国基本上是一个佛教的国家,并带有儒教的传统。人口中约有1%是基督徒。到80年代中期,全国人口中的约25%是基督徒,其中4/5是新教徒,主要是基督教长老会的教友,有1/5是天主教徒。皈依基督教的人主要是城市的青年人、市民和中产阶级。他们信仰基督教的原因是来自韩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变迁。正如一份报告书所描述的,‘对那些来到城市的数百万人来说,以及对那些仍然留在面貌已经大为改观的农村来说,韩国农业时代那种缺少活力的佛教已经失去了其吸引力。基督教由于其带有个人拯救和个人命运的讯息而在混乱和变迁的时代提供了一种更为可靠的安抚。’”

_page_break_tag_

但城市化进程完成至今大约40年时间里面,韩国基督徒的增长则已明显弱化。到2008年,基督徒1200万,比例稍微多于25%。另有韩国政府2005年社会统计调查报告书(KNSO)中的数据显示地更高,基督徒占29.2%(其中新教徒占18.3%,天主教10.9%)。但总体看,基督徒的比例和城市化进程完成后的比例相比,水平大致相同。这一方面说明了基督徒在爆发性发展后到达一定比例后较难再有大的增长与突破,一方面也显示了城市化进程之后的基督徒增长情况不是那么乐观的。笔者2014年访问韩国教会时,一位教会领袖的分享令人印象深刻。他说到,最近几年韩国基督徒的比例呈下降、教会也有衰落趋势,他对此的分析是如今韩国人富裕起来了,尤其是8090后的这代人没有经历过多少国家与民族的苦难,更多关注的是个人享受生活与名人娱乐等,想去教会的年轻人也比10多年前少了很多。

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也同属“亚洲四小龙”,它们的例子也可说明城市化进程对基督教发展影响深远。

香港虽受老牌基督教国家英国的影响,并且传教士从1842年就开始在这里建立了许多教会、学校和医院,但1950年至1970年间迅速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使香港快速成为国际富裕之都,安逸中的人心比起苦难和贫穷中的人心接受福音困难得多。据香港政府2009年统计,香港700多万人口中佛教徒与道教徒人数最多,基督徒紧随其后,约为67万人,不足10%

台湾的城市化自1950年也就是日据时代之后再度重新开始。研究台湾教会的大陆牧者孙琪总结的资料中显示,台湾自1965年开始城市化进程效果初显,农村和山地人口迁入城市,促成了城市教会的发展,农村教会出现了萎缩;同时,城市化进程还带来了世俗化趋势,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家庭结构的变化、民间宗教和佛道等本土宗教的发展,都对基督教人数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教会增长的停滞现象已引起了各教派领袖的重视,并采取各种方式努力解决。但时至今天,台湾基督徒比率一直是约5%2013台湾大学召开的基督信仰与台湾社会研讨会上说到,截止2012年底台湾地区信仰基督教的人口占台湾人口总数5.3%,佛教为27.5%,道教为15.4%,民间信仰为12.9%,这一数据的最大特征是,台湾的基督教信仰者比例在过去40年内没有显著变化。

_page_break_tag_

新加坡虽属英语国家,但其人口中高达75%以上的比例是华人,同属大中华区,其城市化与基督教发展的经验对于我们的思考也颇有借鉴意义。新加坡是典型的以华人为主题的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国家,根据新加坡2010年人口普查现实,新加坡15岁以上人口310.57万,其中华人约235万占75.6%;宗教方面,其中佛教居第一位,103万佛教徒,其中100万是华人;基督教是56万人,其中33万是华人,道教占第三位,有339千会众,其中338千都是华人,由此可以看到,在华人中佛教和道教的力量十分强大,这与华人尤其是南洋华人中道教与佛教有着悠久的传统关系是分不开的。

《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的发展现状、原因及趋势》2015.08相关图表1)

而基督教作为非传统宗教,在过去30年则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趋势。20158月份,《世界宗教杂志》一篇《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的发展现状、原因及趋势》的文章回溯了这个过程:根据调查数据,1931 年,基督教仅占新加坡华人人口约2.8% 1980 年,基督教的比例已经达到10.9%(新教占6.3%,天主教占4.6%),1990年,基督教的比例继续增长,达到 14.2%2000 年,比例达到了16.5%2010年是20.1%。总体而言,华人在新加坡基督徒比例中也是最大的主体,2010年共近57万的基督徒中,其中47万是华人。可以说,近几十年来新加坡华人基督教增长迅速,如今已经超过道教成为华人第二大宗教、也是新加坡的第二大宗教。

《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的发展现状、原因及趋势》2015.08相关图表2)

该篇文章的作者在对新加坡华人基督教迅速发展进行分析时,给出的原因第一点就是“新加坡现代化工业化的影响”。她说,新加坡用30多年的时间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成为亚洲地区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被认为与现代化相联系的、理性的、没有种族和语言色彩差别的基督教也引起了年轻一代和受教育程度较高者的兴趣和认同,“可以说,基督教在新加坡的迅速发展也是新加坡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与此同时,她也点出,目前基督教的爆发式发展开始趋于弱化,在基督教徒达到一定比例后,其增长态势渐趋平缓。

_page_break_tag_

台湾、香港和新加坡本身与中国大陆有许多情况十分类似,韩国和日本自古以来也受过中华文化很深的影响,和今天我们面临的环境有许多共性,比如以儒释道三家为传统文化主流、民间信仰众多、多神教与泛神论等。对比它们的城市化进程与基督教发展,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

简而言之,城市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一个巨浪,而上帝在这一巨浪中也同时兴起更大的圣灵浪潮,如果基督教会能够先知先觉、乘上巨浪,那么得到的回报将是深远的属灵突破,并留下重要的属灵遗产,如果基督的教会不警醒成了睡着的“愚拙的童女”,迎接我们的则是城市化完成后一个更艰难的福音环境和主耶稣的责备。

可以说:迎面而来的城市化进程,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的阶段,对福音广传来说,则更是一个“失难再来”的宝贵时期。

历史,往往就是由那么几个关键点塑造的,神国的历史尤其如此。使徒保罗总以自己仿佛在赛场上比赛的态度来为主奔跑,“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著奖赏….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

今天,在这一属天的比赛现场,当上帝要把这“历史之球”送来我们脚下时,我们是要错失掉机会空留余恨,还是勇敢破门得分品尝永恒的喜乐?

这里,让我们再次听一听耶稣对门徒的命令:“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发白,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本文为基督时报独家稿件,欢迎个人分享并注明来源与链接,其他媒体与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